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松上梁山后,那位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武二郎不見了,相反的戰(zhàn)場上很難見到武松的形象。不僅如此,武松有時候,也給宋老大唱起了對臺戲。作為當(dāng)年的摯友,武松為何上了梁山出工不出力?
其一,和宋老大尿不到一個壺里。宋老大主張招安,武松極力反對。菊花酒會上,樂和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接著李逵也不耐煩,這讓宋老大很是惱火,自此很少派遣武松。武松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你處處拿捏他,他自然不肯向前。
其二,宋老大人品有問題,武松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宋老大身為梁山二把手,處處拆晁蓋的臺,架空晁蓋。武松和晁蓋沒有交集,自己雖然是宋江一黨,但因為和魯智深楊志等二龍山的弟兄在一起,對宋江頗多微詞,因此不愿意再為宋江拋頭顱灑熱血。
其三,武松喜歡別人欣賞自己,士為知己者死,當(dāng)時武松在坐牢期間,施恩給予武松不少關(guān)照,又是免了武松的殺威棒,又是好酒好菜招待,動輒以打虎英雄相稱,武松感受到了施恩的關(guān)心,于是當(dāng)施恩提出讓武松幫他收拾蔣門神的時候,武松二話沒說就答應(yīng)了,醉打蔣門神之后幫施恩奪回了在快活林的生意。這便是有恩必報,有仇必復(fù)的性格。上梁山之后,宋江的羽翼已封,哪里會把打虎英雄武松放在心上?
其四,武松是步兵頭領(lǐng),梁山打仗用兵大部分是騎兵,作為武松,排兵布陣本非所長,攻殺戰(zhàn)守自然是呼延灼林沖秦明花榮等人獨占風(fēng)騷,武松的鴛鴦連環(huán)腿占不了上風(fēng),自然不會被派去。
其五,武松是江湖中人,不是朝廷體制內(nèi)的人。在梁山好多人都有背景,即使在宋江身邊當(dāng)土匪,也能帶兵打仗,比如徐寧,關(guān)勝,花榮等人。武松喜歡單打獨斗,梁山上講究的是大兵團作戰(zhàn),哪里有單打獨斗的場面。即使是后來擒住方臘,也不是武松的功勞,看看原著才知道那是花和尚魯智深。
武松上梁山之所以出工不出力,不是因為武松,而是武松看懂了社會,看懂了梁山,看懂了自己的位置,不再那么魯莽行事。武松的人生曲折而命運多舛,二十五歲就在景陽岡打虎成名,之后為兄報仇,俠肝義膽,而后行走江湖,一路上故事膾炙人口??上鍤q就去六和寺出家相伴青燈,在短短的紅塵俗世中,武松經(jīng)歷的事情太多太多,而他的性格也在各個階段呈現(xiàn)出完全不一樣的狀態(tà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