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與自然是創(chuàng)作的基礎,藝術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寫意花鳥畫創(chuàng)作也不例外。寫意花鳥畫寫生強調客觀物象的精神氣質與寓意內涵,注重意境的表現(xiàn)。以寫意觀作為指導的寫意花鳥畫寫生不僅是學習寫意花鳥畫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更是進行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不可或缺的素材。
在花鳥畫歷史的不斷發(fā)展中,中國寫意花鳥畫則已經形成了以寫生為基礎 ,以寫意來傳情達意的獨特傳統(tǒng)?!皩懮倍肿员彼蝿⒌来嫉摹妒コ嬙u》及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都有提及。明代唐志契在《繪事微言》中有言:“昔人謂畫人物是傳神,畫花鳥是寫生,畫山水是留影”,這有力地說明了自古以來就有花鳥重寫生的傳統(tǒng)。寫生一直是學習中國畫必須掌握的一種方法。一切藝術規(guī)律都是創(chuàng)作者對自然規(guī)律藝術化的反應。好的藝術作品都離不開社會生活和自然,寫意花鳥畫更是以寫生為其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支撐。沒有寫生不可能有寫意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因此,寫生不僅是進行寫意花鳥畫學習不可脫離的學習階段,同時也表達著創(chuàng)作者內心對自然物象獨特的審美感受和文化修養(yǎng)。更重要的是,花鳥畫寫生為其創(chuàng)作提供了可塑的題材內容。

寫意花鳥畫寫生 寫生是藝術創(chuàng)作主體對客觀社會與自然的認識和感知過程,更是認識生活、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鍛煉造型能力和寫意筆墨技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而寫意花鳥畫寫生是將主觀與客觀結合、表現(xiàn)與再現(xiàn)統(tǒng)一的過程。追溯寫意花鳥畫發(fā)展歷史,從事寫意花鳥畫的畫家們都相當重視寫意花鳥畫的寫生——師法自然。
 (一)花鳥畫寫生的“寫意”層面。 寫意花鳥畫寫生要強調“寫意”的含義,就是指寫生過程中作畫者將主觀的修養(yǎng)、情感和認識融入寫生。而所謂寫意是指“畫家對時代、民族、社會、自然等一切的深邃體察在心中蘊積成的一種意識、一種精神和凝煉的感情,而借助于客觀物象和筆墨表達出來?!?/p> 寫意花鳥畫寫生強調的是客觀事物所蘊含的意境和人們所賦予的品質。而意境不是客觀物象本來就有的,是人將感情投入到花鳥等物象之中。以四君子為例:梅蘭竹菊有其不同寓意。當寫生梅花的時候想到堅強傲骨,看到竹子的時候就會想到高風亮節(jié),面對蘭花想到的是清淡雅致,菊花更是寓意不屈傲骨?,F(xiàn)代國畫大師郭味蕖常畫竹也種竹,時常在風、雨、雪中觀察竹的意境,感悟竹子的性格和精神氣質,拿起畫筆寫生時,自然能深刻地描繪竹子的神韻、意境,同時將個人的理解和感情帶入創(chuàng)作中;需要找到合適的表達形式,根據物象的氣質,處理好線條的粗細、疏密、長短,強調線條意識和形式因素的組合訓練,把握氣氛、營造氣勢。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國”,從一朵花一棵草都會讓人感受到無限的生機甚至整個世界。這就是客觀事物被人所賦予的品質,有了生命的氣息。

(二)寫意花鳥畫寫生的意義與目的 歷代有創(chuàng)造性、有見地的藝術家,都極力提倡深入現(xiàn)實生活,親近自然,以自然界的萬物為師。從道家天人合一的藝術主張到南齊謝赫六法之“應物象形、隨類賦彩”,再到唐代張藻的“外事造化,中的心源”、清代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以及近現(xiàn)代的齊白石和任伯年、徐悲鴻的寫生主張,都體現(xiàn)出中國畫特別是中國寫意花鳥畫寫生之不可替代的位置以及其創(chuàng)作與寫生的密切關系。 五代徐熙就是提倡寫意花鳥畫寫生的典范?!皳缎彤嬜V》記載:“徐熙花草蟲魚,妙奪造化,嘗徜徉游于園圃,每遇景留,故能傳寫物態(tài),蔚有生意?!盵2]由此可見他非常重視深入生活和自然,身臨其境,熟悉花草蟲魚的的自然生態(tài)結構,能夠自然生動的表現(xiàn)物象,所畫之物生意盎然,富有情趣?!氨彼乌w昌經常在曉露未干之時,管茶話會,手中調色摹寫,并以“寫生趙昌”自居?!盵3]清代畫家惲南田所作沒骨花卉不為先匠所構、獨辟奇境,他曾說“寫生之技,即與古人為師,猶未能臻至妙,必因而師造化,庶幾極研盡態(tài)而為大雅之崇.”。正是他的這種“對花寫照”與“對花臨寫”的精神是他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中國現(xiàn)代花鳥畫大師郭味蕖提出的兩個“深入”理論就是強調寫生在花鳥畫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一是深入社會生活,二是深入自然生活。他的畫大多是從自然中來,每次外出歸來寫生稿都累積無數,生活和自然必然成為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基礎。其后代郭怡孮也極力提倡深入生活、走入西雙版納寫生創(chuàng)作。
而寫意花鳥畫寫生的目的是通過對自然物象的深入觀察和認識,一方面真切地感受生活,挖掘出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獨特之美,同時找尋自然世界與內心世界的和諧點,使自我的感受得到進一步升華;另一方面提高把握客觀物象的造型能力從而提高繪畫的表現(xiàn)技巧。用寫意的形式進行寫生可以開掘筆墨形式語言之變,還可以開掘自己創(chuàng)作的藝術個性;再者整個寫生的過程是調動創(chuàng)作主體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很自然的就會將客觀物象轉換成帶有強烈感受的主觀作品,收集大量日后進行寫意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素材和資料。

(三)將“三物”理論融入寫意花鳥畫寫生中 寫意花鳥畫的寫生是走進自然界身臨其境地直接描繪自然中存在的物象。如何更好的走進自然、體驗認識和感受生活,在寫生中訓練造型和筆墨形式,講究的是筆墨表現(xiàn)的形式和畫境表現(xiàn)的結合。為進一步的寫意花鳥畫創(chuàng)作搜集大量的素材,同時能體現(xiàn)物象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情感?這就要求花鳥畫創(chuàng)作者深入觀察所描繪的自然物象,以心觀景,以情動人。最主要是了解掌握花鳥畫寫生必要的知識和構圖規(guī)律。首先要了解自然物象的形態(tài)結構,進行細致的解剖并記錄下所描繪的花冠、枝、干、葉、花蕊、花苞、花托等;其次,寫生還要從自然和生活中尋找構圖規(guī)律,將好的構圖記錄下來以供日后創(chuàng)作之用。當然也可以截取自然物象中最動人處給予適當的處理,移花接木尚可重新組織創(chuàng)作。 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根據前人的繪畫理論和藝術實踐,在結合自身的創(chuàng)作體驗提出了“三物”理論,即“作畫要明白物理、體會物情、觀察物態(tài)”?!叭铩崩碚撏瑯訛橹袊鴮懸饣B畫的寫生提供了一條明晰有力的理論依據。 熟悉物理、感受物情和觀察物態(tài),用心的去觀察自然物象的生長規(guī)律,了解植物的習性、感受其不同的品格和特性,并積極主動的將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注入所描繪的對象中去,這樣的寫生對象才會以情動人、以態(tài)怡人。畫竹子時不僅要畫出竹子的生長結構,也要將竹子所特有的高潔清雅之氣表現(xiàn)出來。例如明代大寫意花鳥畫開創(chuàng)大師徐渭在《題四梅》所言:“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且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以及《徐文長集》:“葫蘆依樣不勝揩,能如造化絕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韻,根皆吾拔五指栽?!痹倏待R白石老人:“我絕不會畫我沒見過的東西”、“我對雞仔細觀察和研究的時間比畫雞的時間要多的多?!钡鹊?從這些富有感情的話語中可以窺見大師們對所描繪的物象不僅僅是了解而是深入的觀察甚至是研究其生長規(guī)律。他們從大自然的一花一木一鳥入手,力求準確地掌握花、鳥、蟲、獸的生長規(guī)律和自然形態(tài)。從寫生入手,把自然萬象作為描繪的對象,這不但客觀的表現(xiàn)了自然之美,更融入了藝術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審美意識和情感體會,所刻畫的對象自然就融入了物理、物情和物態(tài)。
徐湛教授寫生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