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典型癥狀:肢體間歇性疲勞或疼痛,呈咬樣痛,麻木、感覺減退,趾或足的整個遠端部分蒼白、變冷或呈暗紅色,嚴重者肢端潰瘍和壞死。 2.實驗室檢查:靜脈活檢顯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顯微鏡下特點。 3.本病屬中醫(yī)“脫疽”范疇。 (一)缺血痙攣期 基本方 當歸1 0克 玄參12克 銀花1 5克 毛冬青8克 紅花1 0克 赤芍12克 地龍干1 0克 加減法 1.紅腫:加蒲公英3 0克、生蒲黃12克(包煎)。 2。脹痛;加±茯苓l 5克、細辛3克。 3。上肢:加川芎6克。 4。下肢:加淮牛膝12克。 5。濕熱盛:加生米仁3 0克、黃柏9克。 6。寒濕盛:艇桂枝9克、蒼術9克。 7。熱毒盛:加連翹9克、穿心蓮9克。 方義 基本方用當歸、紅花活血行血;玄參、銀花滋陰涼血、清熱解毒;毛冬青通脈消腫;地龍、赤芍舒筋定痛。 (二)營養(yǎng)障礙期 基本方 當歸l 0克 川芎6克 丹參1 5克 銀花l 5克 生地l 5克 毛冬青1 8克 劉寄奴1 5克 水蛭粉3克(分吞) 加減法 1.麻木:加制白附子4。5克。 2.疼痛:加細辛3克。 3.怕冷:加肉桂3克(后入)、麻黃6克。 4.肌肉萎縮:加白術1 2克、炙黃芪1 2克。 方義 基本方用當歸、川芎、生地活血涼血;丹參、毛冬青、劉寄奴、水蛭、銀花祛瘀通絡,清解熱毒。 (三)壞 死 期 基本方 黃芪1 5克 當歸1 0克 川芎6克 毛冬青30克 銀花l 5克 制乳香3克 血竭1·5克 (研末吞)。 加減法 1。發(fā)熱:加柴胡9克。 2.體虛:加生曬參l 5克(另煎沖服)。 3.陽虛:加熟附片9克(先煎),或鹿角片9克(先煎)。 4。陰虛:去乳香,加生地1 5克、石斛12克。 方義 基本方用黃芪、當歸、川芎益氣行血;毛冬青、銀花通脈消腫,清熱解毒;血竭、制乳香祛瘀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