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時雨 【原文】 濕紅箋紙回紋字。多少柔腸事。去年雙燕欲歸時。還是碧云千里、錦書遲。 南樓風月長依舊。別恨無端有。倩誰橫笛倚危闌。今夜落梅聲里、怨關(guān)山。 【白話譯文】 含淚在紅箋紙上用心寫的書信。所寫的事都自己千回百轉(zhuǎn)的愁思。去年飛走的候鳥都會恪守信用按時回來,可寄出的書信卻遲遲沒有回音。 南樓的生活漫長單調(diào),沒有變化。只有這說不清的別離之恨。還能請誰來半倚著高樓上的闌干吹橫笛,今夜在一曲《梅花落》中,抒發(fā)自己對遠方情郎的愁怨。 【詞句注釋】 回紋字:屬詞藻,用蘇惠織錦為詩的故事。這里指用心書寫的書信。 濕:流淚。意指女主人悲傷的情緒。 無端:說不清,道不明的。 倩:與“請”同義,與辛棄疾的“倩誰人喚取,紅巾翠袖”同。 關(guān)山:關(guān)隘山川或家鄉(xiāng)。這里個人認為是借代遠方的情郎。 【文學賞析】 初讀《虞美人·濕紅箋紙回紋字》就有一種哀傷感,開頭一句“濕紅箋紙回紋字?!本托蜗笊羁痰墓蠢粘隽艘环婊◣в甑呐勇袷讓懶诺钠嗝喇嬅妗]錯,這是一首述說思愁愛恨的思婦之詞。 詞中寥寥幾句卻飽含情誼,從開篇先用“濕”來表達女子流淚悲傷的心境,同時還用“紅箋紙”看似寫實實則暗寓女子“淚盡泣血”,讓感情表現(xiàn)的更加強烈,再配上“回紋字”,這樣詞藻的搭配讓詞句更加唯美,也更深刻的表達了女子那種百轉(zhuǎn)千回,輾轉(zhuǎn)反側(cè)的愁思。 “去年雙燕欲歸時。還是碧云千里、錦書遲。” 這句話作者用“雙燕”來反襯“錦書”,表達了對回信的期盼,“去年”和“還是”表示女主人苦等無果,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更顯凄涼與哀怨。春天燕子會北飛,秋天又會南飛回來,連燕子也會準時守信可她寄出的書信卻遲遲沒有回信,從而為下文“別恨”“怨關(guān)山”做鋪墊。 女子苦等,從開始的期盼到煎熬最終在日積月累的希望落空中變成了哀怨與別恨,于是有了后文“南樓風月長依舊。別恨無端有?!?/p> “倩誰橫笛倚危闌。今夜落梅聲里、怨關(guān)山。” 整首詞中這句話最有孤寂之感,“倩誰橫笛倚危闌”用疑問來表達無人吹笛,無人相伴。至于“落梅”“怨關(guān)山”也只是想象而已了。這里我認為“關(guān)山”是借代“情郎”,指的就是在遠方的情郎。 正如《虞美人·濕紅箋紙回紋字》,晏幾道善于言情,其詞多寫情愛,且情真意切。即便是這樣的思婦情懷也能表達得淋漓盡致。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1110) 字叔原,號小山,漢人,北宋著名詞人,晏殊第七子,并與其父合稱“二晏”。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人,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有作品集《小山詞》流傳于世。詞令約260余首。其名“幾道”出自《老子》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晏幾道的詞以言情著稱,屬婉約派。語言上清麗婉約但感情深摯,善于表達心境,以癡情為最。這與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有關(guān),早年晏幾道家世豐厚,又是晏殊最小的兒子更是備受寵愛,然晏殊去世后家道中落,又因其友鄭俠進《流民圖》反對王安石變法牽連入獄,雖然后來宋神宗將其釋放,但也使晏幾道的生活發(fā)生巨大變化,嘗盡人情冷暖的他性情孤傲不再意氣風發(fā),但從兩首《鷓鴣天》中絲毫沒有奉承甚至提及當時權(quán)勢正盛的蔡京可見他不凡的風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