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了【影視情緣】有獎?wù)魑幕顒?/p>
![]() 一 金庸的《笑傲江湖》中,岳不群被江湖人稱“君子劍”。書中說他有著超凡脫俗的外表:“頰下五柳俘須,面如冠玉,一臉正氣”。“輕袍緩帶,右手搖著折扇,神情甚是瀟灑。雖然名字叫作‘不群’,卻十分喜愛朋友,來賓中許多藉藉無名,或是聲名不甚清白之徒,只要過來和他談話,絲毫不擺出華山派掌門,高人一等的架子。 在與人過招也毫無霸氣”而是“蘊藉儒雅”。他文質(zhì)彬彬,頗有涵養(yǎng),稍顯粗俗的話絕不會從他口中說出來,他打敗了木高峰,“瞧著他背影在黑暗中隱沒,嘆了口氣,自言自語:‘武林中似這等功夫,那也是很難得了,可就偏生自甘……’下面‘下流’兩字,忍住了不說?!?/p> 在少林寺,魔教頭目任我行當(dāng)面羞辱他說,只知寧女俠(岳夫人),不知什么岳先生時,他淡然道:“晚生賤名,原不足以辱先生清聽?!?/p> 不光光是自身的言行舉止,身為華山掌門,他告誡弟子“時時記得仁義為先,做個正人君子?!庇捎诒救瞬唤?,對人客氣,言出必行,君子該有的操守他全都有了,所以在華山一干弟子當(dāng)中有著絕對的威信,“師父他老人家吩咐下來的事,自然大有道理,又有誰能不服呢?”他門規(guī)甚嚴(yán),咯守“正邪不兩立”的原則,在江湖上有著“一等一的聲譽。 君子劍的美名一叫就是十幾年,便是老了名聲非但沒有絲毫減弱,反而是聲譽日隆。 二 這就是岳不群的前半生,單說以上種種,岳不群的所作所為完全附和一個孔子所說的“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君子不茍求,求必有義。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钡臈l例,甚至許多方面還超過了圣人的要求,可劇情剛輾轉(zhuǎn)到了下半生,岳不群就迫不及待的撕破了君子的面皮,做了一個偽君子。 為了巧取《辟邪劍譜》,他施用美人計,不惜以女兒作誘餌,奪得《辟邪劍譜》后,殺人滅口,砍傷林平之,誅殺八弟子,嫁禍于令狐沖。五岳劍派有難的時候,他嘴里喊著“五岳劍派,同氣連枝”,恒山派求援卻見死不救的……種種作為都是冠冕堂皇的名義下進行的,如果按照小人的標(biāo)準(zhǔn)來說,岳不群絕對算得上第一好小人。 可金庸卻獨獨給了一個“偽”字,實在用得巧妙,這就好比看了一個漂亮的蘋果,吃了一口才發(fā)現(xiàn)里面原來是壞死的,我不知其他人有沒有這種感覺,反正我是有的,記得當(dāng)初看的時候,心里一直把他當(dāng)作正面形象。直到最后,回過頭來一看,才不由得發(fā)出一聲:“噢!原來是這個一個偽君子?!泵看纹纷x岳不群,除了感慨世間還有這等卑鄙小人之外,總是忍不住想起古龍的《圓月彎刀》。 有人說,《歡樂英雄》之后的古龍,意志躊躇出手不凡,成熟期的任何一部作品,拿出來都堪稱經(jīng)典。 這話兒雖有些夸張,但大致上是沒錯的,《歡樂英雄》后的古龍,有《陸小鳳傳奇》、《 蕭十一郎》、《白玉老虎》、《七種武器》,有《圓月彎刀》。這些作品放在任何的武俠時代都算是經(jīng)典之作。 到了今天這個武俠沒落的時代,這些作品越發(fā)顯得可貴。 ![]() 三 記得《圓月彎刀》最初看的不是書,而是電視劇,那時候的古天樂風(fēng)頭正甚,當(dāng)我看到第七集的時候,完完全全被古天樂給吸引了,不得不說這個男人非但模樣好,演技也著實厲害的很,劇中的他氣質(zhì)高貴而冷漠,個性亦正亦邪,將命運多舛的丁鵬詮釋了的極好,仿佛這個人就是書中走出來的一般,當(dāng)青青離去時,丁鵬傷心欲絕卻又無可奈何的眼神實實在在的打動了我,便是秦可情在樹上刻下那句“黃花羞做無情死”然后跳崖時那種楚楚可憐的眼神也是念念不忘,種種畫面讓我迫不及待的尋了原著來讀,書與電視劇差距自然不小,可依舊改變不了我對這本書的喜愛,亦正亦邪的丁鵬、溫柔動人的青青,以及大徹大悟的謝曉峰無疑是給我留下了不小的印象,就連不討喜的秦可卿也是念念不忘,但要說起來印象最深的還是「萬松山莊」的主人,武當(dāng)山中立真觀,天一真人門下,惟一的俗家弟子。外號“君子劍”的柳若松。 與金庸對岳不群的先褒后貶的寫法不同,古龍采用的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手法將柳若松的形象面貌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他本為萬松山莊主人,但受丁鵬挑戰(zhàn)怕聲名掃地而使計擊敗丁鵬并追殺丁鵬,這個時候的柳若松的固然讓我們恨得牙癢癢,但就形象而論,其實并不具體,更不用說如老謀深算的岳不群相提并論了,古龍顯然也看出了這一點,在緊跟其后的幾章做了不少鋪墊。 真正確定柳若松的人物形象應(yīng)該算是在第八章,在此之前,落魄的丁鵬已學(xué)會了青青祖父的魔刀刀法,“小樓一夜聽春雨”。并攜帶家眷回到人的世界,不僅大敗柳若松,還設(shè)計使他的無恥嘴臉敗露,此時的柳若松可謂是人生最悲慘的時刻,他的妻子已經(jīng)死了,死在另外一個男人的懷抱里。他的家業(yè)已經(jīng)屬于別人。他親手殺了他的同門師兄,背叛了師門,犯了江湖人的大忌。 他做的這些事非但別人絕不會原諒他,連他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就算丁鵬不殺他,他在江湖中也已沒有立足之地。一個已經(jīng)徹底被毀滅了的人,已經(jīng)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如此局面換做任何一個成名的大俠都難以忍受,最終不是從此躲著不見人,就是揮劍抹了脖子,當(dāng)時我讀到這兒的時候,嘴上說了句,這人可以領(lǐng)盒飯了,但古龍沒這個意思,就在人人覺得這個人沒什么看頭的時候,他卻做了一件任何人都想不到也不會做出來的事,當(dāng)著天下英雄的面跪下來拜丁鵬為師。 他年紀(jì)已經(jīng)可以做丁鵬的父親了,在江湖中也不是無名之輩,居然會當(dāng)著天下英雄的面做出這種事來,不是心狠之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但這里面又豈是一點心狠能言明的。 四 現(xiàn)在柳若松居然已經(jīng)以主人弟子身份出現(xiàn)了,居然面不改色,有說有笑,就好像剛才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過。 孟開山忽然用力拍了拍他的肩頭,大笑:“老弟,我佩服你,我真的佩服你,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p> 柳若松的臉居然沒有紅,居然還賠首笑道:“那也得靠前輩們多栽培。” 墨竹冷冷道:“現(xiàn)在我們已變成了你的前輩?” 柳若松微笑,道:“從今以后,我已是兩世為人,家?guī)煹呐笥?,都是我的前輩?!?/p> 孟開山又大笑,道:“好,說得好!能夠說出這種話來的人,將來一定有出息?!?/p> 紅梅嘆了口氣,道:“孟老爺子說得不錯,現(xiàn)在連我都不能不傾服他了?!?/p> 墨竹冷笑過:“只可惜……?” 他沒有說下去,并不是因為他已不想再給柳若松難堪,而是因為他忽然看到一條人影。 這人影來得實在太快了。——《圓月彎刀》 至此柳若松的形象才算圓滿,一個無恥、狡猾、心狠、不要臉的偽君子形象就呈現(xiàn)了出來,”君子”其外“劍”其中,所謂“君子劍”是也。這便是古龍筆下的柳若松,一個地地道道的小人,卻又有自己的想法和野心,臉皮夠厚,能力夠強,看似一再的被別人算計,卻總是在算計別人,雖然有一定的成功,最后總是失敗??催@個人物,仔細(xì)品讀之下,竟生不出半分的恨意來。 而這也是古龍筆下反派最大的特色。 ![]() 五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后記》中說:“這部小說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xiàn)象,”任我行、東方不敗、岳不群、左冷禪這些人,在我設(shè)想時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問天、方證大師、沖虛道人、定閑師太、莫大先生、余滄海、木高峰等人也是政治人物。這種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個朝代中都有,相信在別的國家中也都有,在各大小企業(yè)、學(xué)校,以及各種團體內(nèi)部中也會存在。這是人的私利性,必然使這種權(quán)力角逐帶有瘋狂性并缺乏游戲規(guī)則,所以金庸筆下的岳不群集的是“劉邦的無賴、“仁德”、曹操的陰險、朱元璋的狠毒于一身的陰謀家、野心家、兩面派,是一種權(quán)利催化出來個體,這也是為何岳不群帶給我們的震撼會如此大,影響也會如此深刻的緣由了。 相比金庸渾厚的歷史底蘊,古龍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他用一種歐化的、現(xiàn)代人的想法來表達一種武俠世界,如果說金庸的筆下多少帶有廟堂之高的味道,那么古龍則是徹底的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他最好的寫照,在他的筆下人物多是浪子,他們快意江湖,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時而憂郁,時而自我,時而狂歡瀟灑、時而落寞,他們大多看盡人間的奸詐虛偽,卻又不失微笑一往無前的勇氣。在他的筆下無論是壞人還是好人都是徹頭徹尾的江湖人。 柳若松便是這樣的江湖人。 作為書中的頭號反派,他出賣妻子,殺害同門,刺死師傅,可以說該做的壞事他都做了,可即便如此,我們在讀這個人物的時候并沒有太多的恨意,甚至隱隱的產(chǎn)生幾分好感,甚至在心底覺得他這種偽君子比貪婪、兇狠、狡猾的岳不群要看起來舒服得多,倪匡說:“岳不群這個人,很能發(fā)人深省,他是小人,一直在偽裝君子,但如果他一直裝著,在他小人面目還未曾暴露之前,他忽然死了,哪知他是算是什么呢?是君子還是小人?世上所看到的,全是他君子的行動,聽到的,全是他君子的言論,假面具一直未被揭穿,假的也變成真的了。世事,每多可以如是看?!边@是岳不群,如果不是后來的黑化,岳不群還是那個謙謙君子。相比岳不群柳若松的偽更多的是在明面上,他有野心,可自己的能力又駕馭不了自己的野心,名利在的時候他依靠名利,名利受到威脅的時候,他依靠妻子,當(dāng)這一切都蕩然無存的時候,他依靠是自己的隱忍,可當(dāng)這一切的努力水到渠成的時候,他卻下不了狠心,比如他對妻子下不了手,面對善良的青青同樣也下不了手,就連魔教老夫人都說“柳若松雖然殺了我們不少的人,我卻一點都不恨他……” 六 這就是柳若松,他是小人,是壞人不假,可心中仍有持,這種藏于骨子里的悲哀而矛盾的性子讓他凡事做不到徹底,即便是最后面對到手的魔刀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丁鵬就放開的多。 什么是為刀所役? 刀即是人,人即是刀,人與刀不分,刀感受人的殺性,人稟賦了刀的戾性,人變成了刀的奴隸,刀變成了人的靈魂。 什么是役刀? 刀即是我,我仍是我。 刀是人手臂的延伸,是心中的意力而表現(xiàn)在外的實體,故而我心中要破壞那一樣?xùn)|西,破壞到什么程度,刀就可以為我成之。 人是刀的靈魂,刀是人的奴隸。 這兩種意境代表了兩個造詣的境界,高下自分,誰都可以看得出的,只是有一點不易為人所深知。 那就是人與刀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存在。 刀是兇器,人縱不兇,但是多少也會受到感染。 刀的本身雖是死的,但是它卻能給握住它的人一種無形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時也成為具體的感受,就像是一塊燒紅的鐵,靠近它就會感受到熱,握住它就會被燒得皮焦肉爛?!秷A月彎刀》 七 “有些人縱有神刀在手,仍是無法成為刀中之神的。”這是故事落幕之際,丁鵬從他手中取回了神刀,說的一句話,在我看來,這才是對柳若松最好的詮釋,刀境最高境界在于心中無物,丁鵬明白了這一點,才敢將手中的刀給了柳若松,反過來柳若松本是心無一物,卻因有了魔刀心中便有了物,可又不懂得放下,最終被一把木刀所殺。 人無所舍,必?zé)o所成。心無所依,必?zé)o所獲。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自己的心還須自己去度。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棄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怨恨嫉妒的是自己,能智慧溫暖的還是自己。心中有岸,才會有渡口。這個道理,丁鵬顯然是明白的,因此就境界而言他比柳若松要高了許多,相比之下爭了一輩子的名,奪了一輩子的利,到生命的盡頭才看清自己最想要的竟是自己的妻子,柳若松是可悲的,也是可憐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