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為 古人寫海棠 最經(jīng)典傳神的 只有八首半 第一當(dāng)屬李清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 一句“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將大雨過后 海棠花被風(fēng)雨吹打而凋零的情形 寫的細(xì)致入微而又生動鮮活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而最有趣的 莫過于蘇軾的《戲贈張先》 從此“一樹梨花壓海棠” 便成為調(diào)侃老夫少妻最形象的詩句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而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也不遑多讓 其《臨江仙·金谷無煙宮樹綠》 一句“海棠花下去年逢” 便道盡心中無限相思 金谷無煙宮樹綠,嫩寒生怕春風(fēng)。 博山微透暖薰籠。小樓春色里,幽夢雨聲中。 別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也應(yīng)隨分瘦,忍淚覓殘紅。 愛國詞人陸放翁的名作《菩薩蠻》 一句“海棠如舊時” 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 對舊愛唐婉的萬千癡情與依依不舍 人們都說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不知在她內(nèi)心深處 是否也如舊時一般 深深的惦記著他? 小院蠶眠春欲老。新巢燕乳花如掃。 幽夢錦城西。海棠如舊時。 當(dāng)年真草草。一棹還吳草。題罷惜春詩。鏡中添鬢絲。 對海棠對曹雪芹來說 有著別樣的認(rèn)識 詠白海棠中一句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span> 將白海棠如梨花般的潔白無瑕 和梅花般的孤高冷艷之神韻寫的入木三分 也昭示著有著白海棠個性的林黛玉的悲劇命運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fēng)夜已昏。 明朝女詩人董少玉的《海棠花》 寫得清潤婉秀 不為閨閣所束 非普通閨閣女子所能為 小樓風(fēng)定月初斜,紫玉新枝綰落霞。 睡起不堪重秉燭,春來愁殺海棠花。 蘇軾在黃州時所作《海棠》詩 一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便將其內(nèi)心孤寂 卻而又苦中作樂的豁達(dá) 表現(xiàn)的入木三分 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張先《南歌子·林鐘商》 一句海棠花下醉芳菲 將美人想留而又不忍心留下愛人的 糾結(jié)又真實的心思 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殘照催行棹,乘春拂去衣。海棠花下醉芳菲。 無計少留君住、淚雙垂。煙染春江暮,云藏閣道危。 行行聽取杜鵑啼。是妾此時離恨、盡呼伊。 不過最有疏狂氣勢的 莫過于葛勝仲的半首《浣溪沙》 一句“一夜狂風(fēng)盡海棠。此花天遣殿群芳。” 將海棠頑強的生命力寫的十分霸氣 可惜的是由于歷史原因 全詩最后一句缺了三個字 所以只能算半首 不然它將成為理所當(dāng)然的傳世名篇 葛勝仲的名氣也必將因這首詞而流芳千古 一夜狂風(fēng)盡海棠。此花天遣殿群芳。 芝蘭百濯見真香。勸客淋浪燈底韻, 惱人魂夢枕邊囊。一枝插不□□□。 所以我以為古人寫海棠 最經(jīng)典的只有八首半 那半首你覺得填哪三個字更合適? ---------------------------------- 人生與詩意 分享即快樂! 李明曦頻道 萬卷好書免費分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