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您這招聘崗位描述得不太適應應屆生啊,這要求至少得有兩三年工作經歷才可以吧”。同學A聽完宣講后,指著招聘信息問招聘方。 “你太low了吧,人家這職位信息,很明顯要求有兼職的同類崗位工作經驗。你自己沒有,就別在這里耽誤時間”。同學B還沒等招聘方開口,就搶著接上了話。 “喲,人家招聘方還沒講話呢,你接什么茬兒啊。”同學A質問道。 “招聘需求寫得很明確,符合你的要求就按企業(yè)要求面試,不符合要求也沒必要說人家招聘職位的問題,自然有符合的人選。”同學B也不示弱。 看到這里,招聘人員自然不能再冷眼旁觀,將兩人分別拉開。這一幕就發(fā)生在最近的校園招聘中。 現在的校園招聘,早已不向當初,雖然對大廠職位的青睞依然義無反顧,但工作內容、工作環(huán)境、工作氛圍的要求,也明顯超過對于薪酬的要求。 95后們的職場態(tài)度 有態(tài)度、敢直言。 似乎是95后們越來越明顯的狀態(tài),參考以上爭論就可以看得出。而且與80后特別明顯的區(qū)別在于敢想敢說,不再畏懼所謂的“權威”。就拿開篇的案例講,對于職位的不同觀點,80后看到后如果不適應自己,可能會視而不見,但95后卻會直接講出他對某個事務的看法,還居然有不同觀點直接爭論,也許在80后們看來,有可能引發(fā)的一場爭斗,結果卻完全出乎意料。招聘會結束當天,兩人加了微信成了好友,又在一周后同時接到公司的實習邀請,攜手入職,完全沒有爭斗的任何跡象。
有野心、有擔當。 看到開篇的兩個人,相信不少職場人都會定義為“刺兒頭員工”,一定不好管理。但他倆入職后的工作態(tài)度、與團隊成員的配合,完全超出一般人的想像。雖說在工作中爭論不斷,但如果你能有理有據地讓他們認可,工作效率不受一絲影響。兩人的口頭語經常是“你說得對,我當然應該聽眾,但我不接受你用職務來命令我?!庇龅竭@樣的下級,或許80后們會想到“難道這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嗎?可,95后們就是不一樣。
據相關資料調查顯示,這樣的情緒并非個案。原本以為注重個性的95后們,會完全排斥職場規(guī)則,其實并不然。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如果作為他們的領導,如果你不能找到有效合理的說服方法,而強制要求95后們,那么他們是完全不會理會你的??匆幌轮瓣P于他們裸辭的原因,就充分說明以上問題。
95后個性化的需求 工作就是享受過程,機會需要自己把握。一個朋友分享給我的實例: 朋友所在公司規(guī)模不大,薪酬競爭力一般。通過校招聘用兩位應屆生,后來其中一人因工作條件差,不到1個月就離職了。而另外一位卻一直默默地堅持著。朋友很奇怪,單獨找他聊天,為何當初會選擇公司的職位。他的回答令朋友詫異許久。 首先,晉升機會。這個職位上面沒有匯報對象,看似向XX領導匯報,實則直接面對老板,晉升機會大于任何一家公司; 其次,實踐機會。想法與實踐距離為零,工作計劃只要能說服老板,變?yōu)楝F實只有一步之遙; 再次,試錯成本。由于公司規(guī)模小,試錯成本較低,一個項目節(jié)點不符合用戶需求,馬上調整,沒有冗長的體系結構。迭代時效性強,效率完全可以覆蓋試錯成本。
這是一個應屆生的思路,初入職場能有這樣的思考,朋友講真是自愧不如。原來大家都在炒作95后們要求工作環(huán)境、導師輔導、彈性工作制等軟性需求時,他們已經跳出思維框架,走向了另外你未曾思考的領域。
校招似乎一年難過一年,應屆生們的要求與花樣越來越多。不少企業(yè)為了迎合他們的需求,準備不間斷的零食、刻意創(chuàng)造著平等的氛圍等。但通過以上分享,不知大家有沒有看到不一樣的95后?
我是Miss一點兒,每天伴你進步一點兒。歡迎點擊頭像訂閱或通過微信分享職場喜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