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重慶發(fā)生的一場鬧?。阂蚍蚱逘幊常拮泳尤辉谑⑴?,把擋在車前的丈夫撞飛致死。 雖然事后她悔不當初,但逝去的丈夫卻再也回不來了。 這個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打開新聞網頁,因垃圾情緒而導致的親人傷害案件比比皆是—— 女兒高考落榜,父親盛怒之下罵道:“你考得這么差,干嘛不去死啊!”女兒傷心欲絕后留下遺書跳樓自殺。 兒子沉迷于游戲,父親盛怒之下邊打邊罵道:“你這么厲害,怎么不自己養(yǎng)活自己!”在他回臥室的瞬間,孩子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并且有一個共性:被傷害的,無一例外都是傷人者最親、最愛的人。 為什么會這樣?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壓和個人情緒的失衡,出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的人對客戶有耐心,對同事有愛心,對上級有誠心,對下屬有同理心,甚至對陌生人都彬彬有禮;但是,對親人、愛人和家人卻只剩下煩心、糟心、鬧心甚至狠心。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愛我們、在乎我們的人才會容忍我們的傷害,也只有在他們面前,我們才敢放下壓抑和控制,把所有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說:“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xù)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爆發(fā)時摧毀一切但過后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span lang="EN-US"> 這話說的很到位,控制好這12秒的確可以排解負面情緒。問題就在于——盛怒之下,誰有控制情緒的能力? 雖然我們經常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但如果能“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豈不是更好? 所以,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擁有平衡穩(wěn)定的心態(tài),去應對所有的意外事件,去對待生命中的每個人,才是讓我們遠離垃圾情緒、回歸真實自我的最佳途徑。 作為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我提供三點建議,幫助大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 首先,學會當“鏡子”,不承接別人的負面情緒。 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我們在人際關系中工作、生活,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許多人的負面情緒。因此,當你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負面情緒時,請不要對號入座,認為這是針對你。學會當一面“鏡子”,映照出對方的負面情緒而不是承接這份情緒。清醒地提示自己——這份負面情緒是他的,我不過剛好遇見了而已。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遠離了他人的負面情緒。 其次,學會“自我覺察”,不轉嫁自己的負面情緒。 每個人在負面情緒出現(xiàn),都會有“征兆”。學會自我覺察,就能及時感受到這個征兆,并在征兆出現(xiàn)時及時調整自己,做到未雨綢繆。如果讓自我覺察形成一種習慣,就能隨時隨地掌握自己的情緒動態(tài),做到不轉嫁自己的負面情緒。 最后,要做情緒的使用者而不是控制者。 每一份情緒都是帶著任務而來,它的出現(xiàn)決不是為了讓你變得更糟,而是為了提醒你變得更好。要相信每一份情緒哪怕是負面情緒都是自己能量的積累,學會轉化它而不是控制或排斥它,做情緒的使用者而不是控制者,才能真正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 相信你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不僅不會再掉進垃圾情緒里,還能及時覺察、適時轉化,讓所有的負面情緒成為你前進的動力而不是阻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