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的執(zhí)行力來自于員工的緊迫感。如果在一個團隊中,每個員工都會有危機感,那么領導就不用每天督促員工去干活,也不用哄著員工去干活,更不用每天在后面用鞭子抽著、趕著去干活。沒有管理方法的領導,每天哄著員工去干活;英明的領導每天給員工下任務,要結果,員工自動自發(fā)的干活。你是哪種領導呢? 【1】員工不喜歡領導一直給他們灌雞湯 有的領導認為,給員工灌雞湯,員工很受用,一碗濃濃的雞湯不但能夠改變員工的想法,還能夠把員工灌醉,讓員工容易聽他的話。雞湯只能起一時的緩解作用,也許當時有效果,但是長時間灌雞湯就會讓員工很麻木。特別是現(xiàn)在的員工,知道的比領導還多,你不用給他們講一些大道理,他們需要的是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雞湯雖然很好喝,但是長期喝雞湯也會讓人厭煩。要管好員工,需要時不時變著花樣,不是一味的說教。 【2】了解自己的員工,對其進行分類 管理員工應該要有針對性,不同的員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管理員工之前,領導需要對員工有一個很深的了解,明白員工的內(nèi)心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管理。有的員工需要認同,需要被認可,需要表揚,領導就要多關注他的成績,多想他的長處,多給予他鼓勵。有的員工需要錢,生活條件比較匱乏,那么就根據(jù)他的要求給他制定相應的任務,完成任務以后就給他相應的報酬。這種管理表面上是投其所好,其實是按需所給,員工想要的東西得到了,自然就會好好干活。 【3】著重關注60%的員工,對他們進行指導 在一個團隊里,20%的員工在做著80%的業(yè)績,這20%的員工是不用下功夫去管理的,他們有自我管理的能力。還有20%的員工是拖團隊后腿的員工,他們工作不積極,有依賴性,每次都是給團隊墊底的員工,這202%的員工沒有必要下工夫去管理。作為管理人員,應該管理其中60%的員工,只要對他們稍加督促,他們的業(yè)績就會提上去,。如果能把這60%的員工管理好,也會帶動最后的20%員工的積極性,整個團隊的工作氛圍就很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