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如今的社會,誰家的孩子不是寶,捧在手心里,熱了怕化了,冷了怕凍著,尤其是孩子在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shù)男睦?,更是寵得不得了,恨不得把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留給孩子,即使孩子在沒有分辨能力下,作出一些過分的事情,老人都不會跟孩子計較,想著孩子年齡還小,畢竟家里就這么一個寶,怎么舍得去責罵,而對于父母來說,孩子的重要程度更是如此,有些過分溺愛孩子的家長,可舍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而父母和老人對于孩子的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過于變本加厲,甚至說自私也不為過,家里的東西孩子自然都會占為己有,畢竟,父母所做的一切可都是為了孩子,可父母亦或老人何曾想過,這是孩子在家里,可如果孩子上了幼兒園,又該怎么繼續(xù)幼兒園的生活,更何況幼兒園里的物件,比如玩具,并不是每個孩子都人手一個的,難免就會出現(xiàn)爭奪的情況。 莉莉家的孩子小寶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前段兒時間經(jīng)過家庭會議,決定把小寶送進離家近的一個私立幼兒園,說實話,幼兒園里的設施配備都是相當不錯的,小寶剛開始在幼兒園的時候前幾天還好,課外活動的時候,總能拿到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可是前兩天,小寶在拿玩具的時候,玩具剛拿到手里,就被其他一個同學搶走了,而且該同學還推倒了小寶,放學的時候,爺爺去接小寶的時候,小寶哭鬧著給爺爺說,同學把自己的玩具搶走了,爺爺看著哭鬧的孫子,心疼不止,便給小寶說,“是哪個同學搶的,明天爺爺去學校給你搶回來,好不好”,小寶這才停止了哭鬧。到家吃晚飯的時候,爺爺提起了小寶玩具被搶的這件事情,奶奶說:“沒必要,你喜歡哪個玩具,明天奶奶給你買一個一模一樣的”,而爸爸的回答是:“你跟那位小朋友說了這是你的玩具嗎?”媽媽卻緊接著說:“那你不會玩其他的玩具嗎?又不止那一個玩具?更何況你被其他小朋友推倒,根本打不過人家?!弊詈筮@件事情也不了了之,小寶第二天去上學的時候,壓根忘了這件搶玩具的事情,畢竟奶奶可是答應過自己會給自己買一個一樣的。 其實我們不難從莉莉的家庭中看到,小寶的玩具被搶了之后,大家的反應都是不同的,而且很多時候,家長出于好意的關心不僅幫不到孩子,還會火上澆油。一般情況下,喜歡搶東西的孩子都屬于不會表達而且容易被激怒的孩子,如果按照爺爺?shù)男袨椋敲粗粫购⒆酉萑胗帽┝鉀Q問題的行為中,如果再搶回去,不僅很容易激怒喜歡搶玩具的孩子,這樣就是一場爭奪玩具的戰(zhàn)爭開端,雙方孩子都不會得到好處。假設孩子的玩具被搶了回來,但是家長們要記住,孩子并不是每一次都有家長可以給撐腰的,如果在搶奪的過程中失敗了,那么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而且更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但如果搶奪成功了,那么會讓孩子潛意識中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更何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并沒有什么分辨力,不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用暴力去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而什么時候不能使用暴力,于是就是可能讓孩子從受害者的地位變?yōu)楸患雍φ?,所以這種暴力的行為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萬萬不可取的。 而媽媽和奶奶的做法都是讓孩子再退縮,出現(xiàn)了問題不解決,只會教孩子逃避,而通常這樣的教育只會讓孩子默默忍受,即使自己被欺負了,也不去反抗,只會讓那些喜歡搶玩具的孩子認為這是個好捏的軟柿子,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逆來順受,容易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變成討好型人格,這對于孩子之后的健康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 其實就上述案例而言,爸爸的做法是比較正確的。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搶之后,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并且大聲的告訴搶玩具的孩子,這是我的,你這樣的做法事錯誤的,如果你再搶我的玩具,我會告訴老師。那么這時候搶玩具的孩子可能會意識到他爭搶的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同時如果繼續(xù)搶下去會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當然在面對堅定的對手和不良的后果之間,搶玩具的孩子自然會冷靜下來,即使不能快速的思考,冷靜下來,那么大部分的孩子也會產(chǎn)生一種害怕的心里,自然會停下爭搶的這個動作,除此之外,這些話也會讓孩子明白,暴力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以及處于什么情況下才能使用暴力。所以說,父母可不要小看這一件事情,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對孩子日后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那么你呢?你家的孩子玩具被搶的時候,你是怎么處理的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