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傳統(tǒng)的粘豆包不只是放糯米面的,現(xiàn)在大家去市場上購買的,都是改良后的滋味,基本上是用玉米面和黃豆面混合出來的面團,粘性沒有糯米大,好些人反映吃起來,壓根并不是小時吃的那種味道。
東北粘豆包正宗的做法,大概需要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整個過程是非常講究的。 糯米、大米、玉米按規(guī)定的比例兌好后,將它們泡入水缸中,泡上7-8天后,再把它碾成米漿,再用石頭壓把水分擠壓出來, 第一次發(fā)酵完成后,再兌入些食用堿,待它產(chǎn)生出酸味后,豆包的面才算完成,整個過程非常的繁瑣復雜。
如今的小作坊,再也見不到傳統(tǒng)東北粘豆包的“蹤影”,基本上都是改良后的味道,直接用糯米粉替代糯米,年紀稍微大些的人,吃上一口就感覺不對勁,現(xiàn)在商人講究效率,所謂的匠人精神再已經(jīng)“跑”的無影無蹤啦! 食材配料:江米面、溫水、紅小豆、白糖、(荷葉、粽子葉) 制作過程:
1、將500克的江米面(糯米面)倒入盆中,再根據(jù)它的吃水量添入適量的溫水,把它揉成較硬些的面團,如果太軟就團不起來,如上圖所示狀態(tài)。 2、然后把它放在溫暖些地方發(fā)酵,直到可以聞到糯米粉中散發(fā)出酸味為止,時間大概5-6個小時左右,如果室內(nèi)氣溫過低,可適當增長。
3、再來制作粘豆包的豆沙,將紅小豆倒入鍋中煮熟,然后把它搗成泥狀,再根據(jù)個人口味,添入適量的白糖拌勻即可。
4、糯米團發(fā)酵好后,再放入少許的小蘇打(用溫水化開),再次揉勻后,將它揪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壓扁后填入豆沙餡,如上圖所示。
5、最后,收緊封口后再把它滾圓些,粘豆包的生胚制作完成,逐個弄好后,再將它們擺入蒸鍋中,全程開旺火蒸20分鐘,出鍋后趁熱享用吧,軟糯香甜特別可口,趕緊做點孝敬家中的老人吧! 溫馨提醒: 如果家中備用荷葉或者粽子葉,可以把它們用溫水泡軟后,再把它墊在粘豆包的下面,蒸出后味道會更香一些。 豆沙餡可以去網(wǎng)上買現(xiàn)成的,直接用煮熟的紅小豆碾出來的,口感似乎會差上一些,不過吃起來比較放心,畢竟只添加些白糖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