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濟卦-綜合詳解】水火不濟,冷熱不調(diào),同受水火之害。 未濟原意為未能渡水,無法渡水。引申為事情無法成功,無法得到救濟。 《易經(jīng)》中以“小狐汔濟,濡其尾”的故事說明。小狐貍在旱季里趁河水干涸欲渡水,不知深淺就冒然下去,結(jié)果濕了尾巴。此段卦辭也可解釋為小狐貍在旱季中覓食尋水,尋求救濟,找到水源原本認(rèn)為能以為濟,但因未審查情況而不小心落水,同時受到水火之害。為陰陽、冷熱不調(diào)之義。 卦象離上坎下,火性炎上而又居上,水性潤下而又居下,水火違行而無法交合,造成了陰陽、冷熱的失調(diào)。這有如否卦,地之陰氣停于下,天之陽氣停于上,天地之氣無法交泰。 未濟又有外文明而內(nèi)幽暗的卦象,外表很美麗,但實則危險藏于內(nèi)。因此小狐未能明斷,而受美麗外表之欺騙,貿(mào)然下水。之所以舉“小狐”者,老狐貍疑心重,因此有“狐疑”的成語,小狐則涉世未深,未多深算就行事。 和既濟卦每一爻陰陽都當(dāng)位相反的,未濟卦每一爻都陰陽失位,陽爻在陰位,陰爻在陽位。 未濟卦是繼既濟卦而來,也是六十四卦的最終卦。《序卦》:“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奔葷c未濟是成對的綜卦(反對卦),也是錯卦(旁通卦)。而之所以不將既濟排于最后,是因萬物不可窮盡,若以既濟為結(jié)束是代表完美畫下句點,也是六十四卦的結(jié)束,但天道循環(huán),始卒若環(huán),無始無終,以未濟為終正是代表這不是一個實質(zhì)的結(jié)束,而是另一循環(huán)的開始。 得未濟卦者,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注意觀察之后再做判斷,小心美麗外表下藏著危機,因此絕對不可輕舉妄動,否則很容易因此受騙而遇險,甚至惹來殺身之禍。對于自己所處的位置,更應(yīng)當(dāng)小心選擇。所以《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上博簡作未凄,清華簡作凄,可能是未凄之誤。依《說文》,凄為云雨起的意思,未凄就是云雨未起。雨在周易代表陰陽調(diào)和,云雨未起則代表陰陽不調(diào)和。 【未濟卦-卦辭詳解】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無攸利,不續(xù)終也,雖不當(dāng)位,剛?cè)釕?yīng)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未得救濟,亨通。小狐貍在旱季里覓食尋水,濕了尾巴,無所利。 小狐貍因為沒有仔細(xì)審查情況而貿(mào)然下水,不得其利,反受其害,因此卦辭后面說“無攸利”?!跺鑲鳌贰靶『酀闯鲋幸病?,未出于險中,未能脫離危險?!安焕m(xù)終也”,無法持續(xù)到最后,暗指將會慘遭滅頂。 未濟也有亨道,在于柔順而得中庸,指六五爻,“柔得中也”,“雖不當(dāng)位,剛?cè)釕?yīng)也”?!断蟆吩唬骸熬右陨鳎嫖锞臃?。”處未濟時君子要謹(jǐn)慎辨別事物,以及選擇自己所處的地方。小狐貍見水就往下跳,未能辨別水之深淺,所以受水之害,而無所利。若能謹(jǐn)慎觀察辨別,再小心下水,則可涉水,得到亨通。 濟原義為渡水的意思,引申為救濟?!靶『酀辈瘯鳌靶『鼩馍妗??!妒酚?春申君列傳》:“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終之難也?!庇袑W(xué)者引《史記》堅稱此段爻辭應(yīng)作“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才正確,作“小狐汔濟”為誤。但《史記》所引頂多只能作為一種可能的句讀,至少彖傳是作“小狐汔濟”。 小狐汔濟因“汔”字理解不同而有各種不同解釋。一、小狐貍在河干涸時過河。小狐貍沒辦法過大河,因此必需等水干涸之后,才能過河。汔,音企,涸,干涸的意思。此為王弼看法。二、小狐貍渡水差點就成功,但還是沒成功。汔,音幾,幾乎,幾近。鄭玄、虞翻、朱熹持此看法。三、小狐貍很大膽的過河。汔,作仡,勇敢、大膽的樣子。程頤做此解。四、小狐貍在干旱里覓食尋水,尋找救濟。狐貍雖然是會游泳的動物,但基本上是很不喜歡水的動物,除非被逼不得已,否則不會下水。因此才有“濡其尾,吝”的爻辭?!皾彪m原義為渡水,但亦可解釋作“救濟”。若濟解釋為救濟,引申則為覓食或?qū)に?,那么“小狐汔濟”為干旱中小狐貍在尋水喝,或是在覓食,因此不小心“濡其尾”,很不爽,最后甚至落水還可能滅頂。在旱季覓食不易,小狐已受火熱之害,現(xiàn)在見到水源以為能以為濟,反又受水之害,因此同時受到了水火交迫,此即未濟之卦義。五、小狐貍乞求救濟,尋水喝或覓食。易經(jīng)中許多文字都是雙關(guān)語,汔或有“乞”,乞求之意味。 【未濟卦-爻辭詳解】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狐貍的尾巴被水沾濕,自取其濡(辱)。《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辈恢约旱臉O限、能耐,而遭此濡。 未濟之時,未謹(jǐn)慎審察情勢,不自量力而冒險行事,不蒙其利,反受其害。六位中上為首,下為尾。初六說濡其尾,上九說濡其首。濡其尾,沾溼了尾巴。濡,音“如”,沾濕。 九二:曳其輪,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車輪陷住,無法前進(jìn),貞定為吉。 因禍得福。雖然車子出狀況,但正因為如此而不貿(mào)然前進(jìn),更加謹(jǐn)慎小心,衡量輕重,知所貞定而吉。 曳,音“業(yè)”或“意”,牽引、往后面拉。曳其輪,牽引車輪,形容車子出現(xiàn)問題而無法前進(jìn)的樣子。既濟初九和未濟九二都說“曳其輪”,宋衷認(rèn)為,這是因為陽圓陰方(天圓地方) 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dāng)也。 未得救濟,出征兇,利于涉險渡河。 居于坎陷、危險的盡頭,水最深,必須倚賴大木才能渡水。自己能力不夠,如果貿(mào)然前進(jìn)則有滅頂之患,征兇。 爻辭講“未濟,征兇”,又言“利涉大川”,前后矛盾。王弼認(rèn)為,前面講的是無法自救、自濟。后面講的是尋求外援而得濟。朱熹則提出兩種看法,一是未濟征兇是指不利于行陸路,利涉大川意指行水路則宜。二是懷疑“利涉大川”應(yīng)作“不利涉大川”。 另“濟”也可解釋作“成”,虞翻:“濟,成也?!避魉瑒t認(rèn)為未濟指的是男女婚姻未成。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貞定則吉,免于后悔。振作而大舉征伐鬼方,必需花費三年時間才能攻下,然后受到大國的封賞。 四原本就是多懼的位置,九四又不當(dāng)位,所以本當(dāng)有悔。貞吉悔亡,言貞定則吉,悔也當(dāng)亡。若不貞定而大舉行動,那么必需經(jīng)過三年(長時間)的征討才會有功。 震,振作,大有為。鬼方,北方的小國。三年,概數(shù),泛指需要幾年的時間。既濟九三《象》曰:“三年克之,憊也?!薄按髧薄吨芤准狻纷鳌按蟀睢?,周稱殷為大國。有賞于大國,似乎是講周受到殷王朝的封賞。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贝颂帯罢鹩梅ス矸健睉?yīng)指周也參與了殷王伐鬼方之事,王應(yīng)麟、李道平考證認(rèn)為這是季歷。但是季歷也就是文王父親,當(dāng)商王文丁之時,距高宗(武丁)有五世之久,大約有百年時間,這或許是高宗之后的另一次征伐,不過現(xiàn)代學(xué)者認(rèn)為另有其人,如高亨認(rèn)為“震”為周之大臣名。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貞定則吉,免于后悔。君子的德性光暉,能夠打動人心而讓人信服,吉。 虛心禮賢下士,求教于人,反而因此而更加散發(fā)出自己的領(lǐng)袖魅力。征求于人而能以誠意打動人心。六五為君爻,又居于上卦離日之中,與九二相應(yīng),光暉映人之象。 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jié)也。 相信于飲食喝酒之宴樂,沒有罪咎。但若喝酒喝到頭都埋于酒中而濕了頭,那么相信也將會失去這一切。 未濟已過,將轉(zhuǎn)既濟。信于既濟(有孚),適度的飲酒逸樂無傷大雅,但告戒君子當(dāng)有所節(jié)制,不能耽溺。 “濡其首”為雙關(guān)語,字面意思承前文,只是在描繪飲酒無度,不知節(jié)制的樣子,所以《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jié)也”,言喝酒喝到頭都埋到酒桶里,整個頭都濕了。但同時承既濟與未濟兩卦的脈絡(luò),兩卦都在講小狐汔濟的事,若未能度量自己能力可能渡水滅頂。因此這里“濡其首”也在暗指若不知節(jié)制,會有滅頂之兇。 爻辭前后各有“有孚”,孚為信,有孚意指相信于…,確信…。前者相信既濟已要到,所以開始逸樂。后者則不知節(jié)制,確信將因此而有兇災(zāi)。本文取自易學(xué)網(wǎng)。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履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 精品測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