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齊湣王的寵妾。其事跡并非記載在史冊之中,而是出現(xiàn)在漢劇劇目《曬尸臺》。此劇中說,齊湣王是一個貪逐聲色、不理朝政的君王,其兒子公子法章,因忌恨鄒氏常向父王暗進讒言,令不少忠良慘遭殺害。于是,趁父王出游之機,進宮面責鄒妃,并規(guī)勸她不要參與朝政。鄒妃非但不聽,還對公子法章懷恨在心。等到齊湣王回宮,她就打散發(fā)鬢、扯破羅裙,以此誣陷公子法章欲對她行不軌之事。齊湣王聽后大怒,不分青紅皂白,下令侯申帶兵捉拿公子法章,并令其就地斬首。幸好一忠心宮女燕娥聽到消息,飛奔告之,才使得公子法章逃脫險境。齊湣王十分惱怒,于是下令追查泄密之人。燕娥因見無法隱瞞,又怕連累其他宮人,只得站出承擔責任,并將當日鄒氏誣陷公子法章的真相揭露出來。然而,齊湣王卻認定燕娥是賊喊捉賊,陷害自己的寵妾。燕娥在無奈之下,只得碰柱而死。大夫陳元忠見事有蹊巧,于是勸諫齊湣王處斬鄒氏,齊湣王非但沒有懲治鄒氏,反將陳元忠推出斬首,而贊成陳元忠做法的大臣王孫賈,也被趕出了朝廷。此時,燕國一直對齊國三十年前攻打之事懷恨在心,當聽到齊國內(nèi)亂消息后,就命大將樂毅帶兵伐齊。
齊湣王十六年(丙子,公元前285年),樂毅一連拿下齊國七十二座城池,直打到齊國國都臨淄城下。此時,楚昭王因與燕昭王不睦,聽說燕國伐齊獲勝,遂命楚將淖齒帶兵營救齊國。楚兵至臨淄,淖齒卻想一箭雙雕,乘機滅齊攻燕,于是自做主張將齊湣王和鄒妃全都殺死,并將其尸曬在高臺之上,由此齊國大亂。齊國大臣田單、侯催、王孫賈等籌劃救國,因侯催與淖齒有舊,便投到淖齒營下充當內(nèi)應,田單、王孫賈則在外招集愛國義民暗藏齊宮邊。侯催把淖齒騙出宮,王孫賈舉手一呼,四民齊上將其殺死,于是楚兵全部逃散。齊都臨淄這安定下來,侯催等把藏在侯催家中的公子法章?lián)砩贤跷唬菫辇R襄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