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功養(yǎng)生太極拳套路圖解和著式技法的說明
劉宗剛
關于套路圖解的說明
1、為了便于說明著式動作的運動方向,在圖解中,特設定圖照的正面為南方,背面為北方,左面為東方,右面為西方。動作熟練后,可根據練習時的特定環(huán)境,朝向任何方向。
2、在圖解中,凡面向背面的拳式動作,都附有正面的圖像。所附圖照的正面即為北方,背面則為南方。個別的側面動作,也附有正面的圖像,其面對的方向在文字解說中已作說明。
3、在拳式名稱中,凡注明“上步”的,說明此拳式需向前進一步;凡注明“進步”的,則說明此拳式需向前進兩步。
4、為使學者對所練拳式著法便于記憶和理解,故給每一著式都命名了一個小標題。該標題即為本著式的應用技法,學習時可參照該式“技擊作用”的解說一并理解。
5、在圖解的文字解說中,是按眼、身、步、手的順序講述的。但在進行拳式著法練習時,則要上下協(xié)調、自然順遂地進行運動。
6、因腿部的纏法是與身法的左右旋轉同向運轉的,故在文字解說中,只說明身法左右旋轉的方向,而腿部左右旋轉的方向亦含在其中,學者自可掌握,不再贅述。
7、在一路拳和二路拳的圖解中,凡是重復的拳式著法,只保留了圖照,并注明該著式與前面何著式相同,其動作要領和技擊作用的文字解說均略。
8、為使學者對“精選”套路的動作要領有一個完整的了解,故在“精選”套路中保留了圖照和動作要領解說,但省略了著法技擊作用的解說,如學者需要,可參照一、二路中有關著式技法的說明。
9、因為攝像角度的問題,凡圖照與文字解說不一致的,均以文字解說為準。
關于著式技法的說明
內功養(yǎng)生太極拳雖然以養(yǎng)生健身為主,但仍保留著傳統(tǒng)太極拳所具有的技擊功能,并要求在鍛煉過程中,對每一著式的技擊作用明記于心。只有這樣,才能深刻理解太極拳法著式的豐富內涵,使眼、身、步、手動作準確,心、神、意、氣有所著落,真正做到“無人若有人”,明明白白的練一套“明白拳”。這無論對于養(yǎng)生健身,還是增長內功都是非常重要的。
太極拳中的每一著式都應有其設定的應用技法,稱之為“正著”;但在與人應對時,因與對方接觸的肢體部位和來勁的方向又是多變的,故同一著法亦表現出多種不同的技法,此亦稱之為“變著”。其實,“變著”只是“正著”順勢隨機的變化。在太極拳鍛煉中,要始終以體悟和掌握拳法所設定的“正著”為主,而不可在“變著”上過多的分散精力。隨著自身功力的提高和應用經驗的積累,其“變著”的技法自會通達。在拳式套路熟練后,則可與他人依照著式所設定的技法逐一進行試驗,以檢驗自己所練的著法是否正確,勁路是否順遂。前人亦將此稱之為“拆拳”或“拆著”,這也是太極拳運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練習過程和練功方法。
這套拳法在應用中,不求步法大,但求步法活;不求身法低,而求重心穩(wěn)。在上下肢的配合上,則要求在手肘引化時,要順勢上步占勢;在攻擊發(fā)放時,則要隨勢跟步進身。
在拳式圖解中,結合每一拳式著法的動作要領,逐一對拳式的應用技法作了介紹,以便學者在學練這些著法時,能對其技擊的作用有所理解,逐漸養(yǎng)成攻守技擊的意識。如果說,懂得拳式著法的動作要領是“知其然”,那么弄明白每一著式的技法則是“知其所以然”。如“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將著法和技法融為一體認真揣摩、刻苦練習,定能“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