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許多孩子很能吃,但是卻很消瘦,臉色蠟黃,一吃就積食、便秘,而且很容易生病。
這種愛吃,其實是一種假象,孩子依然處于消化吸收不了、營養(yǎng)缺失狀態(tài),而且吃得越多,越糟糕。 一、調(diào)理脾胃當(dāng)以通為補 胃主受納,是盛東西的;脾主運化,主肌肉四肢,是把營養(yǎng)氣血輸送到四肢百骸上的。 胃強脾弱,吃得多,運化不好。 所以,胃強脾弱的孩子主要表現(xiàn)為:個子低、身體瘦、活力不足、聲音不響亮、大便發(fā)干或發(fā)稀、身上的肉松松的不瓷實、頭發(fā)黃或稀少、面色黃等。 如果問家長,孩子胃強脾弱怎么調(diào)理?很多家長會說,那當(dāng)然要健脾啦,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補脾! 中醫(yī)有句話叫“脾健不在補貴在運”,意思是說,脾臟要想強健不在進補,而在于運化了多少。 小孩子也是如此,孩子能不能長身體關(guān)鍵不在于吃了多少好的,而在于將多少營養(yǎng)物質(zhì)輸送到了全身。 胃強脾弱的孩子,用點心,孩子很快就能胖起來、長起來! 二、日常如何養(yǎng)護胃強脾弱的孩子? 還是以消積食、健脾胃為總原則,孩子胃強脾弱,不是真的胃好,只是脾相對比較弱。 家長要特別注意正確的飲食喂養(yǎng)方法:孩子不吃不要理他,孩子太能吃要想辦法控制他。 1、清淡飲食,少吃多餐 不能完全素食,也一定要給孩子少吃魚、肉、蛋,飲食不要太復(fù)雜,要杜絕太寒涼、難消化的食物。給孩子備一些點心,像小饅頭之類。
2、給孩子吃一些飽腹感強的食物 脾虛的孩子特別是要吃軟的,東西要煮爛一些,好消化。但是孩子胃口好,容易餓,那么,就給孩子加個饅頭,或者加一點番薯、南瓜,增加孩子的飽腹感 三、艾灸兩穴,健脾、長個、少感冒! 媽媽們也一定要記住,給孩子保健灸,這2個穴位已足夠強大,不要過多的隨意取穴! 身柱穴
身柱穴 身柱穴是督脈上的俞穴,上通腦髓,下連腎府,猶如身體的頂梁柱! 它對小孩子來說,可以治療肺炎、感冒、咳嗽、百日咳、哮喘、脊柱歪斜、弱智、抽搐、高熱驚厥、小兒風(fēng)疹等,是小孩子的一個強身保健要穴,也被稱作小孩子的保命穴。 神闕穴
神闕穴 神闕穴,它好像宮殿一樣是元神居住的地方;也是心腎交通的門戶。 因此絕對不能說,孩子生下來了,肚臍(神闕穴在肚臍里)的使命就完成了。 胃是一個粉粹機,把食物粉碎;脾呢,就把胃里的好東西輸送給各器臟器,給他們提供能量;比如,脾虛了,提供給腎的食物少了,腎吃不飽也會虛。 而小孩子的脾胃功能一般要在7、8歲時才會完全發(fā)育好,所以小孩子艾灸肚臍、身柱很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