|
作者:李華豐,美太管理咨詢創(chuàng)始人。在20多年的工作經歷中,曾先后任職于美世咨詢、德勤以及華潤集團,從事過人力資源、組織管理運營及咨詢等相關工作,后創(chuàng)立美太咨詢,專注于企業(yè)管理咨詢領域。 編輯:唐雨 來源: 獵聘人才官 原標題:為什么我說80%的HR都做錯了績效管理?。ńㄗh收藏) 所有人都在講“績效創(chuàng)新”,但是到底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創(chuàng)新呢? 事實上,績效管理創(chuàng)新并不是照搬其他標桿企業(yè)的模式和方法、刻意強調量化的考核以及強制分布、把獎金分配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目標、或者一刀切的摒棄所有過往的績效考核方法和工具,一味追求“新”,這些都是錯誤的“創(chuàng)新”。 今天我們就通過創(chuàng)新工具及方法的詳細講解,幫助大家了解有效的績效管理方法;同時,結合企業(yè)的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組織形式,以及不同企業(yè)的自身管理需求等情況,幫助大家構架差異化的績效管理模式。 讓大家真正了解到“績效管理的創(chuàng)新”,讓績效管理真正做到因“企”而異。 01 績效管理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我們都知道績效管理有一個基本的工具,叫做PDCA的循環(huán)工具。 所謂P就是績效計劃,D就是績效實施,C就是績效評估,A就是績效反饋和應用四個方面。 那么績效管理到底對于企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 我認為本質上績效管理就是幫助企業(yè)創(chuàng)造業(yè)績、創(chuàng)造績效、創(chuàng)造價值。 先搞清楚概念,我們再教大家如何設計績效。 02 績效計劃設計5步法 ◆ 第一個步驟:一落 就是從上向下,從部門向崗位,從公司向團隊分解指標,我們叫一落,自上而下落下來。 深藍色框里面的指標都是一個部門的指標,橫向最上面一行代表部門崗位。 一落就是把部門的指標跟部門的崗位進行匹配。如果第一個指標跟A崗位有匹配關系,就劃個對號,像圖上所示的那樣。跟第二個崗位沒關系,就不劃對號,把它空出來,跟第三個有關系就劃對號,以此類推,只要有關系的就劃對號。 比如說部門的某些指標,需要由一個崗位去主要負責,我們可以劃對號,有一些崗位它是要輔助支撐完成的,我們可以劃半對號也是可以的。 通過一個矩陣表格把部門指標和崗位的關系確定下來,這樣每個崗位就可以明確我要承載多少部門的指標。 具體實施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時候部門的一個指標,需要由多個崗位同時來承載。 以下再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可以直接量化分解的,舉個簡單例子。 比如說人力資源部的預算,它應該是有招聘的費用,培訓的費用,薪酬的費用等等,這些預算是部門所有崗位都需要去承載的,我們需要對這個指標進行二次的拆解,把人力資源部預算拆解成招聘預算和培訓預算。 再落到招聘經理和培訓經理上面來。 再比如公司的關鍵目標是完成新產品項目成本管理模式。 完成這項工作是部門的整體目標,這個工作需要很多崗位同時來配合完成的,包括可能要收集現(xiàn)行的模式、細化操作流程、選擇試點編制制度等。 每一項工作都由不同崗位來完成或者由不同員工進行完成,因此,我們需要把部門的目標進行一些工作的細化,細化成二級或者三級的關鍵任務,再匹配到部門的各個崗位或者是部門各個員工上面來。 ◆ 第二個步驟:二選 二選就是從崗位職責來去選擇指標,對于非量化指標的分解方法,我們知道通常情況下,很多公司都會有崗位職責說明書說,里面會說這個崗位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務,承擔哪些工作職責。 每個工作任務和職責都可以對應的提出考核指標,這些指標可以作為崗位的考核指標。 在提取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任何一項工作職責都有可能提取出來數量類型的指標、質量類型的指標、實踐類型的指標和成本類型的指標。 舉個例子,比如說招聘在數量這方面,我們可以考核招聘經理招聘員工的數量,質量方面考核招聘經理的試用期的通過率,時間方面考核招聘經理人均招聘的前置時間,成本方面考核招聘的全年預算。 考核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部分指標進行考核,你考核全部指標的話,員工是不聚焦的,公司考核成本也會非常高。 ◆ 第三個步驟:三定 基于部門向下的分解,基于崗位職責提取可以提取出來很多指標,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崗位和員工選擇一些關鍵指標來給員工考核。 你提取出來幾十個指標,不可能都給員工,這樣的考核沒有意義,員工也沒有工作的關注點了。 在選擇指標的時候,我們可以遵循這8個基本原則: 第一,指標是不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這個指標是不是可以控制的。 第三,這個指標結果是否容易實現(xiàn)。 第四,這個指標考核過程,考核的這個數據是不是可以驗證員工工作的好與壞。 第五,該指標是否可以衡量。 第六,這個指標是不是可以低成本獲取。 第七,指標是否與整體戰(zhàn)略目標一致。 第八,該指標是否與整體績效指標體系一致。 ◆ 第四個步驟:細化 細化包括至少如下六個方面: 1、明確指標輕重,也就是權重。 權重之和假設按一百分來算的話,那么權重的占比分值越高,證明這個指標越重要,基本上我們通常需要堅持一個原則。權重通常是五的倍數,權重最高的不要超過50%,最低的不要低于5%,因為太高員工只關注這一個指標了,其他的工作都忽略掉了。 2、對指標進行清晰定義。 比如說員工流失率,在不同公司的定義千差萬別,因此對于每個公司來說,我們需要對這個指標進行一個清楚的定義,要有文字或者計算公式或者結果度量衡的描述,沒有誤差的認知,這個指標才清晰可靠。 3、確定指標的目標值。 確定目標值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個就是自上而下的分解,第二個維度是基于歷史數據的一個預測,第三個就是外部的標桿對比。 4、確定每個指標的衡量標準。 是百分制還是十分制,衡量結果是怎么計算的。 5、指標的統(tǒng)計周期。 有些指標要短周期頻繁統(tǒng)計,有些指標要長周期統(tǒng)計,有些指標沒有固定周期,他是跟隨著項目來去統(tǒng)計的,這個是我們需要去明確的。 6、明確指標來源。 誰來提供這個數據,這個數據什么時間能夠到人力資源部或者用人部門的手里,怎么去確保它的及時性準確性,有沒有配套的制度流程和工具表格來確保它可以有效收集過來。 ◆ 第五個步驟:驗證 即使我們深思熟慮的考核了各項指標,但不代表這個指標能夠有效的考核打分執(zhí)行,也不代表這個指標能夠評判員工工作的好與壞的。 因此,在定完指標之后,我們需要把這些指標進行模擬驗證,讓管理者給員工打分,讓員工體驗,讓數據提供部門去搜集,看看這些是不是可以操作的。 如果不能操作,我們再進一步進行修正,試驗過之后,才可以作為最終的考核計劃和考指標的設計依據,簽署到員工的績效考核目標責任當中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績效設計五步法,滿滿的干貨,建議小伙伴們收藏。 |
|
|
來自: blackhappy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