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牟融《送徐浩》詩云:“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泵鞒瘻@祖于《牡丹亭?鬧殤》中說:“當今生花開一紅,愿來生把萱椿再奉?!比舨恢馈按?、萱”代指的意思,這幾句詩讀起來頗為費解。 “椿、萱”組合后,人們用來代稱父母。如果雙親健在,稱為“椿萱并茂”。 椿庭之恩 椿萱,分別指椿樹和萱草二種植物。因其承載著美好的象征意義,古人就以椿代指父親,以萱代稱母親。 凡間草木,通常一歲一枯榮,生命非常短暫。人們聽說,上古時期生長著巨大的椿樹,以八千年為一春,再八千年為一秋,生命不老且又長青。古人希望父親能像大椿一樣長壽多福,因此就以大椿作為父親的代稱。 宋朝無名氏于《鷓鴣天?此夕薰風息舜弦》曰:“福如滄海無窮極,壽比靈椿過八千?!彼稳藦埦V《浣溪沙》:“酒勸十分金鑿落,舞催三疊玉娉婷。滿堂歡笑祝椿齡?!?宋朝華岳《滿江紅?自古稱稀》有云:“九萬鵬程當不二,八千椿壽看逾一。”這幾則詩詞中以“靈椿、椿齡、椿壽”為祝辭,祝福男性長輩健康長壽。 古人希望父親能像大椿一樣長壽多福,因此就以大椿作為父親的代稱。 對父親的養(yǎng)育與教誨之恩,古人則以“椿庭之恩”來表達。 春秋時期,有一天,孔子站在堂上獨自思考問題,其子伯魚為免打擾父親思考,疾步穿過庭院。孔子回首問他:“最近學(xué)《詩》了嗎?”伯魚回答:“還沒有。”孔子說:“不學(xué)詩,如何懂得與人交流呢?”于是伯魚就去學(xué)《詩》。又一次,孔子在堂上聽到伯魚疾步穿庭之聲,于是回首問他:“最近學(xué)《禮》了嗎?”伯魚說:“沒有。”孔子教誨他:“不學(xué)《禮》,如何懂得立身呢?”伯魚聽從父親的教誨去學(xué)《禮》。后來,人們將椿與庭組合,代稱父親。 古典小說《荊釵記傳奇》第二回說:“不幸椿庭殞喪,深賴萱堂訓(xùn)誨成人?!?不幸父親殞沒,深得母親養(yǎng)育和教誨,才能長大成人。這里就是以“椿庭”代稱父親。 萱堂之思 萱,萱草,又稱“諼草”。諼,忘記的意思?!对娊?jīng)?衛(wèi)風?伯兮》曰:“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能使人忘記憂愁;背,即北堂,主婦居住的堂屋。后人將母親居處的地方稱為“萱堂”,以“萱壽”祝福母親或女性長輩。 野生萱草。 據(jù)《本草綱目》介紹,萱草有治療思郁憂愁的功效。《博物志》說,經(jīng)常食用萱草能使人愉悅,忘記憂思,所以稱為“忘憂草”。 唐朝詩人孟郊《游子詩》曰: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p> 萱草生長在北堂臺階前,而游子已遠行至天涯。慈祥的母親倚在北堂門口,卻還沒有看見萱草開花。以萱堂之思比喻母親對游子的思念。 于是“椿、萱”組合后,人們用來代稱父母。如果雙親健在,稱為“椿萱并茂”?!缎咽篮阊?白玉娘忍苦成夫》說:“萬里十六歲時,椿萱俱喪?!敝溉f里十六歲時,父母俱以雙亡。程趾祥《此中人語?陳璋》:“望兄速邀媒妁,轉(zhuǎn)懇椿萱,毋使好事多磨也。”希望兄臺速速請媒人說合,以通兩家之好,懇請父母勞心,不要讓好事多磨。這幾則記載,都是以“椿萱”代稱父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