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加索說過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p> 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孩子擁有與生俱來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探索的欲望。 你是否對以上的場景感到似曾相識?你給他精心準備了畫筆和顏料,希望他能盡情享受涂鴉的快樂。哪知道他沒有畫在紙上,而是畫在了自己的臉上和身體上。 當他興高彩烈的拿著畫給你看時,面對這樣一幅看起來亂糟糟的畫,你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回應他。 相信這樣的場景,每一位父母都不會陌生。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引導孩子?怎么做才能鼓勵孩子的涂鴉熱情? 大多數(shù)父母都會面臨困惑和迷茫。 先來分享一組畫面 你能說出下面這兩幅畫中 哪個是孩子畫的?哪個是藝術家的畫嗎? 仔細看,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區(qū)別的。 右邊這幅畫看起來背景更復雜些,肌理效果也更豐富,它其實出自一位美國知名的畫家,名字叫杰克遜·波拉克, 他的作畫方式很奇特,不像其它畫家一樣支好畫架在畫布上作畫,而是將顏料隨意在畫布上潑灑,創(chuàng)造出一種色彩自由流淌,不受約束的抽象線條效果。 乍一看,孩子的畫和大師的畫,看起來非常相似呢! 這種顏料的隨意潑灑,實際上是一種抽象藝術的表現(xiàn),非常適合兩三歲的孩子去進行實踐。 再來看一組畫面,里面有四幅畫,請大家仔細的看,你能看出這幾幅畫哪些是孩子的作品,哪些是藝術家的作品嗎? 答案來了:圖1和圖4為藝術家的畫作。你猜對了嗎? 這兩幅作品的主人是著名的華人畫家朱德群,在前年香港的佳士德拍賣中,兩幅作品被拍出了1100萬和580萬的高價。 仔細的觀察這組畫面,你會看到藝術家的作品細節(jié)處理還是非常細膩內斂的,而圖2和圖3這兩幅是孩子的畫,看起來情感更加濃烈和直接,也讓人印象深刻。 再來看一幅畫,看似很稚嫩的簡單線條,是不是讓你想到了孩子的隨手涂鴉? 它其實來自瑞士的造型大師保羅克利,這位大師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跟著線條去散步”,而這幅畫就是他用一根線條一口氣畫出來的。 克利的作品風格多變,但兒童的純真、稚拙的畫風使他達到了藝術的頂峰。據(jù)說他經??磧鹤赢嫯?,把其中一些奇妙的符號記在腦海里,然后與自己的想法組合表現(xiàn),構成為他畫面中的獨特圖案。 這是一位我們都熟知的著名藝術大師的作品,他叫畢加索,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他。
畢加索是位非常高壽且高產的畫家,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幾乎觸及了所有的藝術形式,然而在晚年時他最鐘情的是兒童藝術。十四歲時的畢加索就像拉斐爾畫得一樣好。 然而這位享譽世界的大師卻說:“我花了一輩子學習怎樣像孩子那樣畫畫?!?/span>
愛畫畫和敢畫畫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是他們認識世界、感知世界、表達自身情感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或許這些大藝術家畢生想要追求的,就是孩子們好奇的眼看待世界的角度。
讓孩子像孩子一樣去畫畫,他們不會受任何束縛,任何工具都可以信手拈來,盡情的施展。 他們勇于探索,善于模仿,手上,腳上,衣服上,甚至別人的身體.....處處都是小畫家的試驗所。
給他支一塊大的畫布或是畫紙,提供充分的空間,顏料,材料和工具,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自由表達。
讓孩子畫他們想要畫的,孩子畫的是他的生活體驗,是他對世界的認知,他們表現(xiàn)的是最純粹的視角和生命最初的律動。 他們作品中的“不似”就像是藝術家想要追求的“神似”,這種超越現(xiàn)實,不受任何拘束的自由意志,是許多大藝術家想要達到的“返璞歸真”的境界。
讓孩子像孩子一樣去畫畫,不必追求畫得像還是畫得好,也不要強求什么結果,過程中的探索和實踐是最有價值的收獲。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我們不需要教他們去畫畫,父母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欣賞、聆聽、鼓勵和陪伴。
米羅曾經說過:“兒童時期的天賦最珍貴”這個階段擁有人一生最高的創(chuàng)造力,一旦他長大,這種能力或許就會消失。 用寬容和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孩子的畫作,呵護每一個孩子的的好奇之心和創(chuàng)造之力,讓孩子像孩子一樣去畫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