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華文化里,“道”通常和“修煉”、“領悟”有關系。 “得道高人”——通常是指那些有覺悟、有智慧、超凡脫俗的至圣先賢,他們有僧侶、道師、也有凡塵俗世中受人敬仰的各種大家,如達摩、老子、孔子、孟子、莊子、……。 歷史上得道名師眾多,數(shù)不勝數(shù)。 “道”,于國于民,無論上層下層,都是共同的追求。儒家是齊家治國的核心,釋家是參悟的終極目標,道家更是以此回歸本真! 儒家講“道理”,佛家需“悟道”,道家論“得道”,其實核心都在于明白“道”能夠“明心見性”,能夠“洞察天理”。 何為“天理”?也就是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是宇宙萬物的“固有屬性”,是宇宙世界的“真實存在”! 至今為止,世界范圍內(nèi)還沒有任何一個詮釋能夠完整地說明科學的含義。 東方本無“科學”,只是日本學者西周時懋1874年翻譯法文science時生造的一個詞。隨著西學東進,這個詞連同相應的知識、觀念、制度一起傳入中國。在現(xiàn)代漢語語境下,它主要是指自然科學。 現(xiàn)代科學的主流是數(shù)理實驗科學,它起源于希臘理性科學與基督教唯名論運動的某種結(jié)合,但是,數(shù)理實驗科學并不是現(xiàn)代科學的全部,最終蘊釀了達爾文進化論的近代博物學(自然志)也是不可忽視的科學類型。技術、博物學(自然志)、理性科學三者構(gòu)成了現(xiàn)在我們所認知的科學譜系?!?/span> 現(xiàn)代人類崇尚“科學”,因為科學的發(fā)展,建立在實驗、驗證、總結(jié)和統(tǒng)計、邏輯分析的基礎之上,以“揭示自然規(guī)律”為首要任務,客觀上促進了人類文明尤其工業(yè)文明的快速發(fā)展,以至于許多人把世間事物“是否科學”當成了判定真假偽劣的標準。自然地,對于“道”,也就可以用“是否科學”這一問題來判別或發(fā)問了! “道”與“科學”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不妨想幾個問題。 當我們對某些問題是否具有科學性產(chǎn)生懷疑的時候,我們的問題怎么提出呢? 當然會問:這種事情有“科學道理”嗎? 當我們需要判別某些是是非非的時候,也一定會搞清楚誰有“道理”,某件事情是否有“道理”! 什么是“道理”呢? 仔細想想,“道理”不就是“符合客觀實際,符合邏輯關系,符合大眾認知的緣由因果關系”嗎? 由此來看,“道理”和“科學”豈不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我們崇尚科學,追根究底是因為科學講“道理”,讓我們明白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道學觀念中,“道法自然”,本身就指明“道”及其“法”是以“自然”的方式呈現(xiàn)的,“道化萬物”,世間的一切都顯自然。 既然科學就是研究自然的,當然就是為了揭示“道”理。 一切的科學研究成果,最終呈現(xiàn)給人類的,都是關于研究領域的“道”理。 那么,“道”是否“科學”這個問題,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視頻:和真養(yǎng)生九法 視頻:陰陽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