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賣出7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兩圈”,即便你不喝奶茶,但你肯定知道香飄飄這句廣告語。有沒有想過為什么? 也許你會說:數(shù)字很具象,顯得很暢銷,讓人忍不住想嘗嘗。當然,這是數(shù)字的優(yōu)勢。但真正讓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有后半句,因為聽完你會情不自禁想到底有多大呢?也就是所謂的畫面感很強(不過這個大的要穿破腦洞了)~~ 文字是抽象的,而畫面是具象的。對于具象的東西,我們就更好記憶!就像上學的時候,班里點名,給你一個花名冊,看一遍也許一個也記不住,但如果讓你對照每個人呢?雖然不能全部記住,但至少會比單獨看花名冊能記住的人更多。這就是畫面感的威力! 而文案高手,就是善于用符號創(chuàng)造出畫面感的人。 那關鍵問題來了?如何寫出有畫面感的文案呢? 語言學大師索緒爾說過:“語言的所指和能指間的關系是任意的、武斷的?!彼?,就會很容易引發(fā)歧義和不解,形容詞和副詞這類抽象詞匯尤其如此。 例如,對“漂亮”一詞的解釋,有些人的標準是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有些人的標準是白嫩的肌膚,而有些人的標準是窈窕的身材,還有人理解為“不丑的,五官沒有明顯缺點的,一律都是漂亮”。這些理解上的偏差可能會導致說者與聽者溝通不暢。 而這恰恰違背了文案的核心,因為文案的本質是“翻譯”。所以,我們需要盡力避免語言中的模糊性,盡量使用那些具象的詞匯,并且,還要學會構建畫面的能力。因為人人都更愿意接受生動的細節(jié),而非枯燥的理論和道理。細節(jié)也更容易有代入感。 其中,創(chuàng)作畫面感,最常用,也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用動詞,其次是名詞。 因為動詞本來描述的就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自然就有讓文案呈現(xiàn)富有力量感的畫面。比如紅星二鍋頭的文案“用子彈放倒敵人,用二鍋頭放倒兄弟”,一個“放倒”,就能體現(xiàn)出烈酒象征的熱血和義氣。這樣的動詞,能讓軟塌塌的文字立刻精神抖擻起來。還有雨濤老師操盤的懷姜糖膏的案例,標題中也用到了“逼”,凸顯出除濕氣的神奇效果。 再來看一個案例: A: 又到了一年之中最難熬的季節(jié),最可憐的就是離地面最近的雙腳,每天凍的冰冰涼!一天下來膝蓋以下都是毫無知覺麻木了的。特別是一天8小時的靜坐,雙腳冷得無心辦公。 B: 又到了一年之中最難熬的季節(jié),最可憐的就是離地面最近的雙腳,隔著一層薄薄的鞋底,踩在冰冷濕涼的地面,那股子冷氣透過鞋底,順著雙腳就蔓延到全身,瞬間透心涼!一天下來膝蓋以下都是毫無知覺麻木了的。特別是一天8小時的靜坐,雙腳冷得無心辦公。 對比兩段文字,哪個讓你覺得更冷呢?很顯然是第二個! 說實話,看到第二個的時候,我情不自禁打了一個寒顫,這里就用到了“隔、踩、透過、蔓延”這一系列的動詞,畫面感非常強,即便你現(xiàn)在躲在暖氣屋里不覺得,也會想象走出門那一刻刻骨銘心的冷。而第一段只有一個形容詞“冰冰涼”,對讀者產(chǎn)生的威力就相對遜色很多! 如果你打算賣自發(fā)熱鞋墊,哪個開頭更容易激發(fā)目標人群的需求呢?毋庸置疑,是第二個。 再來看一個案例: 如果你想描述一個人非常焦慮,你會怎么說“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他非常焦慮、坐臥不安”。但你能感受到他此刻的那種糾結和痛苦嗎? 再來看優(yōu)化后的: 他故作平靜,在院子里來回踱步,時不時緊握拳頭砸向旁邊的一顆大樹,時而用力咬緊嘴唇。 同樣,第二段中的“踱步”“砸向”“咬緊”這些動詞,構建出一副畫面,盡管他沒有明確說出主人公非常焦慮不安,你也能夠體會出主人公此時此刻的焦慮與不安。 看了這么多案例,你一定在想,到底如何利用動詞,寫出具有畫面感的文案呢?在文案寫作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地鍛煉動詞的使用技巧。 你可以試著按照以下3步去做: 第一步,先按要求寫出一句文案。標準就是用最簡單的話,把事情描述清楚?;蛘甙炎约合氲降挠X得不錯的文案先寫出來。 第二步,試著將這句話改寫成含有動詞的句子; 第三步,寫出與動詞相近的更多動詞,試著找到更好的動詞替換它。 比如,你需要給一個自發(fā)熱鞋墊寫一句文案,目的是告訴讀者自發(fā)熱效果很好,墊上它腳就不會涼了,是冬天必備神器。你如何用這三步去寫呢? 第一步,先按照要求寫出來: 自發(fā)熱鞋墊,恒溫40°,讓你的腳一整天都是暖的。凸顯了產(chǎn)品的核心價值,但也比較平庸。 第二步,改成含有動詞的句子: 墊上這款自發(fā)熱鞋墊,恒溫40°,腳下像有個小太陽!小太陽寫出了自發(fā)熱鞋墊的獲得感,比上一個簡單的形容詞“暖暖的”好了很多。 第三步,換個畫面感更強烈的動詞: 鞋子里裝個火爐,恒溫40°,從此腳下踩著個小太陽!將“墊”改成“裝”,“有”改成“踩”,換了2個動詞,讓語氣強烈了不少,也讓文案更具有畫面感。 再比如,你需要給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商城寫一句文案,目的是告訴讀者這里的東西物美價廉,值得購買,你可以用這三步來套: 第一步,先按要求寫出來。就是:XXX商城的東西,實惠又便宜!“實惠又便宜”雖然涵蓋了商城的核心賣點,但也比較平淡,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勝算的可能性顯然非常小! 第二步,改成含有動詞的句子。就是:購物上XXX商城,平均每月讓你少花XX元。 第三步,換個畫面感更強烈的動詞;購物上XXX商城,一年下來讓你少掏/省掉XX元。 這三步有點麻煩,但前期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刻意練習最好、最快的方式。等你習慣了這種思維習慣,再遇到同類問題,你就會像條件反射一樣,想到更有畫面感的動詞,也讓文案更有打動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