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個人經(jīng)驗談】如何科學(xué)而有深度地游覽植物園?

 昵稱60289047 2019-03-10

諸君好,這兩天本來在著手寫烏村植物園溫室植物的介紹。結(jié)果今天偶然看到一篇非常棒的科學(xué)散文:知更鳥為什么去北京? | 建筑大王愛自然(我個人很喜歡這篇文章,也在這里順手推薦給大家了)。然后對比了一下自己的推送,只覺得自慚形穢......然后就想著能不能寫一篇稍微有價值的文章,于是就有了這篇推送的構(gòu)思。

必須說在前頭,本文給出的建議僅根據(jù)我自己不算豐富的閱歷和似乎有點特殊的偏好,恐不適用于每個人。但衷心希望您在閱讀這篇文章時能夠有所收獲——您只需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我就可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了。


隨著春天的腳步日益臨近,被寒冷關(guān)在房間里太久太久的北半球人民總算可以出門走走了。而賞花,作為春天最為傳統(tǒng)的戶外活動之一,也成為了許多人的選擇。

賞花該去哪?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腦海里蹦出來的去處一定是植物園。植物園和動物園類似,它們都始于人類對于自然萬物的收藏欲望,由此再派生出其作為藝術(shù)欣賞、科普、保育等功能的延伸。但植物園又和動物園不一樣,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它們雖然通常比動物園遭受到更少的道德譴責(zé),但卻也逐漸淪落于與一般公園類似的普通旅游景點,失去其作為“活的自然收藏館”的特殊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問題呼之欲出:除了普通郊游和普通賞花式的游覽模式之外,我們究竟可以怎樣領(lǐng)略到一座植物園作為“活的自然收藏館”的最大魅力?于是,我想要從有那么一點專業(yè)背景的植物愛好者的角度,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夠從科學(xué)的角度,深度地游覽一座植物園。

前期準(zhǔn)備:

對于植物愛好者來說,游覽一座植物園常常是需要提前做好功課的。功課主要包括兩方面:裝備和資訊。

在裝備上,個人主要想談?wù)剶z影裝備,這幾乎是植物愛好者逛園子必備的器材之一,與動物不同,植物不會移動的特性常常使人們能夠有機會記錄下它們的姿態(tài)。而植物愛好者在茶余飯后時的談資,也常常是我拍過這個種,你拍過那個種云云。

那么怎樣的攝影設(shè)備是合適的呢?于我個人建議,單反相機(包括微單和單電相機)當(dāng)是首選器材,因拍攝對象的需求,最好能配備一支50mm-60mm的微距鏡頭作為拍攝植物的基礎(chǔ)鏡頭(如無可以同焦段的普通鏡頭+近攝鏡,后者價格相對便宜,可以考慮),這個焦段的微距鏡頭近可拍攝細節(jié),原可拍攝植物全株,十分方便。另可配備一支200mm以上的長焦鏡頭作為補充拍攝木本植物高處花枝的輔助鏡頭。理想情況下還可以配備外置閃光燈以進一步提升照片質(zhì)量。

60mm是我個人認(rèn)為最適合拍攝植物的微距鏡頭焦段,近可如左圖一樣特寫植物花細節(jié)(須彌葛,攝于廣州華南植物園),遠可以接近人眼的視覺范圍攝植物全株 / 枝條,且同樣能保持相當(dāng)優(yōu)異的細節(jié)質(zhì)量(右圖為千果欖仁,同樣攝于華南植物園),允許引用。

如無單反相機,擁有較長變焦范圍的卡片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它更經(jīng)濟,更輕,也常可以以一機應(yīng)對各種各樣的情況。缺點是在照片質(zhì)量上常難以與單反相比,但是對于照片質(zhì)量的滿意程度本就因人而異,因此見仁見智。

合理使用閃光燈常能極大地提升微距照片的質(zhì)量。但外置閃光燈需要額外購置,相機原有的自帶閃光燈常常又會因為缺乏柔光而顯得光線“太硬”(可以簡單理解成閃光效果過于明顯,以至于照片質(zhì)感失真)。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試試這個騷操作:首先將內(nèi)置閃光燈設(shè)置為手動閃光,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手動調(diào)節(jié)閃光燈功率。然后可以使用一片很薄的衛(wèi)生紙 / 布料 / 紗布包住彈出的閃光燈,制成一個DIY的柔光罩。這種做法盡管需要很多練習(xí),且照片質(zhì)量還是難以追上專門的閃光燈,但著實經(jīng)濟,且在閃光燈沒電的時候可以救急(圖為內(nèi)閃+衛(wèi)生紙柔光罩拍攝的地果,攝于廣州中醫(yī)藥大學(xué)時珍山),允許引用。

在沒有相機的情況下,智能手機也是相當(dāng)強悍的拍攝工具。這還真不是說笑,圈子里有不止一位朋友就是極為擅長用手機拍攝植物的大佬。多虧近年來手機攝影技術(shù)的提升,現(xiàn)在的許多手機都支持高質(zhì)量的微距攝影。在不很在意細節(jié)的情況下,常可以拍出媲美單反的作品。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手機拍攝時,可以隨身攜帶一支自拍桿:在自拍桿的幫助下,你就能用手機直接拍攝許多位于高處的花枝,算是一種“物理長焦”吧。

在攝影裝備以外的裝備可以向輕度野外的裝備看齊:耐臟的褲子和衣服,登山鞋/洞洞鞋(依天氣情況而定),裝著雨傘和水瓶以及其他裝備的背包(圖鑒就不要帶了),以及華南地區(qū)通常需要攜帶驅(qū)蚊水等藥物。圖片來自Per,圖中是一個正在被滿地石頭扎得嗷嗷叫但還在拍攝小米草的普通植物愛好者。

除去實在的裝備準(zhǔn)備,在資訊上的準(zhǔn)備也極為必要。其一是了解要去的植物園近日的花訊,國內(nèi)的一些大植物園現(xiàn)在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如廣州華南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等),國外的大型植物園也常會有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它們常會定期發(fā)布最近的花訊信息。在拜訪之前事先查看往往可以讓自己不錯過某些明星的花期。如找不到相關(guān)的官方自媒體,也可以嘗試以植物園為關(guān)鍵詞,在社交媒體上檢索一下最近其他植物愛好者發(fā)布的相關(guān)信息。

另一方面則是需要確認(rèn)一下植物園的開放時間,游覽植物園通常都比自己的預(yù)期的時間長很多,而許多植物園的溫室開放時間非常有限,且開放時間和季節(jié)相關(guān)(比如烏普薩拉的林奈花園整個冬天都是不開放的),這點請一定注意。

植物園里什么植物值得看?

終于到了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游覽植物園的主要目的自然是觀察,了解植物。但植物園里滿是植物。顯然,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我們必須把精力放在某些有價值的對象身上。

請注意,以下僅為個人觀點,如果您只喜歡看好看的植物,那就基本可以不用閱讀這一大段了。

1. 當(dāng)季花期/果期或者特殊生理期的植物

很好理解,趕春賞花的原因自然就是想看春天才會開的花,或者換句話說,也就是想看過了春天就看不到花的植物。有些植物的花期相當(dāng)短暫,且錯過了,很可能就要再等一年,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植物的果期或者特定的時期也是其值得觀賞的重要時期,如某些喬木抽出新葉時就極具觀賞性,這種時期可能比花期還要更短,如果您對這些植物的這些景觀感興趣,就需要保持著比找花更加敏感的直覺。

以及,一個忠告,永遠不要給自己懶得拍下次再拍這樣的借口......要知道,這個下一次很可能至少是一年后了。

海南三七(Kaempferia rotunda是一種我個人從大一大二就很想拍的植物,但因為屢次(或者說忘了)花期一直把這件事拖到了大四春天方才完成。這種植物在冬天地上部分會全部枯死,直至春天開出新花,花期結(jié)束之后才會長出新葉(攝于廣中醫(yī)藥王山),允許引用。

2. 偏門,少見和奇怪的植物

植物園中常會收藏著不常見的植物。但這些植物卻不見得有多高的知名度,而且常常會因為顏值的原因(太真實了),亦不會成為植物園管理方重點宣傳的對象。

但對于大多數(shù)硬核植物愛好者來說,收藏盡可能多的類群的植物照片算是拍攝植物樂趣的一部分。因此當(dāng)您在園中遇到各種各樣沒有聽說過,或是沒能認(rèn)出來的植物,不妨仔細地記錄下其各種特征以及銘牌信息。假以時日,有機會詳查詢問得知結(jié)果后,也可以成為一筆值得炫耀的財富。

個人認(rèn)為,這種類群分兩種情況,其一是這種植物屬于知名度低的科 / 屬。作為留存這個科 / 屬信息的角度來看,這些植物很值得被記錄下來。甚至對于某些僅在部分植物園才有收錄的植物,您記錄下來的照片甚至還可以幫助科普作家,自媒體等在寫作或著書時使用,讓其發(fā)揮比個人收藏大得多的作用。

這是我昨天剛剛在學(xué)校植物園溫室中拍到的一株長相平平無奇的灌木,它是我從來都沒聽說過的彭南特氏木科(Pennantiaceae,也被譯作毛柴木科)的Pennantia baylisiana,為新西蘭三王島特有的珍稀植物,IUCN位列極危。由于其長相過于普通且?guī)缀鯖]有開過花,我直到昨天才注意到它的存在,允許引用。

第二種情況則是,它們在分類階元上并無獨特之處,但它們往往是這個類群中長相別致的一員。這種情況在植物界中常有發(fā)生,在很多數(shù)量繁多的大屬大科之中,總有那么幾個奇葩的長相與它同根生的親戚迥然不同。記錄下它們的特征同時,也不妨思考它們?yōu)槭裁磿L成這樣,甚至為此去搜索一些科學(xué)著作、論文延伸了解,也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情。

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上圖)在南方是一種種植廣泛的觀賞植物(了解更多?請戳隔壁公眾號文章:哈利波特、壽司和蜘蛛抱蛋),它的花在天門冬科之中就已經(jīng)足夠異類了,不想這家伙還有一個更加異類的同屬親戚:巨花蜘蛛抱蛋(Aspidistra grandiflora,下圖),滿滿的克蘇魯氣質(zhì)。我甚至為了后者專門跑了一趟植物園,兩者均攝于華南植物園,允許引用。

3. 帶有地域特色的植物

就像優(yōu)秀的動物園會注意收藏,展示本土的動物一樣,我認(rèn)為一個優(yōu)秀的植物園同樣應(yīng)該如此。當(dāng)我們造訪植物園時,可以留意其是否設(shè)有本土物種展示區(qū)或特有物種展示區(qū)。其中的不少物種很可能僅在這里才能找到,因此很值得記錄下來。

臺灣的臺中植物園是我個人去過的展覽本土植物最到位的植物園,它們不僅在室外展區(qū)大量展出本土植物,而且還根據(jù)不同生境分別構(gòu)筑不同的場景(甚至高位珊瑚礁林展區(qū)還真的搬來了不少珊瑚礁巖石),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允許引用。

茴香砂仁屬(Achasma是一個非常具有亞洲熱帶特色的姜科植物類群,即使是在熱如兩廣這樣的地區(qū),仍難以見到幾種該屬植物。我上次和前面那篇蜘蛛抱蛋文章作者,隔壁號主旺達大師一起去沙撈越的植物園的時候,50%的時間都在一堆姜科植物底下翻找它們的花,圖為緋紅茴香砂仁(Etlingera coccinea,允許引用。

4. 高顏值類群

雖然看臉通常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是看植物的顏值再決定拍不拍也常是植物愛好者的家常便飯。有一些植物類群的觀賞種類特別特別多,因而在植物園中常有專門的展區(qū)或者展館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家都知道蘭花,杜鵑花,山茶花這些耳熟能詳?shù)挠^賞植物有著不俗表現(xiàn),但部分知名度在普通人中沒那么高的科卻也有著同樣驚艷的外表,而這也可能是您常常錯過它們的原因。

比如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完全就是被那個調(diào)料兄弟給耽誤了!不要以為姜科植物都長成你在超市中買到一坨一坨的樣子,事實上,它們中的很多種類都有著相當(dāng)驚艷的顏值,甚至在我看來其中的很多種類是比蘭花還要好看的。姜科植物在我國華南地區(qū)的植物園中,也常有設(shè)有專區(qū)庭植。

所以,下次看到姜園兩個字別以為就是個菜園子就對了......

前面提到的茴香砂仁屬就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類群之一,圖為華南植物園中的九翅豆蔻(Amomum maximum,因其果實的特殊形態(tài)而得名,允許引用。

除去姜科植物外,苦苣苔科(Gesneriaceae),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木蘭科(Magnoliaceae)等等都是兼具高顏值和高多樣性的類群。您在拍攝這些植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享受賞花的樂趣,還可以享受集郵般的快感!如果您在植物園看到這些植物的專區(qū)甚至是特展,請一定不要錯過!

馬兜鈴科是以一個很難一言而盡的類群,它的成員長相差異很大,而且多多少少都帶著一點黑暗與獵奇的氣息——它們通常靠這種酷似尸體腐肉的長相,吸引蠅類鉆入其設(shè)計巧妙的壺狀花結(jié)構(gòu),也是植物演化上十分有特色的類群了。如圖從左至右,從上至下分別是麻雀花、歐馬兜鈴,巨花馬兜鈴,廣防己,廣西馬兜鈴,煙斗馬兜鈴,美麗馬兜鈴,攝于各地的植物園,允許引用。

5. 具有特殊人文意義的植物

可能是因為《蟲師》的影響,我一向比較喜歡人與自然互相交互的故事,這也深切地影響到我對植物的喜好上。我尤其喜歡收錄那些背后有點故事的植物們。

其中一類是背后有著很值得提一提的歷史,比如它們曾是某位著名生物學(xué)者用于研究某個著名理論時使用的生物(比如達爾文之于大彗星蘭),亦或是某位名人親手種下的一棵樹,再或者是在它的拉丁名的種加詞中又藏著波瀾壯闊的發(fā)現(xiàn)故事等等。我對這些傳奇都太癡迷了。真的,當(dāng)你靜下心去好好了解一下的時候,我相信你也會這樣想的。

這是一個每次我都會舉出來的例子:中山大學(xué)南校區(qū)內(nèi)幾乎到處可見的短葶仙茅(Curculigo breviscapa曾是嶺南植物老學(xué)者:陳少卿先生引入中大校園內(nèi)的,至今很可能已經(jīng)超過了50年的歷史,而中山大學(xué)甚至作為其產(chǎn)地之一,載入了巨著《中國植物志》之中。因此這是我個人認(rèn)為最能中大最有特色的植物,比羊蹄甲和木棉有意義太多太多了......允許引用。

另一類則是某些著名經(jīng)濟作物的不著名的那一部分,或是已經(jīng)被培育得面目全非的園藝植物的野生型。這些家伙看似每天都鋪滿了你的餐桌,但是你可能真的無法想象它們完整的樣子該是如何。

這根大棒棒就是非常著名的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的花,它的食用部分是埋于土中的塊莖中的淀粉制成的魔芋豆腐(生食有毒),因此您可能從來都沒有見過它開花的樣子......攝于烏普薩拉植物園,允許引用。

這個長相極其不起眼的花就是著名的水果:鱷梨(Persea americana)(也叫牛油果)的花它們盡管來自大洋彼岸,但和中國南方常見的樟樹的花幾無二致,這可能就是遺傳的力量吧,這也是我常常觀察植物的時候會發(fā)出的感慨,攝于烏普薩拉植物園溫室,允許引用。

其他的建議:

1. 建議多人一起逛植物園,尤其是若是其中能有一兩個本地的花友可能會更有幫助??粗参锱c看鳥不同,植物不會被你嚇跑,但是多一雙眼睛??梢怨?jié)約搜索花朵的時間——這對于類似于蜘蛛抱蛋這種需要挨個扒開葉子找花的植物尤其有效。

2. 記得拍銘牌!記得拍銘牌!記得拍銘牌!植物園中的植物常會掛有物種信息牌,上面通常會標(biāo)注物種的學(xué)名(拉丁名)、中文正名(如果是在國內(nèi)的話),分類地位以及分布信息。其中拉丁名是最為重要,它就像一串每個物種獨特的條形碼,是查詢物種信息的重要依據(jù)。而這這一信息在全球都是通用的——這意味著即使是你在國外植物園拍攝的植物,光靠著拉丁名也能夠找到相關(guān)的物種信息。

盡管我不想再蹭熱點,但不拍銘牌(當(dāng)然更慘的是拍錯銘牌)的后果真的就是后期歸檔時的兩行淚......圖中位于中間的兩個單詞即是這個物種的拉丁名,它們通常會寫成兩個單詞且首詞首字母大寫的形式,允許引用。

3. 當(dāng)物種沒有銘牌的時候,記得當(dāng)場記錄盡可能全面的信息(如花,果實,葉,枝條形態(tài),全株形態(tài)等等),便于后期查詢。考慮到植物園中常常收錄國外的種類,因而在鑒定時多請教他人,或是能與他人一道討論可能會對鑒定更有幫助。

4. 在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我個人認(rèn)為應(yīng)該在個人社交媒體或者物種記錄網(wǎng)站中發(fā)表您拍攝的照片,并附上您的鑒定信息。除去這一行為之于您自己的好處之外,它也可以幫助許多人在檢索某一物種信息時找到可以參考的實物照片。對于大多數(shù)植物愛好者甚至是植物研究者而言,如果能找到一個和手頭的未鑒定物種極似的,有確定鑒定信息的物種照片,將會為他們的鑒定帶來很大的指導(dǎo)性。

同時,您的照片也將為其他植物愛好者提供花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對植物園的推廣有積極作用,甚至有時這些在花友之間熱門傳播的植物會被園方注意到,從而促進園方重視,宣傳這一原先可能被冷落的植物,我想這也是一種頗為難得的良性互動吧。

近年來隨著網(wǎng)絡(luò)與智能手機的普及,植物愛好者們的“刷花”也逐漸步入“信息時代”。某一個園子里某一植物的花訊往往能通過線上渠道,在同城花友之間互相傳播。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么一種情況,某種植物就成了當(dāng)時社交媒體上的“爆款”:幾乎人人都去拍了這種植物,甚至可能大家拍的花都是同一朵。這是我當(dāng)時趕拍到的18年廣中醫(yī)的倒數(shù)第二朵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花,那個時候我記得花友們問的最多的就是“開了嗎”和“還有花苞嗎”,允許引用。

5. 植物園是公共領(lǐng)域,里頭的植物也是公有資源。您在拍攝植物時,切忌為了照片構(gòu)圖美觀好看,修剪花枝。且如發(fā)現(xiàn)有人想要盜采,盜挖時,也應(yīng)該向園方舉報。公有的資訊應(yīng)當(dāng)是促進更多人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享受互惠的快樂,而不應(yīng)該成為某些人滿足私欲的信息來源之一。

6. 植物園既能為植物帶來庇護所,也通常能為本地的野生動物帶來良好的棲息地。因而當(dāng)您在游覽植物園的時候,也別忘了留意園中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

馬來西亞沙撈越古晉的薩滿哥赫植物園也同樣身兼猩猩庇護所的作用。園中保有的雨林不僅為植物提供了生長環(huán)境,也給這些救助來的猩猩提供了足夠野性的棲息地。同理還有臺灣的福山植物園,也是以這種亦野亦園的理念建立起來的植物園,允許引用。

好了,碼了這么多字也不清楚您看得是否舒適,我在此也只能希望我片面的建議能給您帶來些許收獲。至少對于我來說,逛植物園是常常都是一次充滿未知和激情的探索之旅:畢竟,你也許永遠都不知道你遇到的下一朵花會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


聽  獵  戶  說

   

本家生態(tài)方向在讀,雖然看板娘是妹子但是號主還是男的,

自然和二次元愛好者。在這里你可以看到:

自然旅行記錄 生態(tài)保育雜談 偶然說不定還有一些很厲害的東西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