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愛扇,佳人亦愛扇。自古以來,才子與佳人便與扇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把中國扇就是深厚中國文化的縮影。 中國扇的發(fā)展史 扇 詩 宋·張舜民 扇子解招風(fēng),本要熱時用。 秋來掛壁間,卻被風(fēng)吹動。 扇子史傳上最初稱為”五明扇”,據(jù)傳是虞舜所制。從秦至漢都在沿用,張打此扇是在向外界表明吸納賢才的主張,但到了魏晉之時竟成為皇帝的專用。 殷周時期已出現(xiàn)了一種“翟扇”,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雞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說。 《爾雅》中談道:“以木曰扉,以葦曰扇?!睆倪@可推測,早期的扇子可能是長方形的葦編物。早期的扇子并非用來納涼,而是用作統(tǒng)治者禮儀之具,所以又叫“儀仗扇”。為了彰顯地位與特權(quán)而使用的,后漸漸地,從地位和權(quán)利的象征轉(zhuǎn)變成為納涼、娛樂、欣賞等生活用品和工藝品。 中國秦漢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圓、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絲織的絹素,由于宮中用得多,故又稱“宮扇”,隋唐兩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紈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紙扇。宋以后,折扇漸漸流行。明清時期,浙江、蘇州、四川等地盛產(chǎn)折扇,題字作畫亦興于此。 扇子本是實用之物,以其輕薄而面積大,可扇風(fēng)取涼。中國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裝飾的傳統(tǒng),于是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書畫。扇子就此演變成有實用功能的藝術(shù)品,使人頓生愛羨之心、寶藏之意,成為今天集藏的一大門類。 中國扇的兩大代表 團扇歌 西漢·班婕妤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 ??智锕?jié)至,涼意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中國古代扇子的種類非常多。但真正被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折扇和團扇二種。 折扇又名“折疊扇”,又名“聚頭扇”。折扇產(chǎn)生時間雖較遲,其重要性卻極大。它攜帶方便,出入懷袖,扇面書畫、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寵物,所以又有“懷袖雅物”的別號。 團扇產(chǎn)生遠(yuǎn)早于折扇,因形狀團圓如月暗合中國人合歡吉祥之意,又名“合歡扇”。又因其由絲織物制成,故又稱“紈扇”或“羅扇”。更由于唐人王建《調(diào)笑令》中的名句“團扇團扇,美人并來遮面”,而產(chǎn)生了“并面”、“便面”和“障面”的雅稱。 中國扇的應(yīng)用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 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fēng)。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中國的戲曲也離不開扇子這樣的一個重要道具,昆曲表演中有這么一個說法,叫做:“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媒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