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梁惠王章句下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span> 對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宋耐踔乱病N耐跻慌蔡煜轮?。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span> 【譯文】 齊宣王問道:“和鄰國交往這里面有學問嗎?” 孟子回答說:“有。只有有仁德的人,懂得謙恭處下的道理,才能夠以大國的身份侍奉小國,所以才有商湯侍奉葛伯,周文王侍奉昆夷。只有有智慧的人,謹慎敬畏,才能夠以小國的身分侍奉大國,所以才有周太王侍奉獯鬻,越王勾踐侍奉吳王夫差。以大國身份侍奉小國的,是樂安天命的人;以小國身份侍奉大國的,是敬畏天命的人。樂安天命的人,以仁德教化百姓而統(tǒng)一天下,敬畏天命的人,以禮德尊敬大國而保全國家。《詩經(jīng)》說:‘敬畏上天的威靈,因此國家安定太平。’” 宣王說:“先生的話可真是至理名言啊!不過,我有個壞習性,就是愛逞強好勇。” 孟子說:“那就請大王屏除習性,不要好氣血之小勇。有的人動輒撫劍四顧、怒目而視地說:‘他怎敢對抗我呢?'這其實只是匹夫之勇,只能與個把人較量。大王請不要喜好這樣的匹夫之勇!”《詩經(jīng)》說:‘文王赫然大震怒,整頓軍隊到前方,制止侵犯的敵人,增強周國的威望,酬答天下的向往。’威儀遍布天下,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尚書》說:‘上天降生了蕓蕓眾生,降生了引領百姓的明君,也降生了以道德教化的老師,這些明君圣主和道德師表的天職是幫助天帝愛護人民。所以,天下四方的百姓,無論有罪和無罪、有過無過,都由我來以道德和仁德來教化,又有何人敢違背上天的意志呢?只要有人還在天下橫行霸道,無法無天,周武王便感到羞恥,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足以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太平安定的?,F(xiàn)在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太平安定。那么,民眾惟恐大王不崇尚勇武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