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方:芍藥甘草湯方:白芍藥 甘草(炙)各四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參考比例:白芍四 炙甘草四;分二服。 合方分解:芍藥甘草湯=白芍+甘草。 按:芍藥古無赤、白之分,今分赤、白,并說赤芍偏活血袪瘀,白芍偏補(bǔ)血。然據(jù)自身嘗試所得,二藥作用相同,無大區(qū)別,而口感上,赤芍偏苦,白芍偏甘酸,則白芍口感較赤芍為佳,故我自己通常只用白芍而不用赤芍。又二藥均有緩下、輕瀉的作用,袪水血瘀滯的作用大于補(bǔ)血作用,補(bǔ)血作用常由袪瘀作用所致。 本方用于治療四肢(一般以下肢為主)痹痛(一種如久蹲之后、如做拉筋訓(xùn)練、如大腿上被重?fù)袅艘蝗惖哪欠N痠痹疼痛。痹痛常集中在腰胯、大腿、小腿等部,并引致腳趾(手指)有拘攣僵硬感。發(fā)作時(shí)有坐、臥、站、行皆不能緩解的煩擾不安、不得安寧的感覺)有良效,但用量必須大、必須用重劑,芍藥用量常要用至30克每服,甚至是赤芍、白芍并用(各25或30克每服);甘草常用生甘草,用量在15~25克每服之間;對(duì)證用,往往有一劑知兩劑已的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捎糜趯?duì)靜脈曲張的治療。如果兼有虛寒沉衰的表現(xiàn),可加用附子,即為芍藥甘草附子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