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學過唯識佛法,就是第七識末那識,它不能動一點,只要一動,識就已經(jīng)在作用了。它非常細微,我們體會不到。到第六識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生最大的分辨了,這時候你想去控制它那是不可能。只能是通過慢慢改變習性。
人的習性就是業(yè)力(業(yè)力是念頭感召來的),通過一點點地找到感受,把念頭去除。感受到位了,念頭就退去了。念頭在的時候,感受找不到。感受一點一點增強的時候,念頭就一點一點退去了。這個過程叫“轉”,也就是轉識了。
它和學問沒有關系,有學問的人很難轉。因為他天天在學問里研究,念頭停不下來。知見太多了,這個就叫知見障。有些道友他們研究了一輩子佛法,跟我說:“戴老師,你說的我們都知道,可是我們做不到”。就是因為他們?nèi)鄙俜椒ǎ褪俏覀冋f的具體落地訓練的方法。
道友:研究佛學的大部分是這樣,好像沒有那個著力點,很空洞。 戴老師:對,他也想停下念頭,可是停不下來。一停就不知道方向了,抱著念頭還能過,扔了念頭就不知道怎么過了。恐懼就是因為找不到那種感覺。如果他把感覺找到了,就不怕了。有沒有念頭對他來說都沒關系了。
道友:很多人他們要抓取很多東西才有安全感,抓取念頭也是。他們通過意識心去學,但是沒有通過它回到心里。
戴老師:得慢慢放。這個需要通過一個實在的訓練提高他的感受、覺知力,才能去掉念頭。
靈魂在轉的過程中,是無念、無相的,沒有糾結的那個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開始凝聚到一定程度,它就點亮了,因為智代表光,這個就是轉識成智了。
就像道家說的,百日筑基,十月懷胎,三年哺乳。它說的就是在轉的過程當中,需要這么長時間去磨練。所以你要想著一下開悟,那是妄念,絕對不要這么去想,這么想絕對開悟不了,因為念頭在不斷地滋生。只要回歸心體,不再生妄念了,時間熬成,它自然就成了。這就是道法自然了,它不用你刻意去求。 道友:這還需要不斷地做功,不斷地付出,用愛不斷地去努力。
戴老師:所以在這里,調(diào)整是最重要的,首先調(diào)整的就是讓自己高興起來。如果沒有喜樂,天天煩惱,那你的念頭根本降伏不了,你喜樂了,念頭就下去了。誰高興的時候想那么老多東西啊??墒潜瘋臅r候,你的念頭就多了。所以想辦法讓自己心平安。
道友:恐懼的時候念頭特別多。我有一個疑問,佛教里的一些教育,很大因果相,業(yè)力很多呀,會讓人產(chǎn)生恐懼。
戴老師:那個就永遠別想解脫了。他們完全把佛的真正解義搞錯了。就說戒律,什么叫“戒”沒有弄明白,所謂的“戒”就是持戒般若,一定要回到般若上,這才是對的。如果沒回到般若上,那你的戒就是執(zhí)著。法執(zhí)的業(yè)是很大的,因為法執(zhí)成就的是魔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