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精品推薦:此錢幣為清代的生肖花錢,也稱為十二帝花錢;花錢并不是流通貨幣,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tài),但不作流通使用,在古時候其作用主要是用來如祈福、饋贈、祝福、玩賞、鎮(zhèn)宅、辟邪、配飾、生肖等等,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因此它的材質(zhì)大都比較粗糙,所以中國民間把這種錢俗稱為“花錢”。該十二帝花錢主要是生肖紀念和祈福所用;此花錢包漿自然,鑄造工藝精湛,古樸老舊,年代特征及傳世痕跡明顯,經(jīng)綜合鑒定是為到代之真品,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收藏價值

珍品賞析
本件藏品屬于家藏珍品,絕對的好東西,本人要價不高(如有喜歡請私信咨詢)

珍品賞析
清朝十二帝是指清代的十二位皇帝,清代從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這里包括后金大汗、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實際統(tǒng)治的君主。清朝十二個皇帝分別是:1、努爾哈赤(天命);2、皇太極(天聰);3、福臨(順治);4、玄燁(康熙);5、胤禛(雍正);6、弘歷(乾?。?、永琰,后改顒琰(嘉慶); 8、綿寧,后改旻寧(道光);9、奕詝(咸豐);10、載淳(同治); 11、載湉(光緒);12、溥儀(宣統(tǒng))。
清朝自從努爾哈赤稱國號為金于東北,至清朝最后一個皇帝宣統(tǒng)帝溥儀退位,共有295年。
早期滿族長居在東北長白山地區(qū),世代以畜牧漁獵為生,并與當?shù)貜氖罗r(nóng)耕的漢人相處融洽,這時努爾哈赤以祖上十三副遣甲起兵,通過不斷的兼并爭斗,勢力遂漸強大,終于統(tǒng)一了滿族各個部落,并于明朝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建國號金,史稱后金,建元天命,稱天命汗。并鑄行錢幣,共有滿文,漢文兩種,滿文錢面文譯作“天命汗錢”,此錢依老滿文寫成,讀法由穿左讀起,至穿右,再上下讀。方孔圓錢型,仿明小平錢,銅色赤暗,鑄工較劣。漢文錢“天命通寶”與“天命汗錢”同時開鑄,錢文直讀,錢背無文,書法較差。由于當時滿人多不用錢,得到錢后,大多用作裝飾品,佩戴于衣帽之上,袍襟之前,據(jù)說可避刀槍,以至后代鑄錢時,分發(fā)給士兵佩帶,直到順治,康熙時仍有這種情況。后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子愛新覺羅·皇太極在其他幾位貝勒的公推下于九月登上汗位,改元天聰元年鑄行滿文錢“天聰汗錢”,依老滿文寫法,背文仿明“天啟通寶”大錢,在背穿上或穿左鑄滿文“十”字,穿右書一兩。有粗字,細字二種,此錢傳世不多,較為罕見,而其中以細字者最少,為極罕見品。當時滿清所管轄的滿蒙部落,大都不用錢,而是以畜牧多少計算財富的,市場上也以物易物,有錢也視同玩物。使用錢的大都是從華北一帶移居到關外的漢族農(nóng)民,也是以耕地為生的,用錢也不迫切。努爾哈赤父子戰(zhàn)領遼東后,這些漢人被滿族貴族歸為佃農(nóng)或成為奴役,錢的使用更無關輕重。其實迫切需要錢的是商人,但他們?nèi)藬?shù)上不多,經(jīng)營上也不受滿人重視,所以“天命”“天聰”兩代鑄錢,政治上的作用要遠大于經(jīng)濟上的需要,所以數(shù)量少,極其珍貴,是正常的。
花錢源于漢代,花錢在早期使用的時候主要是中國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這種錢幣由于不是流通錢,因此它的材質(zhì)大都比較粗糙,中國民間把這種錢俗稱為“花錢”?!盎ㄥX”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tài),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錢幣中的“非正用品”。中國民間花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zhèn)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要鑄錢,這種“錢”,其實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 “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nèi)容,這同時也反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力。
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錢幣的收藏投資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投資愛好者,而光緒錢幣憑著其歷史久遠,流通時間較長,存世量又少和其獨特的文化價值等方面的優(yōu)勢,正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沖入人們的視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