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是考古學出身。工作后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有機會活到下一個千年,我們應該帶哪些東西過去呢?未雨綢繆,我打算為自己準備3個1000:1000本書、1000個 App、1000個在線工具。在上一篇博客中,筆者知識簡單羅列了日??赡軙玫降乃械墓ぞ撸]有詳細展開對每一個工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進行說明。從今天起,筆者將盡可能多的將每個工具都介紹的明明白白的。 Notion一句話評語:沒有被商業(yè)化污染的瑞士軍刀級產(chǎn)品,個人最喜歡的一款在線應用。 產(chǎn)品特點:全能、協(xié)同、美觀 使用體驗: Notion 在國際市場上非?;穑蛔u為唯一可以取代印象筆記、google docs 的產(chǎn)品。Notion 究竟是什么呢? 這是外媒介紹Notion時最常用的一個等式: Notion=Google docs+Evernote+Trello+confluence+Githubwiki+Quip
 如何理解這個等式呢? 用一個產(chǎn)品就可以做文檔(Google docs)、管理項目進度(Trello)、做知識文檔(Confluence、Github Wiki)、團隊協(xié)同文檔(Dropbox Paper、Quip)、搭建個人博客、做 在線筆記、知識管理(Evernote),而且不用像 Office 365一樣付費,即使付費也可走萬能的淘寶,之前還有小伙伴買到永久會員資格~
 Notion 在平臺支持上,比較友好,幾乎和微軟一樣能夠做到Android、iOS、Windows、macOS、Linux 全平臺支持。你幾乎可以理解成——有網(wǎng)的地方就可以 Notion。
 用 Notion 碼字也不錯 我已經(jīng)為這個還沒正式進中國的App建立了超話,麻煩各位大佬幫忙申請下,就當是呵護一個難得的app吧。 Canva一句話評語:小白也能做出頂級海報的在線神器 產(chǎn)品特點:國際范+免費+無版權爭議 使用體驗:www.canva.cn Canva,原意就是設計軟件中圖層的意思,原產(chǎn)于澳洲的在線設計工具。 Canva,2013年成立,直到今年才正式進入中國,所以國內(nèi)的用戶并不了解這款軟件。但是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獨角獸公司,也是澳大利亞第二大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Canva 幾乎是澳大利亞除了睡魔樹袋熊之外的第二張名片。 Canva 上面提供了6萬套成熟、精美的設計模板,包括海報、邀請函、名片、演示文稿等等,幾乎涵蓋了每一個用戶和生產(chǎn)力場景。
 在國內(nèi),視覺中國和漢儀為其提供圖片和字體版權支撐,幾乎是國內(nèi)唯一一個可以安心使用的設計工具。
 在 Canva 里,你可以像設計大牛一樣,對任意元素進行修改,不需要學習 PS 等專業(yè)工具,也不需要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比較適合市場營銷、運營、新媒體編輯、電商設計使用。 實際上,Canva 的國際版收費模板居多,Canva 中文版算是給國內(nèi)用戶單獨定制的版本,全部素材都可以免費使用,是真·免費,在國內(nèi)一群像素級抄襲者都在瘋狂走上包月付費的道路時,Canva 的選擇不僅符合中國國情,也比較良心。 和 Notion 一樣,只要有網(wǎng)就能使用。 友情提示,一定是cn下注冊才能免費使用,com 域名下是國際版,土豪可以忽略這個提醒。 如果對設計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關注下他家的設計學院,非營銷系,都是干貨. Pexels一句話評語:無版權爭議的免費圖庫 產(chǎn)品特點:圖好、按尺寸下載、圖片和視頻均可 使用體驗:www.pexels.com 經(jīng)常下圖的小伙伴對Unsplash更熟悉一點,畢竟這才是全球最大的圖片社區(qū)。不過,Unsplash 對國內(nèi)訪問有點不友好,大概率加載慢優(yōu)勢會直接壞鏈,更重要的是中文支持比較差,用戶很難判斷哪些是 C00授權,哪些是不能商用的。在這個情況下,筆者一般都會來 Pexels 搜圖。 一方面,Pexels 的中文支持很好,除了搜索時需要借助英文外,其他設置項都能看得懂,搜索借助在線翻譯基本上也不會有什么障礙。
 另一方面,Pexels 網(wǎng)站提供的都是高清圖,好看是好看,但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1920*1080也就足夠了。這時候,在點擊圖片右側 Free Download 的下滑塊就會出現(xiàn)常見尺寸,還支持自定義尺寸,免去了再用 PS 修一次的麻煩。
 據(jù)說,搭配 Canva 使用,會產(chǎn)生真香的效果~ 友情提示,不是 pixels,也不是 pexel,而是 pexels,輸錯了就去了另一個網(wǎng)站了。 石墨文檔一句話評語:比google doc 還優(yōu)秀的國內(nèi)在線文檔 產(chǎn)品特點: Google Docs 能做的他都能做 使用體驗:shimo.im 終于遇到一個國產(chǎn)軟件了,石墨應該算是國內(nèi)第一批涉足在線文檔的團隊了。 雖然筆者對 Notion 情有獨鐘,但是做個表格、來個幻燈片展示還是會認慫的。 就國內(nèi)而言,我們能夠用到的在線文檔有很多:石墨文檔、一起寫、騰訊文檔、wps、有道云筆記、語雀、iwork 云端套件、office online 等等,但是體驗的完成度和行業(yè)認可度而言,還會石墨文檔做得更出色一點。
 石墨文檔工作區(qū) 筆者曾經(jīng)一一對比了市面上所有能用的在線文檔,一起寫功能比石墨文檔更完善、對函數(shù)和圖表的支持更全面,但是穩(wěn)定性和多端支持需要繼續(xù)努力,騰訊文檔、有道云筆記、語雀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但是問題在于他們的體驗太在線化了,僅僅改改文案是沒有問題的,可畢竟生產(chǎn)力工具還是需要應對 Microsoft Office 需要應對的場景;最后就是wps 、iwork 云端套件、office online,傳統(tǒng) office 套件雖然都能提供最完整的體驗,但是筆者想問的放著客戶端不用,在線做什么? 筆者作為石墨的深度用戶,經(jīng)常把自己對在線文檔的理解直接通過網(wǎng)站有下家的反饋對話框告訴他們,他們每次都會給出誠懇的答復,偶爾還會直接饋贈一個月的付費體驗資格。 建議大家用微信登錄,石墨有體驗完整的小程序版,微信登錄起來會方便一點。 Feedly一句話評語:普通人才刷瀑布流,精英永遠用RSS RSS,是一個非常久遠的技術,但是確實人類資訊獲取方式發(fā)展史上最重要的變革。在 RSS 之前,搜索還是空中樓閣。人們獲取資訊要么是主動訂閱期刊雜志、瀏覽網(wǎng)頁,要么是被動的接受 EDM 郵件的推送,體驗相當割裂。 當 RSS技術出現(xiàn)后,用戶可以主動選擇訂閱這家還是那家,自主的組織自己的資訊體系,最重要的是幾乎不會出現(xiàn)「會員定制廣告」這種奇葩的設定。然而,自從谷歌下架 Google Reader 后,RSS 消失論不絕于耳。就像當年人們拋棄諾基亞,以為會迎來顛覆式的移動體驗一樣。今日頭條、UC 震驚部調(diào)制出來的資訊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倒退呢?大家心知肚明。 好在,雖然失去了巨頭的支持,RSS 作為一種技術始終存在,依然還有一些團隊在堅持這種相對純凈的閱讀體驗。個人比較傾向于使用 Feedly,從名字我們就能知道其對 Feed 流的專注了。
 提供網(wǎng)頁版、macOS、Windows和 Android 版,iOS 可能需要無限期等下去。
 幕布一句話評語:買不起、不會用 xmind 的都來這里看一下 產(chǎn)品特點:在線化、文檔轉腦圖簡直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fā)明 使用體驗:www.mubu.com 有時候,筆者在石墨和幕布之間會有一種臉盲的感覺,兩個都是主打黑白配色,都是在線工具。不過幕布只專注于思維導圖這件事。
 幕布結構化模式 這或許是國內(nèi)唯一可用的思維導圖類工具吧,如果還有其他的大家可以推薦推薦。
 幕布思維導圖模式 最大的產(chǎn)品特色就是你可以按照寫文章大綱的形式,先寫下來所有的條目,大家可以理解為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等等,最終右上角有一個圖形化的按鈕,一按就變成思維導圖了。 Bitcorn一句話評價:手殘黨個人建站最優(yōu)解 產(chǎn)品特點:一步建站+markdow友好型編輯器 使用體驗:www.bitcron.com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都來了這么多年了,我們依然無法做到一人一個網(wǎng)站的愿望。一方面,是服務器方面要么太麻煩要么太貴,另一方面, WordPress 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復雜系統(tǒng),上手容易,想用好可是掉頭發(fā)的巨坑。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想擁有一個自己的網(wǎng)站,有沒有99包郵那種方案呢? 筆者碰巧發(fā)現(xiàn)了一個跟大家分享一下: 筆者本來是想找一個Mac 端好用的Markdown 編輯器,誤打誤撞發(fā)現(xiàn)了 markeditor 這個軟件,然后發(fā)現(xiàn)其之前提供一個博客建站服務 farbox,翻看了 v2ex 上的評論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改名成。
 bitcron 賬戶界面 買了60元的最低套餐,按照其說明文檔,其他的建站都不需要自己操心了,也就是說去 godaddy 上再買個域名就可以了。
 于是,筆者有了自己的網(wǎng)站移次冪www.arestaw.com 而且markeditor支持 token 同步、郵件同步、在線編輯等方式,基本上對于我這種代碼文盲來說,直接編輯就行了。 順便吐槽下:七牛云定期回收測試空間的政策,略坑。 就這么多了,有哪些更好的工具請大家一起交流哈!工具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