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跋珪是北方“荷爾蒙”最旺盛的男人,打跑了后燕,霸占了中原。后秦看他太威猛,不敢上前決斗。北魏的形勢一片大好,然而轉眼間就斷崖式下滑,為什么呢? 1、母親賀氏死了。 賀氏是一個英雄母親,她以柔弱的身軀一次次擋在兒子前面,讓“閻王爺”一次次束手無策,飲恨退去。但隨著歲月的流逝,賀氏漸漸發(fā)現(xiàn),“兒大不由娘”,自己深深愛護的人,越來越陌生了。 拓跋珪偶然看到了母親的妹妹,也就是小姨,神魂顛倒,如癡如醉,一定要娶她。賀氏大驚,堅決不同意,說:這個妹妹太漂亮了,她只能給你帶來禍害。何況她已經嫁人了,你也不能搶別人的老婆。 拓跋珪根本不理睬,派人秘密殺掉小姨的老公,強迫她成為自己的妃子,他23歲時,和她生下一個兒子叫拓跋紹。 當年賀氏帶著拓跋珪逃到賀蘭部、獨孤部時,得到許多親戚朋友的幫助,才逃過一輪輪的暗殺。但他們本身都是“豪強”,等到拓跋珪征服兩個部落后,為了消除隱患,大批處死、流放了這些恩人。 賀氏求兒子手下留情,遭到拒絕,母子隔閡越來越深。從此,她眼前常常出現(xiàn)這些人的冤魂,愧疚流淚,很快重病纏身,形銷骨立。396年,賀氏去世,活了46歲,這一年拓跋珪26歲,賀氏當月下葬。拓跋珪生活如常,沒有一點悲傷神情。 從此,他也為所欲為,更沒有人勸他了。 2、服藥太多,精神失常。 他從全國選了大量美女,每日消耗,身體越來越差。還夢想著長生不老,于是要吃“大補”。他下令封山,山上的草木全歸皇室擁有,加上多種配料,熬成不同的補藥。他先讓死刑犯喝,結果大部分人中毒死了。 余下的藥效果也不明顯,后來他在醫(yī)生陰羌的指導下,服用南方流行的“寒食散”,感覺面色紅潤、精神煥發(fā)。但是這個妙手回春的醫(yī)生,卻救不活自己的命,不久便死了。拓跋珪又開始亂吃藥,結果精神錯亂,變得喜怒無常。 402年,他在柴壁擊敗了強大的后秦,史稱“柴壁之戰(zhàn)”,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國家,從此他由天才徹底變成了瘋子。 他對打仗失去了興趣,忙著大興土木,建造一座座宮殿,在美女堆里流連忘返。 他對權臣越來越不放心,任意屠殺,理由聳人聽聞:喝醉酒了,賜死;衣服太漂亮,誅殺。最不可思議的是:有個開國功臣叫李栗,因為在公眾場合隨地吐痰,被抓起來殺掉了。 由于殺了太多太多的人,他的精神處在崩潰的邊緣,經常幾天不吃飯,或者通宵不合眼,有時一晚上自言自語,好像身邊有人。 到了最后,大臣向他匯報事情,如果出現(xiàn)臉色異常、氣息不勻、走路不穩(wěn)、言辭不暢等各種“小毛病”,他自己走上前一刀把他砍死,尸體陳列在殿外。 整個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全瘋了,大臣上朝就像上刑場,每天似乎在玩“俄羅斯轉盤”的游戲。 3、沒有立太子。 拓跋珪的長子叫拓跋嗣,母親是獨孤部的劉氏,沒有被立為太子。但是,在拓跋珪的心中,他就是繼承人,于是下令把拓跋嗣的母親劉氏賜死。 然后對兒子說:過去,漢武帝立哪個兒子,就殺死他的母親,我是學他的做法,免得將來你母親、外戚干政。 拓跋嗣非常孝順,聽了痛哭不已,拓跋珪十分惱火。拓跋嗣回到家中,還是天天哭。拓跋珪知道后相當煩躁,傳令讓他進宮。拓跋嗣一聽,老爸現(xiàn)在精神不正常,我稍稍表現(xiàn)不好,可能腦袋就搬家了。 于是拓跋嗣當天就逃到城外,找個地方躲了起來。老百姓聽說他的下落,紛紛掩護他,拓跋珪憤怒不已,但在視死如歸的人民群眾面前,根本找不到兒子。 4、兒子殺死了父親 拓跋珪和小姨是亂倫,生的兒子拓跋紹,似乎也是個變態(tài)。從小喜歡稀奇古怪的事:殺豬剁狗,看著鮮血四濺哈哈大笑;搶劫行人,剝光他們的衣服。一次看到個孕婦,上前用刀剖開她的肚子看胎兒。拓跋珪聽說后,氣得把他頭朝下吊到井里,等他就要死了才放出來。 從此拓跋紹對父親恨之入骨。 當時,有一個女巫對拓跋珪說:一場災難就要降臨,必須“殺清河誅萬人”,才能躲過。 拓跋珪下令把清河郡的百姓全部殺光,但把人頭一個個數下來,還是不足一萬。為了湊夠人數,拓跋珪經常坐著小轎,手拿寶劍,隨意砍殺抬轎的人,殺死一個,再換一人。 他知道自己作惡多端,害怕被人暗殺,因此行蹤詭秘,每天晚上更換住處,只有一個名叫萬人的愛妾受到寵幸,知道他的下落。這個小妾長得妖艷嫵媚,拓跋紹也看上了,眉來眼去,背著父親和她私通。 到了409年,拓跋珪精神越來越不正常,一次突然痛罵賀妃,把她關在宮里,準備第二天殺掉她。賀妃情急之下,派人向兒子拓跋紹求救。 拓跋紹才16歲,血氣方剛,秘密和萬人取得了聯(lián)系,讓她做內應。當夜,他帶著一批死士闖進拓跋珪的住處。拓跋珪左右高呼:有賊人! 拓跋珪從床上跳起,卻找不到身邊的武器,被亂刀砍死。臨死之際,他大叫:殺掉清河、萬人,原來是指你們兩個啊! 原來拓跋紹被封為清河王,自己愛妾名叫萬人。一代雄主道武帝拓跋珪就這樣死于自己兒子之手,年僅39歲。 乞伏干歸復卽秦王位,大赦,改元更始,公卿以下皆復本位。 慕容氏在魏者百余家,謀逃去,魏主珪盡殺之。 初,魏太尉穆崇與衛(wèi)王儀伏甲謀弒魏主珪,不果;珪惜崇、儀之功,秘而不問。及珪有疾,殺大臣,儀自疑而出亡,追獲之。八月,賜儀死。(拓跋儀(?-409年),鮮卑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孫,秦明王拓跋翰之子,道武帝拓跋圭的堂弟。拓跋儀有謀略,少能舞劍,騎射過人。初封九原公。登國三年(388年),出使后燕,窺伺后燕的間隙以便消滅后燕?;爻螅姆馄皆?。道武帝因拓跋儀有才器聲望,對他尤其尊重。拓跋儀仗恃有功受寵,便與宜都公穆崇陰謀作亂,事情敗露后,道武帝卻寬恕了他。天賜六年(409年),有占卜者認為將有叛臣被殺。道武帝心中厭惡,殺死很多公卿,想以此消除天災。拓跋儀心內不安,單人匹馬逃跑。道武帝派人捉住并將他賜死,以平民禮儀安葬。) 封融詣劉裕降。 九月,加劉裕太尉,裕固辭。 秦王興自將擊夏王勃勃,至貳城,遣安遠將軍姚詳等分督租運。勃勃乘虛奄至,興懼,欲輕騎就詳等。右仆射韋華曰:“若鑾輿一動,眾心駭懼,必不戰(zhàn)自潰,詳營亦未必可至也?!迸d與勃勃戰(zhàn),秦兵大敗,將軍姚榆生為勃勃所擒,左將軍姚文崇等力戰(zhàn),勃勃乃退,興還長安。勃勃復攻秦敕奇堡、黃石固、我羅城,皆拔之,徙七千余家于大城,以其丞相右地代領幽州牧以鎮(zhèn)之。(養(yǎng)虎為患) 初,興遣衛(wèi)將軍姚強帥步騎一萬,隨韓范往就姚紹于洛陽,幷兵以救南燕,及為勃勃所敗,追強兵還長安。韓范嘆曰:“天滅燕矣!”南燕尚書張俊自長安還,降于劉裕,因說裕曰:“燕人所恃者,謂韓范必能致秦師也,今得范以示之,燕必降矣?!痹D吮矸稙樯ⅡT常侍,且以書招之,長水校尉王蒲勸范奔秦,范曰:“劉裕起布衣,滅桓玄,復晉室,今興師伐燕,所向崩潰,此殆天授,非人力也。燕亡,則秦為之次矣,吾不可以再辱?!彼旖涤谠?。裕將范循城,城中人情離沮。或勸燕主超誅范家,超以范弟{言卓}盡忠無貳,幷范家赦之。 冬,十月,段宏自魏奔于裕。 張綱為裕造攻具,盡諸奇巧;超怒,縣其母于城上,支解之。 西秦王干歸立夫人邊氏為皇后,世子熾盤為太子,仍命熾盤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以屋引破光為河州刺史,鎮(zhèn)枹罕;以南安焦遺為太子太師,與參軍國大謀。干歸曰:“焦生非特名儒,乃王佐之才也。”謂熾盤曰:“汝事之當如事吾?!睙氡P拜遺于床下。遺子華至孝,干歸欲以女妻之,辭曰:“凡娶妻者,欲與之共事二親也。今以王姬之貴,下嫁蓬茅之士,誠非其匹,臣懼其闕于中饋,非所愿也?!备蓺w曰:“卿之所行,古人之事,孤女不足以強卿?!蹦艘詾樯袝癫坷伞?/p> 北燕王云自以無功德而居大位,內懷危懼,常畜養(yǎng)壯士以為腹心、爪牙。寵臣離班、桃仁專典禁衛(wèi),賞賜以巨萬計,衣食起居皆與之同,而班、仁志愿無厭,猶有怨憾。戊辰,云臨東堂,班、仁懷劍執(zhí)帋而入,稱有所啟。班抽劍擊云,云以幾捍之,仁從旁擊云,弒之。(慕容云(?-409年),字子雨,原名高云,是后燕惠慜帝慕容寶的養(yǎng)子,十六國時期后燕最后一位皇帝(一說為北燕開國皇帝),407年―409年在位。后燕永康二年(397年),慕容云因率軍擊敗慕容寶之子慕容會的叛軍,被慕容寶收為養(yǎng)子,賜姓慕容氏,封夕陽公。后燕建初元年(407年),馮跋反叛,殺害皇帝慕容熙,在馮跋支持之下,慕容云即天王位,改元正始,國號大燕,恢復原本的高姓。正始三年(409年),被禁衛(wèi)離班、桃仁所殺,高云死后被謚為惠懿皇帝(慕容超追尊廟號為景宗)。) 馮跋升洪光門以觀變,帳下督張?zhí)?、李桑言于跋曰:“此豎勢何所至,請為公斬之!”乃奮劍而下,桑斬班于西門,泰殺仁于庭中。眾推跋為主,跋以讓其弟范陽公素弗,素弗不可。跋乃卽天王位于昌黎,大赦,詔曰:“陳氏代姜,不改齊國,宜卽國號曰燕?!备脑?,謚云曰惠懿皇帝。跋尊母張氏為太后,立妻孫氏為王后,子永為太子,以范陽公素弗為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孫護為尚書令,張興為左仆射,汲郡公弘為右仆射,廣川公萬泥為幽、平二州牧,上谷公乳陳為幷、青二州牧。素弗少豪俠放蕩,嘗請婚于尚書左丞韓業(yè),業(yè)拒之。及為宰輔,待業(yè)尤厚。好申拔舊門,謙恭儉約,以身帥下,百僚憚之,論者美其有宰相之度。 魏主珪將立齊王嗣為太子;魏故事,凡立嗣子,輒先殺其母,乃賜嗣母劉貴人死。珪召嗣諭之曰:“漢武帝殺鉤弋夫人,以防母后預政,外家為亂也。汝當繼統(tǒng),吾故遠跡古人,為國家長久之計耳?!彼眯孕ⅲ蛔詣?。珪怒之。嗣還舍,日夜號泣,珪知而復召之。左右曰:“上怒甚,入將不測,不如且避之,俟上怒解而入?!彼媚颂幽溆谕?,惟帳下代人車路頭、京兆王洛兒二人隨之。(立嗣殺母,太過殘酷,嗣子性孝,逃離。) 初,珪如賀蘭部,見獻明賀太后之妹美,言于賀太后,請納之。賀太后曰:“不可。是過美,必有不善。且已有夫,不可奪也?!鲍暶芰钊藲⑵浞蚨{之,生清河王紹。紹兇很無賴,好輕游里巷,劫剝行人以為樂。珪怒之,嘗倒懸井中,垂死,乃出之。齊王嗣屢誨責之,紹由是與嗣不協(xié)。(為父不仁,家教極壞。) 戊辰,珪譴責賀夫人,囚,將殺之。會日暮,未決。夫人密使告紹曰:“汝何以救我?”左右以珪殘忍,人人危懼。紹年十六,夜,與帳下及宦者宮人數人通謀,踰垣入宮,至天安殿。左右呼曰:“賊至!”珪驚起,求弓刀不獲,遂弒之。(一代雄主,死于子手,可笑可悲。報應。)(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開、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鮮卑族,北魏開國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親賀蘭氏攜走出逃。公元385年,15歲的拓跋珪趁亂重興代國,在盛樂即位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國號"魏",是為北魏,改元"登國",公元398年,他將國都從盛樂遷到大同,并自稱皇帝。他即位初年,積極擴張疆土,勵精圖治,將鮮卑政權推進封建社會。晚年則好酒色,剛愎自用,不團結兄弟,導致在公元409年的宮廷政變中遇子刺身亡,終年僅三十九歲,在位二十四年。其子拓跋嗣登位后,于公元410年(永興二年)謚拓跋珪為宣武皇帝,廟號烈祖,公元420年(泰常五年)才改謚為道武皇帝,公元491年(太和十五年)改廟號為太祖。) 己巳,宮門至日中不開。紹稱詔,集百官于端門前,北面立。紹從門扉間謂百官曰:“我有叔父,亦有兄,公卿欲從誰?”眾愕然失色,莫有對者。良久,南平公長孫嵩曰:“從王?!北娔酥獙m車晏駕,而不測其故,莫敢出聲,唯陰平公烈大哭而去。烈,儀之弟也。于是朝野恟恟,人懷異志。肥如侯賀護舉烽于安陽城北,賀蘭部人皆赴之,其余諸部亦各屯聚。紹聞人情不安,大出布帛賜王公以下,崔宏獨不受。 齊王嗣聞變,乃自外還,晝伏匿山中,夜宿王洛兒家。洛兒鄰人李道潛奉給嗣,民間頗知之,喜而相告;紹聞之,收道,斬之。紹募人求訪嗣,欲殺之。獵郎叔孫俊與宗室疏屬拓跋磨渾自云知嗣所在,紹使帳下二人與之偕往;俊、靡渾得出,卽執(zhí)帳下詣嗣,斬之。俊,建之子也。王洛兒為嗣往來平城,通問大臣,夜,告安遠將軍安同等。眾聞之,翕然向應,爭出奉迎。嗣至城西,衛(wèi)士執(zhí)紹送之。嗣殺紹及其母賀氏,幷誅紹帳下及宦官宮人為內應者十余人;其先犯乘輿者,羣臣臠食之。(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且政變多為親人間,尤其父子間、兄弟間展開殘殺。) 壬申,嗣卽皇帝位,大赦,改元永興。追尊劉貴人曰宣穆皇后,公卿先罷歸第不預朝政者,悉召用之。詔長孫嵩與北新侯安同、山陽侯奚斤、白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坐止車門右,共聽朝政,時人謂之八公。屈,磨渾之父也。嗣以尚書燕鳳逮事什翼犍使與都坐大官封懿等入侍講論,出議政事。(拓跋嗣因為尚書燕鳳一直侍奉自己的祖父拓跋什翼犍,便讓他與都坐大官封懿等人一起,入宮給自己講解經書,出宮參與議論政事。)以王洛兒、車路頭為散騎常侍,叔孫俊為衛(wèi)將軍,拓跋磨渾為尚書,皆賜爵郡、縣公。嗣問舊臣為先帝所親信者為誰,王洛兒言李先。嗣召問先:“卿以何才何功為先帝所知?”對曰:“臣不才無功,但以忠直為先帝所知耳。”詔以先為安東將軍,常宿于內,以備顧問。 朱提王悅,虔之子也,有罪,自疑懼。閏十一月,丁亥,悅懷匕首入侍,將作亂。叔孫俊覺其舉止有異,引手掣之,索懷中,得匕首,遂殺之。 十二月,乙巳,太白犯虛、危。南燕靈臺令張光勸南燕主超出降,超手殺之。 柔然侵魏。 安帝義熙六年(庚戌、四一〇年) 春,正月,甲寅朔,南燕主超登天門,朝羣臣于城上。乙卯,超與寵姬魏夫人登城,見晉兵之盛,握手對泣。韓{言卓}諫曰:“陛下遭堙厄之運,正當努力自強以壯士民之志,而更為兒女子泣邪!”超拭目謝之。尚書令董詵勸超降,超怒,囚之。 魏長孫嵩將兵伐柔然。 魏主嗣以郡縣豪右多為民患,悉以優(yōu)詔征之。民戀土不樂內徙,長吏逼遣之,于是無賴少年逃亡相聚,所在寇盜羣起。嗣引八公議之曰:“朕欲為民除蠹,而守宰不能綏撫,使之紛亂。今犯者旣眾,不可盡誅,吾欲大赦以安之,何如?”元城侯屈曰:“民逃亡為盜,不罪而赦之,是為上者反求于下也,不如誅其首惡,赦其余黨?!贝藓暝唬骸笆ネ踔?,務在安之而已,不與之較勝負也。夫赦雖非正,可以行權。屈欲先誅后赦,要為兩不能去,曷若一赦而遂定乎!赦而不從,誅未晚也?!彼脧闹?。二月,癸未朔,遣將軍于栗磾將騎一萬討不從命者,所向皆平。(為如何處理“法不壓眾”問題提供借鑒,或盡誅、或全赦,或殺首赦眾,或殺赦后不服者。) 南燕賀賴盧、公孫五樓為地道出擊晉兵,不能卻。城久閉,城中男女病腳弱者太半,出降者相繼。超輦而登城,尚書悅壽說超曰:“今天助寇為虐,戰(zhàn)士凋瘁,獨守窮城,絕望外援,天時人事亦可知矣。茍歷數有終,堯、舜避位,陛下豈可不思變通之計乎!”超嘆曰:“廢興,命也。吾寧奮劍而死,不能銜璧而生!” 丁亥,劉裕悉眾攻城?;蛟唬骸敖袢胀?,不利行師?!痹T唬骸拔彝送?,何為不利!”四面急攻之。悅壽開門納晉師,超與左右數十騎踰城突圍出走,追獲之。裕數以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一無所言,惟以母托劉敬宣而已。 裕忿廣固久不下,欲盡坑之,以妻女賞將士。韓范諫曰:“晉室南遷,中原鼎沸,士民無援,強則附之,旣為君臣,必須為之盡力。彼皆衣冠舊族,先帝遺民;今王師吊伐而盡坑之,使安所歸乎!竊恐西北之人無復來蘇之望矣。”裕改容謝之,然猶斬王公以下三千人,沒入家口萬余,夷其城隍,送超詣建康,斬之。(慕容超(384年―410年),字祖明,南燕獻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王慕容納之子,十六國時期南燕最后一位皇帝。生于西羌,出身慕容氏破落貴族,曾在長安裝瘋行乞。東歸南燕后被封為北海王,于其叔病逝前被封為太子。即位后多名宗室貴族叛變,他平定國內后游冶無數,奢侈糜費,凌虐宗室大臣,人心離散。后因掠奪東晉邊民,引得東晉來攻,角逐失利后據城固守,誓死不降,于城破后被俘,與親族數千人同被斬首,時年二十七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