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1.1 財務報告概念框架(以下簡稱“概念框架”)規(guī)范了通用目的財務報告的目標和概念。本概念框架目的是: (1)幫助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制定基于協(xié)調一致概念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以下簡稱“準則”); (2)在特定交易或其他事項缺乏適用準則,或準則允許進行會計政策選擇的情況下,幫助編報者制定協(xié)調一致的會計政策;以及
(3)幫助所有各方理解和解釋準則。 結論基礎:目的 BC0.18 《概念框架》(2010)包括了很長的《概念框架》用途清單。在2018版中,理事會簡化了該清單,區(qū)分出《概念框架》的三個主要用途:幫助理事會制定具體準則;幫助編報者在無具體準則適用于特定交易或其他事項(或具體準則允許會計政策選擇)時發(fā)展會計政策;幫助所有相關方理解和解釋具體準則。 BC0.19 理事會曾考慮,是否將《概念框架》目的關注于其主要目的,僅幫助理事會制定具體準則。理事會未采納該方法,因為能夠給予其他方幫助的《概念框架》,并不妨礙理事會對于制定具體準則的關注,且統(tǒng)一的概念能夠幫助其制定具體準則。 BC0.20 雖然編報者在無具體準則適用于特定交易或其他事項,或具體準則允許會計政策選擇時,應用《概念框架》發(fā)展會計政策,僅占《概念框架》很少的部分,且僅能由理事會應用。在這種情況下,《概念框架》(2018)明確,理事會可能在制定具體準則過程中作出具體決議(參見第7.17段)。 |
|
|
來自: 犁書 > 《財務報告概念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