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大學(xué)士明珠長子。清朝初年著名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 作為身世顯赫的貴族弟子,他淡泊名利,在內(nèi)心深處厭惡官場的庸俗虛偽,雖“身在高門廣廈”,但“常有山澤魚鳥之思”。作為詩文藝術(shù)的奇才,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詞作聞名于世。 奈何命途多舛,婚后三年,妻子難產(chǎn)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1685年暮春,納蘭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 王國維稱其為“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詞人。 一卷飲水詞,翩翩佳公子。 《長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風(fēng)華正茂,出身于書香豪門世家,又有皇帝貼身侍衛(wèi)的優(yōu)越地位,本應(yīng)春風(fēng)得意,卻恰好也是因為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導(dǎo)致納蘭并不能夠安穩(wěn)享受那種男兒征戰(zhàn)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戀故土。 《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 疏疏一樹五更寒。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guān)。 最是繁絲搖落后,轉(zhuǎn)教人憶春山。 湔裙夢斷續(xù)應(yīng)難。 西風(fēng)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納蘭何以有此“憔悴也相關(guān)”,“西風(fēng)多少恨”的傷感情調(diào)?清朝氣數(shù)正旺盛,卻有此醒人氣的詞人和詞作,真是可悲可嘆可欽??!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殘雪凝輝冷畫屏, 落梅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 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里憶平生。 “斷腸聲里憶平生”可謂點睛之筆,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淚下。見慣了哀而不傷,隱而不發(fā),反而更容易被這樣痛徹心扉的凄絕之美打動。閉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詞人在那一片斷腸聲里,落淚傷神。 《菩薩蠻·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 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 倩魂猶戀桃花月。 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 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凜冽的北風(fēng),將三更天還在飄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飛揚。在夢中,相思之人還在迷戀開滿桃花的明月之夜。夢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讓他在美好的夢境中多轉(zhuǎn)一轉(zhuǎn)吧。 沒有任何征兆,夢中突然聽見了畫角聲,醒來時,淚水已經(jīng)在枕邊結(jié)成了薄薄的一層紅冰。耳中聽到的是塞馬的嘶鳴,眼中看到的是斜掛著殘星的軍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壯闊的景象。 《眼兒媚·詠梅》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 別樣清幽,自然標(biāo)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 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梅花冰肌玉骨,斗寒開放,清幽高潔,自然標(biāo)格,不與凡花為伍,向來受到詩人的賞愛。故詩詞中詩人每以梅花之品格喻人之品格。本篇亦是花品、人品合一的詠嘆之作,表現(xiàn)了詩人一種自足,一種孤往的性格與情懷。但也不乏孤高自賞,清凄自適的孤傲之情。 《菩薩蠻·白日驚飚冬已半》 白日驚飚冬已半, 解鞍正值昏鴉亂。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燒痕空極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長安,客心愁未闌。 前有《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 “何處是長安,濕云吹雨寒”之句,而此篇有“明日近長安,客心愁未闌”句,大約此篇是為前首之后的同題之作。 兩詞的客觀景物隨作者行蹤的變化而變化,但其客愁卻不因景物不同而不同。詞中所涉之景無不昏暗衰颯,令人凄然不歡,故其景中所含之情自是可知了。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 十八年來墮世間, 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誰邊。 紫玉釵斜燈影背, 紅綿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處卻無言。 怎么說,容若的句子到底是妙筆如畫了。淡淡、款款,卻又艷若謫仙。初讀,其中青澀冷滯,哀婉怨愁,卻到底又像起了細(xì)碎的閨情詩。到底,容若的內(nèi)心寄住的,是一位叱咤風(fēng)云英華威武的大將雄心,還是小橋流水青石板伊人傘的閑人雅情? 大氣的意,小家的韻。男子的情,女子的怨。哪一個才是容若?便只有一個不算寬厚結(jié)實的背影,去尋那冰弦之音傳來的方向了。 《采桑子·非關(guān)癖愛輕模樣》 非關(guān)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 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飄泊天涯。 寒月悲笳,萬里西風(fēng)瀚海沙。 容若愛的是冷處偏佳,是精神的至清至潔;他取的是冷月涼音相伴下的漂泊天涯,是靈魂的自由不羈。 白雪擁抱著茫茫黃沙,由碧落投身至此,做彼此最親密的接觸。天與地。瞬息無緣。人有苦,可以求天地垂憐,天地之苦,又有誰能憐惜? 也許,容若看到漫天雪花飛舞,他幻覺到靈魂羽化的樣子,它們片片飛旋起落。 那一刻,他領(lǐng)悟自己一生的追尋。
《臨江仙·夜來帶得些兒雪》 夜來帶得些兒雪,凍云一樹垂垂。 東風(fēng)回首不勝悲,葉干絲未盡, 未死只顰眉。 可憶紅泥亭子外,纖腰舞困因誰。 如今寂寞待人歸,明年依舊綠, 知否系斑騅。 納蘭這首《臨江仙》所吟詠的不是春意枝頭鬧的春柳,而是冬天落雪后的一株寒柳。 納蘭看見它時,干枯的枝干上還帶著前夜落下的積雪,泛著逼人的寒氣。凜冽的寒風(fēng)吹過,回憶起春風(fēng)的和煦忍不住心生悲涼,這樹的葉子早已落凈,但柳絲尚存還沒有凍死,只是像病了一般皺著眉頭,就好像愁病交加的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