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說起茶中含有的物質(zhì),腦子里轉(zhuǎn)一遍,恩,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茶多酚沒錯了。雖然大多數(shù)茶友們都知道茶多酚,但是這茶多酚到底是什么,大多不知道。茶多酚是單一物質(zhì),還是一個種類物質(zhì)的總稱,也不知道。 今天咱們便來分享一下茶多酚。經(jīng)過科學檢測,茶葉中的成分高達700多種,而這茶多酚就是茶最顯著的特征成分。被茶友們記得最清楚自然是正常的。  關于茶多酚: 茶多酚并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zhì),而是很多種物質(zhì)的總稱,茶葉中含有眾多不同的酚類物質(zhì)和其衍生物,簡稱為茶多酚或者多酚類物質(zhì)。 茶多酚主要有四大類,分別是:兒茶素類(黃烷醇類)、黃酮類、花青素類、酚酸類,其中兒茶素類占到了茶多酚總量的70%。 如下圖,只是一個大致的分類,每一欄下方還可以細分,不過大家也不需要記那么多,沒啥用,簡單了解下即可。  關于茶多酚中一些占比較高物質(zhì)的解釋: 1、兒茶素分離出來后是一種白顏色的固體,在熱水和甲醇中很容易融化。 2、兒茶素在陽光照射、高溫環(huán)境、與堿性和氧化酶接觸等作用下,非常容易氧化、聚合、縮合,暴露在空氣中自然也會發(fā)生過氧化,變成黃棕色物質(zhì),所以茶葉的保存環(huán)境很重要,不然很容易變質(zhì)。 3、黃酮類物質(zhì)的外表顏色為亮麗的黃色結(jié)晶,在水中溶解后呈黃綠色,茶湯的顏色的變化主要因為它。  4、茶葉中包含的花青素類,其中花青素只不過占了總物質(zhì)含量的0.01%,紫色茶芽占比多一些,占了0.5至1%;花青素類中主要是花白素占比較高,達到了2%至3%。 5、花青素也叫花色素,通俗講就是天然的色素,植物中都含有這種物質(zhì),植物的外表顏色便跟這種物質(zhì)有關,花青素可以溶于水。 不過值得說的是,含有花青素較多的 那些植物,基本上都是紫色,像葡萄、紫薯、紫甘藍等,還有咱們特別熟悉的紫鵑茶。  6、至于另一種含量較高的花白素,本來的顏色是無色物質(zhì),但也有例外,紅茶、黑茶在發(fā)酵中,花白素會隨著發(fā)酵完全氧化成有顏色的氧化物,與鹽酸反應后,會形成紅色的物質(zhì),所以也將花白素稱為“隱色花青素”。  7、茶中含有的酚酸類分離出來后大多為白色結(jié)晶,容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是食子酸、咖啡酸、雞納酸的縮合衍生物。 8、酚酸類物質(zhì)和合成酯型兒茶素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合成的酯型兒茶素在水中會不斷的分解,最終的產(chǎn)物是茶湯滋味不同的一個重要因素。  多酚類物質(zhì)在紅茶制作過程中復雜的變化(尤其是發(fā)酵工序),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1、未被氧化的多酚類物質(zhì),主要是殘留兒茶素,并以酯型兒茶素為主;2、非水溶性轉(zhuǎn)化產(chǎn)物;3、水溶性氧化產(chǎn)物,主要是茶黃素(TF)、茶紅素(TR)、茶褐素(TB)。 看了這些,還只是一小部分皮毛知識,是不是很枯燥無味,不知所云。 茶友們還是安心喝茶吧,茶的成分大概了解一下即可,再多的知識也沒有口中的滋味重要。 我是頭綠身不綠的“綠豆芽”。致力于將好玩、有用、能看的常識、知識、好物分享給大家。 歡迎大家關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