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明川 亞特蘭大兒童兇手是美國最可怕的連環(huán)殺手,因其做案頻率高,手段兇殘,曾嚇得美國的小孩子們不敢出門,家長們也成天提心吊膽。 犯罪嫌疑人雖然最終被抓獲,然而由于證據(jù)不足,至今該案依然爭議不斷!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起,亞特蘭大連續(xù)失蹤了24名兒童以及6名成年人,他們最后全部遇害。為此,人人都想知道,兇手究竟是誰。 在那個年代,亞特蘭大的黑人比例超過了白人,但黑人家庭依然貧窮,犯罪率猛增,當時這座城市成為了美國最危險的城市。 1979年中,恐怖開始蔓延。14歲的愛德華·史密斯(Edward Smith)忽然失蹤了,4天后,同齡的阿爾弗萊德·埃文(Alfred Evan)也失蹤了。 7月28日,他們的尸體在一處樹林中被找到,但沒人重視這兩起案子,警方還不知道,惡魔已經(jīng)來到了人間。 同年9月4日,14歲的密爾頓·哈維(Milton Harvey)騎單車去銀行幫媽媽辦事,結(jié)果一去不回。 兩個月后,密爾頓的尸體才在亞特蘭大很遠的地方被發(fā)現(xiàn),但依然沒人將這名孩子的死聯(lián)系到之前的兇案。 同年10月21日,9歲的尤瑟夫·貝爾(Yusuf Bell )去商店幫鄰居買東西,在路上失蹤,直到11月8日他的尸體才在一所廢棄的小學里被發(fā)現(xiàn)。 尤瑟夫身上纏了膠帶,死因是扼殺,但警方依然沒有想到案子的關聯(lián)性,這給了兇手更大的膽子。 1980年3月4日,就在大家以為兇手收手了,12歲的安琪拉·列尼爾( Angel Lenair)卻在下午離開家后,也失去了蹤影。 六天后,安琪拉的尸體在一塊樹林空地被發(fā)現(xiàn),她的嘴被塞了白色的短褲(不是她本人的),雙手被電線綁住,死因同樣是扼殺。 ▲案子開始引發(fā)關注 這些死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黑人,當時每天都有兒童失蹤,這些人的遇害依然沒有得到重視。 到了1980年9月16日,遇害的黑人兒童愈來愈多,當?shù)卣K坐不住了,他們抓不到兇手,只好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的探員們來調(diào)查。 截至當時,遇害人數(shù)已經(jīng)高達14人,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的人一來,他們就分別對兇案展開了自己的調(diào)查,然后為做出了心理側(cè)寫。 這兩位探員非常有名,一位叫約翰·道格拉斯 (John Douglas) ,另一位叫羅伊·黑茲爾伍德(Roy Hazelwood),而約翰就是2018年熱門美劇《心理神探》自傳原著的作者。 ▲約翰·道格拉斯 由于遇害兒童都是黑人,當時外界都在質(zhì)疑,兇手肯定是白人,這是種族歧視和仇殺。 1974年,亞特蘭大選出了第一位黑人市長梅納德·杰克遜 (Maynard Jackson),對于這種問題,他是不會縱容的。 然而,約翰和羅伊一來,他們就發(fā)表了不同的看法。 雖然受害人都是黑人,但這正好證明了,兇手也是黑人。而這些死者大部分住在黑人社區(qū),那里犯罪率很高,一般白人不會進入那個地方,甚至去拐帶和謀殺小孩。 ▲本案部分受害人圖集 更重要的一點,在多起兇案中,有目擊證人提到受害人上了一輛雪佛蘭,只有兇手是同種族的人,受害人才會放下警惕。 除此之外,約翰和羅伊也認為,這些案子不一定都是同一個兇手犯下的,因為案子到后期開始變得熱門,有的兇手為了自己的罪行,才利用輿論,將案子推給這名連環(huán)殺手。 當這兩名聯(lián)邦探員來了之后,罪案又發(fā)生了3起后,但就暫時消停了。就在大家以為案子就此結(jié)束了,但卻在1981年1月,恐怖再度來襲。 ▲當時的亞特蘭大市長梅納德重金懸賞此案線索 到了1981年3月,亞特蘭大出現(xiàn)了第一名成年受害人艾迪·鄧肯(Eddie Duncan),接著又有五名成年人遇害。 當時,亞特蘭大的法醫(yī)辦公室有一個工作人員是大嘴巴,他看到案件如此熱門,便想找存在感,對媒體說法醫(yī)在死者身上找到了一些纖維、毛發(fā),它們與前面的案子是匹配的。 聯(lián)邦探員雖然惱火這種行為,但他們立刻想到了一點,兇手肯定也看到了這則新聞,那么為了毀滅證據(jù),拋尸到河中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水能洗刷掉許多證據(jù)。 1981年5月22日,蹲守亞特蘭大各個橋墩的警探們,終于聽到了一陣響亮的水花聲。 ▲韋恩·威廉姆斯 警探們立刻跳出來,攔住了一輛白色雪佛蘭,車主是個黑人,叫韋恩·威廉姆斯(Wayne Williams)。 但是,韋恩說他是丟垃圾到河里,沒拋尸,而且說他是一位音樂人,要去面試一位叫雪兒·約翰森(Cheryl Johnson)的歌手,還說了這位歌手的住址。 警探們見韋恩說得那么具體,只好放行,但后來他們?nèi)フ已﹥簳r,卻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這個人。 兩天后,警探們在那座橋的下游不遠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成年男子的尸體。死者叫納撒尼爾·卡特(Nathaniel Cater),27歲。 ▲最后一名受害人納撒尼爾被打撈上岸 自此,韋恩就成了嫌疑最大的人,而當初他被警察攔住時,他車上的纖維和毛發(fā)被當做證據(jù)采集了,那些證據(jù)與其他兇案的是匹配的。 根據(jù)調(diào)查,韋恩生于1953年5月27日,父母都是教師,他從小對記者和電臺很感興趣,然后又變成了音樂制作人。 韋恩一被捕,聯(lián)邦探員約翰就和媒體說了許多與案情有關的分析,他的自負引發(fā)了上級的不滿,但他的確提供了許多線索。 盡管人被抓住了,但韋恩否認這些罪名,他說這些案子是3K黨(奉行白人至上)干的,警方把連環(huán)兇案扣在他的頭上,是為了避免種族戰(zhàn)爭而已。 事實上,韋恩養(yǎng)了一只狗,那只狗的狗毛同樣出現(xiàn)在了其他死者身上,而警方也在韋恩家中找到了極類似的纖維,這些都是這一系列案件中最重要的證據(jù)。 ▲韋恩入獄照 1982年2月27日,法庭判處韋恩兩個無期徒刑,并在喬治亞洲的漢考克州立監(jiān)獄服刑。 不過,最后釘死韋恩的也不是24名兒童死者的案子,而是通過兩名成年人的案子來判刑的,其中包括納撒尼爾。 這些年,韋恩一直堅稱自己是無罪的,近年也有媒體為韋恩喊冤。也因為如此,韋恩從沒交代過為什么殺人。 2007年6月26日,也有技術(shù)人員說,當年的犯罪實驗室只能做線粒體DNA的鑒定,不是核DNA鑒定,那種鑒定不能完全匹配一只狗,可以匹配好多只。 ▲本案紀實文學 這一系列案子一直是熱門話題,《心理神探》第二季也會聚焦亞特蘭大兒童殺手,剖析兇手的內(nèi)心世界。 值得欣慰的是,自從韋恩被逮捕后,連環(huán)兇案就戛然而止,沒有再出現(xiàn)與本案相關的受害人了。 |
|
|
來自: 昵稱30671027 >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