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文章首發(fā)于唧唧堂網站www.jijitang.com 解析作者 | 唧唧堂心理學研究小組:余雯雯;審校編輯 | 悠悠 濛濛 本文是針對論文《年齡和性別在個人價值觀的結構和意義上的差異Age-and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and the meaning of personal values.》的一篇論文解析,該論文于2019年2月發(fā)表于《個性與個體差異(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雜志上,研究者為來自德國的Borg。 個人價值觀是指導個體生活原則的廣泛信念。根據Schwartz的研究,(1)存在10種基礎價值觀;(2)通過測量這些價值觀對個體的重要性得到的價值觀之間的相互關系,會在二維的多維空間(2-dimensional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中形成環(huán)形;(3)10種價值觀在圓上有序排列:power(PO) achievement (AC) hedonism (HE) stimulation (ST) self-direction (SD) universalism (UN) benevolence (BE) tradition (TR) conformity (CO) security (SE) power (PO);(4)基本價值觀會形成四個弧,稱為高階價值觀,包括自我增強(PO, AC)與自我超越(BE, UN)相對,保守(SE, CO, TR)與變化(HE, ST, SD)相對。這一理論被廣泛重復驗證,幾乎可以被認為是心理學定律。圖1是一個理想的各個價值觀平等的價值圈。 圖1 在眾多價值觀量表中,最流行的是PVQ (portrait values questionnaire),問卷中會在很多情境下通過簡短地描述來反映一種特定的價值觀,之后請參與者評估自己與這一描述的相似性。如圖1中b1和b2表示的是問卷在描述價值觀時會包含的一些特征,兩個圓圈之間重疊的部分代表某些特征會同時代表兩種價值觀,這種重疊也是形成價值圈的基礎。 價值圈不僅僅是描述相關關系的統計模型,而且一個包含了個體對價值觀重要性判斷的動力學理論。前人研究發(fā)現價值觀是相對穩(wěn)定的,即使發(fā)生變化也會以一種有組織的方式變化。每個人在模型中由位于價值圈平面上的一個點來表示,比如追求傳統的人會定位在TR附近,因此也會和CO靠近,并且遠離HE。因此如果一個人從追求刺激轉向追求傳統,在價值觀結構不變的條件下,這種改變會以一種可預測的方式影響個體到所有其他價值觀點的距離,比如離CO更近,離HE更遠。 不過由于價值觀量表的編制通常是基于方便樣本,即該量表是基于一般人而不是非常年輕或非常老的人建構的,因此如果不同價值觀對不同年齡組的人有不同的含義,那么不同年齡間的差異就很難解釋。有研究者發(fā)現,在對安全的態(tài)度上,老年人更擔心國家安全,年輕人更擔心經濟安全。并且還有研究者證實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差異確實是由年齡而非代際差異造成的。如果不同年齡的人對安全不同特征賦予的權重不同,那么SE對不同年齡的人意義就會不同。此外,男性和女性的價值觀差異也是經常被討論的一個問題,有研究者發(fā)現男性更看重權力(PO),女性更看重仁慈(BE)。 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的假設: H1:在基本價值觀水平上,價值圈模型適用于所有年齡和性別的個體 H2:基本價值觀題目的一致性會隨著年齡發(fā)生系統變化,在非常年輕和非常老的人之間一致性是最低的 H3:基本價值觀題目的結構在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差異,并且也隨著年齡發(fā)生系統變化 H4:非常年輕組和非常年老組的價值觀結構都與平均的價值觀結構有很大差異 研究方法 研究1中使用歐洲社會調查2012年的數據,共得到50408人的完整數據;研究2中使用德國一項預防犯罪調查的數據,得到3272人的數據。將兩組數據都按照年齡(8組:<20,20-29,…,>80)和性別分層,因此每項研究16個子組,8個男性組和8個女性組。兩個數據集中的參與者都完成一份簡版的PVQ問卷。 分析價值觀結構的常用方法是多維標度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每個人對21個PVQ項目的重要性評分之間的相互關系最佳地映射到一個二維空間上。在每種價值圈中,數據得到的210個相關值和210個MDS模型距離通過應力值來衡量,應力值為0代表數據完美地表示了價值圈模型。通過標準化轉換后,會得到每個樣本16組價值圈可以相互比較的結構,之后探究性別和年齡對價值圈的影響。 研究結果 圖2的結果顯示,研究1和研究2得到的價值圈模型擬合都很好,并且都顯示出了預期的價值觀之間的循環(huán)結構。測量相同價值觀的題目由線段連接,可以看到所有線段都很短,即相連的題目在空間中是近鄰,可以被視為在測量相同價值觀。 圖2 通過對兩項研究中的16個子組分別進行探究,發(fā)現每種情況下都能夠得到良好擬合的結果。但是仔細觀察價值觀題目,會發(fā)現一些有趣的隨著年齡發(fā)生的變化。圖3給出了一個例子,展示了研究1中青年(<20)、中年(40-49)和老年(>80)男性參與者的結果,其中可以看到一些明顯的差異。比如題目11在青年組中接近ST,到了老年組中接近BE和UN,說明不同年齡子組對它的解釋不同。 圖3 為了確定不同價值觀是否隨著年齡發(fā)生了系統的變化,圖4和圖5展示了研究1和研究2中男性和女性在8個年齡子組中,同一價值觀題目在價值圈中的連線長度的變化。比如SD的題目連線長度隨著年齡增加展現出一個U型的趨勢。 圖4 圖5 之后通過測量16個子組形成的價值圈之間的相似性來比較隨著年齡和性別的系統變化,如圖6和圖7分別展示了研究1和2的結果,每個點表示特定子組的價值圈,任意兩點之間的距離代表了相似性大小,男性的點為圓圈,女性為三角形,同年齡組的男性和女性子組用線段連結。可以發(fā)現性別對中年群體的影響相對較小,對極幼亞群和極老亞群的影響較大。年齡的影響是實質和顯著的,男性和女性和價值圈隨著年齡發(fā)生幾乎一致的變化。 圖6 圖7 總結 本文發(fā)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和女性的價值結構存在的顯著而系統的差異。未來可以考慮為年輕人和老年人編制特殊的量表,增加一些對這類年齡組特別重要的基本價值觀,比如老年人更加關注與死亡有關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Borg, I. (2019). Age-and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and the meaning of personal valu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8, 336-343. 解析作者: 原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