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xué)習(xí)內(nèi)容 勞勞亭 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詩詞譯文 在金陵之南有一座送客遠行的勞勞亭,恐怕那里是天下最讓人傷心的地方了。多情的春風(fēng)也知道離別的痛苦,竟然不肯讓柳條早早發(fā)出嫩芽。 詞語注釋 1. 勞勞亭:在今南京市西南,是古時送別之所。 2. 勞勞:在古代漢語中,“勞”通“遼”,有廣闊遼遠的意思。勞勞是古人的送別語,描寫離別時憂愁傷感的樣子。這里指勞勞亭。 3. 知:理解。 4. 別:離別。 5. 不遣:動詞,使,令,這里是不讓的意思。 6. 柳條: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xí)慣。 專家解讀 李白的這首五言絕句,是送別詩中的佳作。整首詩格局之大,構(gòu)思之巧妙,令人嘆服。于春風(fēng)乍起,柳條未青,微暖還寒的早春時節(jié),這位浪漫主義詩人不去描寫那古亭春色,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詩的前兩句“,詩人用極其凝煉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直奔主旨。被后人譽為“詩仙”的李白,怎舍得讓他的詩作如此直白毫無新意呢?他采取了直中見曲的巧妙構(gòu)思,不說天下傷心事是離別,只說天下傷心處是離亭。 這樣既以亭為題,又超越敘亭,越過離別之事來寫離別之地,越過了送別之人來寫送客之亭,使詩的立意高遠而精妙,構(gòu)思超凡脫俗,使讀詩之人,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地因地及事,由亭及人。因此,前兩句詩,詩人有力地展示了主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離別之苦,將詩意推到了高峰。 這首詩除了在語言、風(fēng)格上顯示出李白作品的明快自然、清新俊逸的藝術(shù)美之外,其精妙之處還在于構(gòu)思立意之新巧,聯(lián)想之奇特。假若是一位平凡的詩人,有了前兩個如此有張力的詩句之后,似乎后面再沒有什么話要表達了,如果僅僅做平鋪直敘的盤旋,使整首詩結(jié)構(gòu)完整的話,那么全詩將纖弱無力,索然無味。 而詩人李白卻陡轉(zhuǎn)筆鋒,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之翼,就亭外柳條未青之景而出人意料地寫出了神來之筆,以“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從情轉(zhuǎn)景,別出心裁,把原本無情無知無意的春風(fēng)寫得有情有知有意,使之與離別之人同具傷離惜別之心,從而更進一步烘托出離別的惆悵。這樣的兩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擴展了整首詩的深度與厚度,越品越耐人尋味。 知識拓展 勞勞亭,又叫望遠亭或者臨滄觀,坐落于現(xiàn)在的江蘇省南京市西南,它是一座始建于三國東吳時期的著名歷史古跡,也是沿長江順流而下的必經(jīng)之地。自古以來送別之人常在此駐足,目送行人漸行漸遠,自東吳后,勞勞亭就成了行人分別、相送的場所。后來,勞勞亭便成了離別感傷的代名詞。歷代文人騷客亦多以之為題寫作賦詩,而其中尤以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這首《勞勞亭》最為著名。 |
|
|
來自: xxjjsdt > 《邂逅古詩詞(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