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夢迪mengdi 01 前不久,西安奔馳女車主索賠遭拒維權(quán)的新聞和視頻在網(wǎng)上引起了熱議,觀看女車主的講話,會發(fā)現(xiàn)女車主,在遭遇如此令人幾近崩潰的事情中尚能做到,不失禮節(jié),禮貌對話,口必稱“大哥,您”,與4S店銷售方講理清晰冷靜,即使坐在奔馳車上,也是將事情經(jīng)過講得頭頭是道,我佩服她不愧是個文化人,是個識禮講理有教養(yǎng)的人。 當說某某很有教養(yǎng)時,一般人腦中多會立馬浮現(xiàn)一幅溫文爾雅,彬彬有禮,衣服干凈挺括,有著良好儀態(tài)的紳士或淑女的一派形象,這種禮貌客氣都是在正常的情況下發(fā)生的,是稍加訓練就容易做到的。 最難的是當出現(xiàn)重大利益沖突時雙方的反應,和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市場經(jīng)濟的道理沒有不可以拿出來講的,有《消費都權(quán)益保護法》,有《合同法》,都是可以拿出來一一晾給普通購買者看,說給普通消費者聽的,公平而已。 在我們的成長經(jīng)歷里,誰能保證不會遇到這種非正常情況?這時大多數(shù)讀了書的我們往往是無力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是缺乏有效應對經(jīng)驗的,是不如撒潑耍恨來的有效的。我們講道理仿佛對牛談琴,但我們的女主還是這么和你講道理。 但女主的語言條理清晰,有理有據(jù),她的舌頭勝過利劍,因比得到了輿論的支持,才有了后來相關部門的介入,難得我們文化人有力量! 02 人與人交往的禮,本質(zhì)在尊重,但更在理中。 我的閨蜜燕子最近碰到一件特煩人的事。她生孩子坐月子時,因為弟弟結(jié)婚比她時間只早半年,所以孩子的出生時間也早半年,重男輕女的父母自然是守在弟弟家,幫忙照顧兒媳婦做月子,帶孫子。女兒呢,自該由婆家負責。 婚前看起來很好說話的婆婆居然說,一代管一代,我原來生這么多孩子,我的婆婆一天也沒幫我?guī)н^,我也是自己帶大的,我當時也賺錢也上班也養(yǎng)家。燕子聽了這話,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后來她花錢請了個保姆到家中幫她帶孩子。 前不久,婆婆生病了,老公要燕子去照顧,燕子說,她是你媽又不是我媽,她沒養(yǎng)過我,如果她照顧我月子,在我難的時候幫我?guī)鹤?,我自當牢記在心,服侍她。我需要她時她不幫我,憑什么她需要我,我就得幫她,門都沒有。老公氣乎乎地摔門走了,怪燕子不識禮,不講理。 有的人,人前人后兩張臉,家里家外兩嘴臉。不管在哪,真心換真心,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得了暖,得了情,自會給予暖,給出情。真心對你,你必當以真心回報!燕子說,我沒反對你去孝敬,不就是禮嗎?你是她兒子。 03 近年來,很多地方興起了一股學禮的熱潮。懂禮知禮可以為你的個人形象加分,而失禮卻易讓你得罪了人而不自知。在微信日益普及的今天,它帶給了人們的便捷同時,也同樣也增添了一些人的煩惱。 有這樣一個職場故事:一次飯局上,有位領導威望很高,飯店結(jié)束后,王君想加領導微信,他拿出手機說道:“領導,我掃你?”領導半開玩笑地問:“怎么掃?”王君答道:“隨便怎么掃你,橫著掃豎著掃都可以?”領導看看他那副無禮的樣子,當場拒絕了他。 王君的做法不僅無禮,對與一個自己尚不熟悉的長者缺乏敬意,表達方面缺乏尊重,對話里顯出隨便、玩笑和戲謔,犯了忌諱而不知。其實他大可以先通過遞送名片,自我介紹,表達交往的意向,求得同意后,讓老領導掃王君的微信碼,才恰當。 04 論語里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孔子的弟子陳亢很想知道孔子是不是會給自己的兒子伯魚單獨開小灶加課。于是一天他和伯魚開始了聊天。 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聽到過什么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沒有。”然后他敘述了自己的兩次經(jīng)歷,第二次經(jīng)歷是這樣的“又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f:‘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p> 這是“不學禮,無以立”的來源,更是對于禮的重要性的宣告。華夏文明里,從周公制禮作樂到孔子聚徒講學,傳道天下到如今,中國的文化傳承里必少不了禮的重要地位,而懂禮守禮知禮更是展現(xiàn)我們中華民族翩翩君子風度的重要內(nèi)容。 教養(yǎng),教養(yǎng),在教中獲取,在養(yǎng)中形成。一旦獲得就像鋼印般打進一個人的骨子里,會在未來的你那一舉手一投足中表現(xiàn),會在那臨大事而不亂的處理中展現(xiàn)。 作者簡介:筆名:夢迪mengd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