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經濟學篇】 6月14日凌晨,也就是昨天,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是今年的第2次加息動作,而且預計今年可能還會進行2次加息。去年一年,美聯儲加息3次,全球已經進入貨幣緊縮時代。這種貨幣緊縮的政策,也稱為“縮表”。 為了給小白讀者掃盲,我昨天在[上篇](?點擊回顧)中解釋了三個問題:①美聯儲是什么?②美聯儲加息的原因(貨幣緊縮概念);③美聯儲加息對我們的影響。  這次我們繼續(xù)來說剩下的三個主題: 
 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一般來說,調控宏觀經濟發(fā)展情況的手段有兩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是政府制定,包括:加稅/減稅、財政支出、國債、政府投資等手段; 貨幣政策是由央行制定,包括: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調整貼現率(貼現率和利率不完全一樣,但是可以簡單理解為調息)。 本篇我們主要講的是由央行制定的貨幣政策,之后我們會再專門講解由政府制定的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包括兩種: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 寬松的貨幣政策(量化寬松) 『目的』:增多市場上的流通貨幣,提高市場的總需求量; 『應對情況』:當國家經濟增速過慢、發(fā)生通貨緊縮時,使用寬松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 『刺激經濟過程』:經濟增長比較緩慢時,因為經濟不增長,投資回報率很低,大家都不愛投資,會把錢存起來,留著之后投資回報比較高時候再用。這會讓市場上的貨幣量減少,流通的錢越來越少,東西就得降價,能買更多的東西,前面就是發(fā)生了通貨緊縮的過程(這個過程和通貨膨脹剛好相反)。于是大家就更加不愛投資,沒有投資,經濟就很難恢復,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時,央行就會使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市場上的流通貨幣,從而緩解經濟的過冷。 緊縮的貨幣政策(量化緊縮)         『目的』:減少市場上的流通貨幣,抑制市場的總需求量; 『應對情況』:發(fā)生通貨膨脹、經濟過熱時,使用緊縮的貨幣政策來保證經濟的平穩(wěn)增長。 『穩(wěn)定經濟過程』: 上次我們簡單說過通貨膨脹的弊端,現在再簡單回顧一下: 
 而經濟過熱的弊端在上次我們也講過, 
 緊縮的貨幣政策能讓市場流通貨幣減少,如果市場流通貨幣減少,錢存著就能升值,未來就能買更多的東西,大家就都不選擇投資,而更愿意把錢存進銀行。這樣投資放緩,經濟過熱,供給過多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貨幣政策的手段        前面我們說過,貨幣政策是由央行制定,包括: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調整貼現率(我們通常稱之為調息)。那么現在我逐一介紹一下這三個工具: 1.調整存款準備金率 首先,這個要調整的存款準備金率是針對商業(yè)銀行的,我們平時去存款、取款、貸款的銀行都是商業(yè)銀行。         我們首先得說一下商業(yè)銀行的運作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吸儲放貸”。比如你去銀行存款,存1萬元,利息是3%,另一個人或者企業(yè)去銀行貸款,他貸款需要還給銀行的利息是8%,中間這5%的利息,就是銀行賺的錢。但是銀行不能把你存的1萬元全都貸款出去,萬一發(fā)生什么情況,很多人要去取錢,銀行沒留現金應對,信用就要破產了,就會有更多人去取錢,發(fā)生銀行擠兌事件,甚至可能會導致銀行破產。 吸收了存款,但不能貸款出去的部分,就叫“存款準備金”,如果存款準備金率是10%,那么你存的1萬元,銀行就最多貸款出去9千元,有1千元需要作為存款準備金。提升存款準備金率就是通常說的“提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就是通常說的“降準?!?/b>         提準能讓銀行可以放出的貸款減少,能讓市場上的貨幣量減少,屬于量化緊縮政策; 降準能讓銀行可以放出的貸款增多,能讓市場上的貨幣量增多,屬于量化寬松政策。         2.公開市場操作 政府可以在公開市場發(fā)行債券,主要是發(fā)行國債。政府可以大量的買入和賣出國債債券,來調整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 政府可以通過發(fā)行債券,讓大量的債券投放到市場,這樣就把市場上的流動貨幣給收回來,市場上的錢少了,屬于量化緊縮政策。 政府可以通過買入債券,就可以把債券收回,這樣就把大量的貨幣投放到市場,這樣市場上的錢就多了,屬于量化寬松政策。 3.調息(調節(jié)貼現率) 央行可以通過調整基礎貼現率來實現對市場上貨幣量的調控。 如果央行宣布加息,銀行利息提高。一方面,很多人選擇把錢存進銀行,市場上流通的錢就少了。另一方面,之前管銀行借錢的人多,需要還的利息少;但現在加息要還的利息高了,借錢投資的意愿就低了。錢都存在銀行里了,市場上的錢少了,所以加息屬于量化緊縮政策。 如果央行宣布降息,銀行利率降低,一方面,把錢存銀行的人少了,市場流動錢增多;另一方面,貸款投資的人多了,市場上流動的錢也多了。錢都從銀行流向了市場,市場上的錢多了,所以降息屬于量化寬松政策。         以上就是央行傳統(tǒng)的三個貨幣政策工具,已經介紹完了。 現在我們做一下歸類: 量化寬松政策包括:降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買入債券、降息。 量化緊縮政策包括:提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發(fā)行債券、加息。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有一點多,我們回顧一下: 第一,我們介紹了兩個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第二,我們詳細講了貨幣政策的兩個不同方向:貨幣緊縮政策和寬松貨幣政策,分別介紹了政策的目標、應對情況、調節(jié)經濟的過程; 第三,我們講了貨幣政策的三個傳統(tǒng)工具: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調息;又說明了具體的操作方式,并對政策進行了量化寬松和量化緊縮的歸類。 第四,我們首次介紹了一些經濟學的基礎知識:商業(yè)銀行的運作模式——吸儲放貸;提準、降準的概念。 結合上篇,歡迎跟我探討一下, 哪個概念是你收獲最大的呢? 本次加息可能給你帶來的影響是什么呢? 沒看過癮?查看專欄其他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