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陋室銘》 劉禹錫 (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1)。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斯是(3)陋室,惟(4)吾德馨(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6),往來無白?。?)??梢哉{素琴(8),閱金經(9)。無絲竹(10)之亂耳(11),無案牘(12)之勞形(13)。南陽(14)諸葛廬,西蜀子云亭(15) 孔子云:何陋之有?(18) 一、 文學常識: 作者:劉禹錫,唐朝詩人。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二、釋詞: (1)名:出名(動詞) (2)靈:成為靈異的水(動詞) (3)斯:這。 (4)惟:只是。 (5)馨:品德高尚。 (6)鴻儒:博學的人。 鴻,大。 儒:指讀書人。 (7)白?。哼@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8)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9)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10)亂耳:亂,使……擾亂。 (11)案牘,官府的文書。 (12)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勞,使……勞累。 三、譯句: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四、內容理解: 1、統(tǒng)領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點睛之筆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表現(xiàn)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的是什么?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表現(xiàn)主人生活環(huán)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6、從正反兩面表現(xiàn)作者超凡脫俗的情趣的句子:可以調素琴……無案牘之勞形。 五、層意與中心: 第一部分(1——3句)用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類比,點明主旨。 第二部分(4——7句)從三個方面寫出陋室不陋。 第三部分(8——9句)以古代名賢自況,說明陋室不陋是因為“德馨”。 中心:作者通過對陋室環(huán)境、交往人物及室中生活情趣的描繪,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居住者“德馨“,表現(xiàn)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