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鶴山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道士騎馬云游尋找修行仙地,走到一處山巒,忽聽有聲音呼叫,抬頭望去,山頂上有一只可憐巴巴的烏龜在呻吟,已經(jīng)奄奄一息。烏龜求救道:仙道!我是天庭的一位龜仙因為我忘了傳達(dá)龍王敖廣給民間降雨的諭旨,被玉帝貶在此處受罰,請你行行好,給我弄點水來,不然我就活不了幾天了。道士滿口答應(yīng)后問:龜兄!你知道附近哪里有修行的好去處嗎?烏龜?shù)溃耗銖奈疫@里翻山過去,那里有一只仙鶴守在那里,他會告訴你的。 神龜探水 老道不等龜仙說完就快馬加鞭翻過山頭,早把龜仙求水的事忘在腦后。老道把馬拴在山梁的樹上,往東觀看,有只仙鶴在一奇峰山頭環(huán)視四方。老道上前施禮:延年兄!一向可好?請問這附近有適應(yīng)修行的靈山寶地嗎?仙鶴不加思索用嘴一指下邊道:那個石壁下面是靈山凹,當(dāng)年玉皇大帝下凡巡視曾在此處歇息過,不過那里的水泉你不可濫用,那是玉帝的長生不老泉,喝上一口延年益壽,凡人喝了包治百病,負(fù)心人喝了必遭報應(yīng),婦女喝了子孫昌盛,我平時是不敢喝的,只有玉帝來時才賞給我那么幾滴,切記! 飛馬石 老道早已急不可耐,哪里聽得仙鶴啰嗦,三步并作兩步直奔靈山凹。四處查看,果然古樹參天,東北西三面懸崖峭壁,南面平坦開闊,冬暖夏涼,十分靈秀。再仔細(xì)觀看,北側(cè)峭壁有一清澈透明,咕嘟咕嘟冒泡的泉眼,冒著一縷青氣,走到眼前頓覺眼睛發(fā)亮,頭腦清澈,渾身輕松,疲憊全無。道士跪在泉眼的邊上低頭狂飲,好不快活,把龜仙的委托和馬拴在山梁上的事忘得一干二凈。老道由于喝到神泉之水頓有升仙之感覺,狂歌狂舞,四處奔跑,高興過度,走到不遠(yuǎn)一處巨石下,忽然天崩地裂,山體塌陷,竟把此道士壓在巨石之下。那塊石頭,后人起名叫壓道石。 松鶴山側(cè)面 事情發(fā)生的一切被一個牧羊童子發(fā)現(xiàn),悟得真諦,到山前的山泉處,用石頭蓋了一個小廟,不敢私自引用山泉之水,用石頭刻上“老道觀”三個字。后來由于仙鶴泄露天機(jī)被天庭貶為松樹站立在老道庵的南面,人們稱為“鶴松山”。那只可憐的烏龜由于老道失信被活活渴死在山頭上化為巨石后,人們起名叫“神龜盼水”。人們?yōu)榧o(jì)念烏龜和彌補(bǔ)道士的失信,在山的左側(cè)挖了一個山泉,起名叫“察祭泉”。 壓道石 現(xiàn)如今無論春冬,此水常年不斷,雨時不多,旱時不少,冬天不凍。那只飛馬在山梁上已化作巨石,眼里流著眼淚面向西方,俯視著人們,鄙視人們的負(fù)心。后人們每到石馬和石龜前都要駐足觀看,從而心靈得到洗滌。他們的存在警示后人做人不要失信,不要自私。那個察祭水泉路過人都要喝上一口,也都要想起老道觀的故事。幾百年來老道觀富有靈氣和有凄慘而美麗的傳說,所以后人們從大老遠(yuǎn)趕來,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初三香火不斷,來上香的人為求一口仙水祈禱好報,都會得到一次真善美的靈魂凈化。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老道觀(原名靈山凹)兩名道士為掩護(hù)被日寇追殺的兩名八路軍戰(zhàn)士,慘遭日寇殺害。為紀(jì)念兩位道士,政府投資擴(kuò)建了老道觀道士墓碑和廟宇,從而老道庵又增添一幅愛國主義色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