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到嵇康的詩以前,我以為,潦倒落魄不過是: 美女遲暮:'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白居易《琵琶行》); 屋漏正逢雨,天冷衣正單:'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又或者是國破的絕望,'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文天祥《過零丁洋》) 這些詩歌,都把人生的潦倒落魄,形容得曲盡其妙。 但是,白居易所遇的歌女的潦倒落魄之后,其實還有她的商人丈夫;杜甫的潦倒落魄之后,也有對戰(zhàn)爭勝利的希望;文天祥國破的潦倒落魄,也有死得其所、留取丹青照汗青的為國獻身的理想。 最痛苦的潦倒與落魄,應(yīng)該是最無望、絕望、長久的。那潦倒里沒有退路,那落魄里沒有理想,問題無法解決,出路無法看見。 那種潦倒落魄,應(yīng)當(dāng)來自最長遠(yuǎn)的那段痛苦的歷史年代—漢魏晉六朝。那是一個令嵇康自稱'潦倒'的時代。 宗白華先生曾說,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 你在盛唐里看到安史之亂,但那安史之亂,對于杜甫一代人來說,總是可以過去的??墒牵瑵h魏晉六朝幾百年的時間里,都是動亂。沒有人能看到這長久動亂里的出路。在這個時代里,有最先自稱'潦倒'的人是從容赴死、彈奏廣陵散的嵇康—'足下舊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這位瀟灑任性的魏晉名士,社會地位不可說不高—魏宗室的女婿--其實才是'潦倒'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他是'潦倒'的首位發(fā)言人。 在嵇康的時代,'潦倒'帶有 '舉止散漫,不自檢束'的意思。嵇康的時代,是歷史上最混亂的魏晉時期。嵇康此時之'潦倒',是最絕望的潦倒,也是最悲壯的潦倒,卻也是最曠達(dá)任性的潦倒。 漢魏晉時期,律詩還遠(yuǎn)遠(yuǎn)沒有出現(xiàn)。其時,雖然漢代樂府詩歌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形式比較成熟的五言詩,但四言詩依然擁有大量死忠粉。嵇康的'潦倒'的詩,寫得好的便是四言詩。所以這里給大家介紹的《幽憤詩》便是四言詩: 幽憤詩 嵇康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煢靡識,越在襁緥。母兄鞠育,有慈無威。恃憂肆妲,不訓(xùn)不師。爰及冠帶,憑寵自放??剐南9?,任其所尚。托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yǎng)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闇人。子玉之?dāng)?,屢增惟塵。大人含弘,藏垢懷恥。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創(chuàng)痏。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nèi)負(fù)宿心,外恧良朋。仰慕嚴(yán)鄭,樂道閑居。與世無營,神氣晏如。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疎。理弊患結(jié),卒致囹圄。對答鄙訊,縶此幽阻。實恥訟寃,時不我與,雖曰義直,神辱志沮。澡身滄浪,豈云能補。 嗈嗈鳴鴈,奮翼北游。順時而動,得意忘憂。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與愿違,遘茲淹留。窮達(dá)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萬石周慎,安親保榮。世務(wù)紛紜,祗攪予情。安樂必誡,乃終利貞。煌煌靈芝,一生三秀。予獨何為,有志不就。懲難思復(fù),心焉內(nèi)疚。 庶勖將來,無馨無臭。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yǎng)壽。 嵇康是一個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托好老莊',追求遺世放達(dá),一方面卻嫉惡如仇,他不像阮籍一樣'口不臧否人物',為當(dāng)時社會所不容。 嵇康好友呂安被其兄呂巽誣陷入獄,于是引康證明呂巽之丑惡及已無不孝之罪。正直的嵇康義不負(fù)心,保明其事,遂牽連入獄。鐘會乘機譖之,一代奇士嵇康竟至被殺。這首詩即為嵇康因呂安事被收獄中所作。 第一段'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煢靡識,越在襁緥。母兄鞠育,有慈無威。恃憂肆妲,不訓(xùn)不師。爰及冠帶,憑寵自放??剐南9?,任其所尚。托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yǎng)素全真。' 第一段,嵇康感嘆自己從小喪父—'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煢靡識,越在襁緥',為母兄溺愛—'母兄鞠育,有慈無威。恃憂肆妲,不訓(xùn)不師。爰及冠帶,憑寵自放??剐南9?,任其所尚',長大之后形成了喜愛莊老的思想和任情肆志的性格—'托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yǎng)素全真'。年幼喪父,致使教育不完整、'憑寵自放',是嵇康潦倒的第一層含義。 第二段'曰余不敏,好善暗人。子玉之?dāng)?,屢增惟塵。大人含弘,藏垢懷恥。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創(chuàng)痏。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nèi)負(fù)宿心,外恧良朋。仰慕嚴(yán)鄭,樂道閑居。與世無營,神氣晏如。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疎。理弊患結(jié),卒致囹圄。對答鄙訊,縶此幽阻。實恥訟寃,時不我與,雖曰義直,神辱志沮。澡身滄浪,豈云能補。' 嵇康的好友呂安被呂巽陷害,嵇康營救呂安,卻被呂巽倒打一耙,最終下獄(在獄中寫下《幽憤詩》),乃至被殺。這一段是嵇康對自己沒能處理好呂安之事的自責(zé)。這一段話,其實講的是嵇康的自責(zé)。嵇康自責(zé)自己的性格弱點'曰余不敏,好善暗人' 導(dǎo)致冤陷囹圄。呂巽曾經(jīng)也是嵇康的好友。呂巽在陷害呂安之后,面對嵇康的介入,承諾不再繼續(xù)加害呂安,但最后卻倒打一耙,使嵇康入獄。嵇康覺得自己受到了來自好友的欺騙。這次在獄中,嵇康寫下《與呂長悌絕交書》與呂巽絕交。'好善暗人'嵇康說的就是自己與呂巽。'澡身滄浪,豈云能補'二句,表達(dá)了作者悔之莫及的大痛。好友背叛及其帶來對自己性格的悔恨,是嵇康潦倒的第二層。 第三段嗈嗈鳴鴈,奮翼北游。順時而動,得意忘憂。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與愿違,遘茲淹留。窮達(dá)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萬石周慎,安親保榮。世務(wù)紛紜,祗攪予情。安樂必誡,乃終利貞?;突挽`芝,一生三秀。予獨何為,有志不就。懲難思復(fù),心焉內(nèi)疚。 '嗈嗈鳴鴈,奮翼北游',自由自在的飛鳥與此時身陷囹圄的嵇康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少年喪父,性格不善識別敵友,身處亂世,'有志不就',這便是嵇康的命運。'窮達(dá)有命,亦又何求',在這里,嵇康把自己一生的窮達(dá)看成是命運的捉弄,'懲難思復(fù),心焉內(nèi)疚',不可擺脫。命運的無奈,亂世之下,志向不得實現(xiàn),是嵇康潦倒的第三層。 最后一段庶勖將來,無馨無臭。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yǎng)壽。 在第一段里,嵇康自稱'志在守樸,養(yǎng)素全真',不參與政事。最后六句,表面上寫'采薇山阿'的隱逸生活,實際上表現(xiàn)的仍是拒不與司馬氏合作的倔強態(tài)度。然而,這種態(tài)度,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 嵇康的潦倒落魄中,帶著魏晉人士所獨有的'舉止散漫,不自檢束'。嵇康的潦倒落魄,是命運帶來的潦倒落魄,是自身性格帶來的潦倒落魄,是時代動亂帶來的潦倒落魄。他的潦倒落魄凝結(jié)在《幽憤詩》中,是漢魏晉六朝的知識分子的一個縮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