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氏,其原本是拓跋珪之母賀氏的妹妹,因此她就是拓跋珪的姨母。早年嫁給本部族人為妻,因其長得天生麗姿而被拓跋珪看中。拓跋珪于是告訴母親賀氏,其母堅決反對,因為她認為此妹人雖美卻不善良,并且已有丈夫。后來,拓跋珪秘密將其夫殺死后,納她為妾。
北魏登國八國(癸巳,公元393年),賀氏為拓跋珪生下次子拓跋紹。但此子為人兇佷險悖,不遵教訓(xùn),又喜好輕游里巷,劫剝行人,斫射犬豕,以為戲樂。其父拓跋珪曾對其行為大怒,并將他倒懸于井中,直到垂死才將其放出。其兄長拓跋嗣常以義方斥責(zé)他,所以兄弟二人關(guān)系也不好。
北魏天興六年(癸卯,公元403年),拓跋紹被封為清河王。
北魏天賜六年(己酉,公元409年),賀氏因有犯錯而被拓跋珪幽禁于宮中,并下令要將她處死。黃昏時分,賀氏密告兒子拓跋紹前來救她。當(dāng)天夜晚,拓跋紹與帳下、宦官數(shù)人,犯禁偷入宮中。左右侍御大呼賊至,道武帝拓跋珪即時驚起,尋求弓刀而不獲,突然駕崩。第二天,宮門到了中午仍然不開,拓跋紹于是下偽詔召見百官于西宮端門前,并令眾人向北面站立,拓跋紹則從門扇間煽動群臣擁他為帝,百官大都附和,唯有陰平公拓跋烈哭泣而去。于是朝野兇兇,各懷異志。肥如侯賀護舉烽火于安陽城北,其賀蘭部人皆往赴此處,其余舊部亦率子弟招集族人相聚于此地。拓跋紹聽聞人情不安,于是發(fā)出布帛班賜與王公以下,上者數(shù)百匹,下者數(shù)十匹。此事發(fā)生后,其兄拓跋嗣聞變返回宮中。當(dāng)拓跋嗣到達城西時,衛(wèi)士己將拓跋紹捉拿,于是拓跋嗣將其賀氏母子二人賜死,并誅殺其帳下、宦官、宮人在內(nèi)數(shù)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