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地處嶺南,人人皆知“濕熱”和“祛濕”。中醫(yī)理論認為,濕為陰邪,易傷陽氣,阻遏氣機,因此,受嶺南濕熱氣候的影響,不少人很容易出現關節(jié)疼痛、四肢困重、頭重如裹、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癥,主要是由于濕邪困脾所致。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清遠市中醫(yī)院體檢中心專家教你自我診斷是否被濕所困,再來一碗健脾祛濕湯輕松跟“濕氣”說“拜拜”! 想知道你體內是不是已經濕邪很重了呢?讓我們看看下面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濕的方法: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 那么,有可能就是“濕邪重”惹的禍了! 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趕走體內的濕氣呢?清遠市中醫(yī)院體檢中心專家特別推薦四種健脾、祛濕的湯水,不妨來學一學,全家一起喝,美味又健康。 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湯 【材料】 豬脊骨600克、土茯苓150克、五指毛桃100克、蜜棗3粒、姜2片、水2500ML(10碗量) 【做法】 1. 將五指毛桃、土茯苓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鐘,30分鐘后瀝干水備用;蜜棗洗干凈備用;將生姜洗凈切片備用。 2.豬骨斬塊洗凈放入沸水水中焯一下水,撈出備用。 3.將所有材料放入到紫砂鍋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改文火煲90分鐘,加調味料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清肝潤肺。 木棉花扁豆袪濕湯 【材料】 豬脊骨500克、木棉花10克、白扁豆30克、紅棗5粒、土茯苓20克、姜2片、水2500ML(10碗量) 【做法】 1.豬骨斬塊洗凈放入沸水水中焯一下水,撈出備用。 2.扁豆洗凈,放鍋里翻炒至兩面金黃色,去除豆腥味。 3.洗干凈木棉花、土茯苓,紅棗去核。 4.將所有材料放入到紫砂鍋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改文火煲90分鐘,加調味料即可。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禁忌】老年體弱者和孕婦不宜飲用 【材料】 雞骨草60克、豬橫利250克、豬里脊250克、蜜棗3粒、姜3片、水2500ML(10碗量) 【做法】 1.將雞骨草反復清洗干凈,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 2.豬橫脷有稍許的異味,清水浸泡15分鐘左右,再反復沖洗干凈,用刀去除背面的白色筋膜,然后改刀切成5cm大小的塊。 3.把豬里脊洗凈,斬塊洗凈放入沸水水中焯一下水,撈出備用。 4.將豬橫脷和瘦肉,分別放在開水中焯燙3分鐘出去血污,然后分別再用清水沖凈表面的浮沫。 5.湯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先煮沸,然后放入焯燙后的豬橫脷和豬里脊,雞骨草和姜片,武火滾沸改文火煲90分鐘,加調味料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舒肝、健脾。 【材料】 竹蔗400克、紅蘿卜250克、馬蹄10個,鮮白茅根120克、冰糖適量、水2500ML(10碗量) 【做法】 1.將竹蔗、紅蘿卜、馬蹄、鮮白茅根洗干凈備用。 2.竹蔗開邊、切段;馬蹄去皮切對半;紅蘿卜刮皮切段;鮮茅根切段。3.將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改文火煲60分鐘,加入適量冰糖。 【功效】清熱解毒、除煩、祛濕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