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來自水生生物的尸體殘骸及代謝廢物 養(yǎng)殖動物、浮游動植物以及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對表水層內有效磷的再生補給作用極大。被浮游動物吞食的細菌、浮游植物的總磷中,約50%被浮游動物以可溶性磷形式排泄釋回水中,供細菌、植物重新利用。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的代謝廢物內也含有磷,同時各種水生生物殘骸及其他形式的有機碎屑也會迅速分解再生出有效磷。 2、來自沉積物及底層水 水底沉積物是地表水中有效磷的一個巨大潛在貯源。沉積物中的磷經過物理、化學、微生物的作用轉化為溶解磷,通過擴散作用進入底水層,由水體流轉進入表水層。 3、來自投餌、補給水源以及人工施肥 人工施肥是補充養(yǎng)殖水體中有效磷較為快速的方法,通常是無機或者有機磷,是水中磷的重要來源。一些外在補給水也能給水體帶入有效磷。像降雨、地下水滲透都能給水體補充磷。
1、水生生物的吸收利用 養(yǎng)殖水體中的磷主要是被水中的藻類光合作用吸收的。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是利用水中的二氧化碳、氮磷化合物等物質合成自身所需的物質和產生氧氣。水體中的微生物對磷也有一定的吸收。 2、隨水體的流失 定期更換養(yǎng)殖池中水、下雨池中的水過多溢出也是水體中磷消耗的一個去向。 3、化學及吸附引起的沉淀 水體中的沉淀作用主要是與Fe3+、Al3+、Ca3+等生成相應的FePO4、AlPO4、CaPO4、等磷酸鹽。磷酸根離子的吸附固定,主要是粘土及膠體粒子造成的,特別是粘土粒子,通過粒子表面的鋁離子,鐵離子,把水中的PO4緊緊吸附在粘土上,有“清道夫”之稱。
磷作為浮游植物生長的限制性營養(yǎng)元素之一,其需要量比氮少,但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含磷化合物,其溶解性及移動性比含氮化合物低得多,自然補給數(shù)量及速度也比氮少得多,所以磷對水體初級生產力的限制強度往往比氮更強,這也就是為什么池塘中經常補磷而不經常補氮的原因。 磷在環(huán)境中存在有多種形態(tài),天然水體內的磷通常都是+5價的,成正磷酸鹽形式或有機磷化合物形式存在,即溶解無機磷、溶解有機磷、顆粒磷,無機磷酸鹽的陰離子有P043-、HP04-,H2P04-,這些形態(tài)存在于水溶液中,其相對濃度取決于水的pH值(見表1)。 水體中無機磷酸鹽在不同pH下的組成
雖說磷在天然中存在形式多樣,但池塘中可被浮游植物直接吸收的磷為可溶性原磷酸鹽(主要為磷酸根離子),其他形態(tài)的磷很少能被藻類直接吸收利用,磷被施入池塘后,其濃度下降極快,幾天之內可下降90%以上,其中只有少部分是被浮游植物細菌等直接吸收,而大部分則被淤泥吸附以及形成化合物而沉淀。研究證明,傳統(tǒng)施入池塘的磷在4天內約有90%被淤泥吸附,淤泥對磷有著極大的吸附力,0.4克干淤泥在30分鐘內可吸收0.05毫克的磷。這充分解釋了為什么池塘經常補磷還總缺磷的原因,一是能被浮游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酸鹽含量本身就偏低;二是無機態(tài)溶解磷本身容易被水體中的鈣離子、鐵離子、鋁離子等結合沉淀沉入池底,而沉淀這部分能被重新利用的非常少。
1、總磷 總磷是樣品經消解后將各種形態(tài)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后測定的結果,包含所有能被檢測到的磷的總和,這個在水產養(yǎng)殖中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2、有效磷 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組分,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分吸附態(tài)磷及有機態(tài)磷,有的土壤中還包括某些沉淀態(tài)磷,這里包含了不能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態(tài)磷。按照市場上普通磷肥(普鈣)標注有效磷含量≥12%,其可溶性磷含量不足3%。 3、可溶性磷 可溶性的無機態(tài)磷(溶解性無機磷),主要指磷酸根離子,不需要任何轉化,可直接被藻類吸收利用的物質。
1、過磷酸鈣和重過磷酸鈣 目前運用于水產養(yǎng)殖最常見的磷肥產品主要為兩種,即過磷酸鈣(俗稱普鈣)和重過磷酸鈣(俗稱重鈣),都屬于磷酸一鈣(如表2),而磷酸二氫鉀由于價格昂貴很少被用于水產養(yǎng)殖。由于價格便宜,在水產養(yǎng)殖中最常見的屬于普通過磷酸鈣,其有效磷含量一般在12%-14%。但由于其中含有石膏(主要成分為硫酸鈣,屬于難溶物質),而且每批次單畝使用量大(10-20斤/畝*米),給養(yǎng)戶操作性帶來非常大的不便,勞動強度極大,極大影響了生產效率。 常見用于水產養(yǎng)殖的農用磷肥
而重過磷酸鈣雖有效磷含量較高,但同樣由于操作不便利,在船艙中由于水體小,容易析出沉淀,價格又是普鈣的2-3倍,所以也較少被運用在水產養(yǎng)殖中。磷溶于水中容易被帶正電荷的金屬離子如鈣離子等吸附而沉淀池塘底部,而普鈣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使用量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年下來,池塘底部聚集許多沉淀形式的磷而造成浪費,同時容易造成池塘底部板結,影響底部正常的功能,因此普鈣縱然便宜,但綜合其勞動強度及對磷的利用率來講比較不劃算。 2、水產專用磷肥的應用 目前,市場專為水產養(yǎng)殖定做的磷肥少之又少,可快速補充池塘水體磷、鈣等多種營養(yǎng)元素,調節(jié)池塘水體鈣磷營養(yǎng)元素比例至最佳水平,激活水體營養(yǎng)物質循環(huán)。具有含量高(按照過磷酸鈣的算法,有效磷含量≥60%),全溶解,操作方便,性價比高(畝成本2-4元)等優(yōu)勢,是非常符合目前水產養(yǎng)殖的補磷需求。目前市場口碑比較好的水產專用磷肥主要有:通威磷太好、海大磷速補等
1、少量多次補充磷肥 據(jù)研究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長速率隨著磷濃度的升高而提高,當可溶性磷濃度達到0.02mg/L 時,生長速率達到最大值,此后生長速率不再隨著磷濃度的升高而提高,同時又由于磷容易沉淀,沉淀的磷肥基本是不可逆的,因此每次使用量不可一次施加過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可以適量多次,分批潑灑,確保池塘對磷使用率最高,按照磷的特性及藻類對磷的需求,建議5-7天進行一次補磷操作。 2、補磷的時機控制 市場上很多養(yǎng)戶習慣是等到水瘦下來了,或是水體變渾濁了才想到補磷,補肥,這是個非常不正確的補肥習慣,正確的做法是待水體還有一定肥度的時候適當補肥進行追肥,這樣補肥效果最佳,水體環(huán)境最穩(wěn)定,而磷肥的補充更是要遵守這個原則,否則瘦水池塘由于懸浮顆粒較多,容易將磷肥吸附形成顆粒磷而失去作用,因此養(yǎng)殖水體補肥,補磷需要定期以追肥形式補充,才能確保效果最佳。 3、磷肥補充不宜過量 在使用磷肥的時候也要注意量的問題。過多的磷肥也會導致池塘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加速速度按藻類的生長周期,藻類衰老死亡速率加快,水體不穩(wěn),容易發(fā)生倒藻現(xiàn)象。 4、磷肥使用注意天氣和水體情況 陰雨天氣或剛注入新水,池水過分混濁,雜質較多時不宜施磷肥,因為磷肥若不能及時被藻類吸收極易生成難溶性物質而沉淀或被吸附固定。應先凈化水體(如用明礬或氯化鋁等)再施肥或者加倍使用磷肥,可促進懸濁物絮凝。若為了澄清水質,對于底肥不足或有機物較少的池塘特別是新開挖的池塘,建議磷肥和有機肥一起使用,任何補磷方法都應選擇晴天效果更好。 5、磷肥使用方法要求 現(xiàn)階段養(yǎng)殖戶補磷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本身磷肥在水中保持時間較短,而直接干撒磷肥會直接將沉入底部,進一步縮短在水中停留時間,造成磷肥利用率低下,因此磷肥類產品必須化水潑灑。
部分水面較大的養(yǎng)殖戶會選擇在局部堆肥的方式進行作業(yè),這種方式不同施加動物糞便一樣能持續(xù)釋放營養(yǎng)元素出來,而是會直接被底部淤泥吸收而造成更大的浪費,對于大水面養(yǎng)殖戶可建議局部化水潑灑方式進行施肥。
市場上較為優(yōu)質客戶的做法就是將磷肥化水潑灑,延長磷肥在水中的停留時間,確保藻類能夠充分利用磷肥,該種方法效果最佳,筆者推薦化水潑灑這種使用方法。 來源:水產前沿、海大農牧、養(yǎng)殖前沿等綜合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