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謙是明代名臣,對詩歌有獨到見解,他特別強調(diào)“經(jīng)世致用”,深刻理解“人情物變”。于謙生活的年代,詩文盛行“臺閣體”,空洞無物,藝術(shù)僵化,他是唯一能沖破濁流,抒寫風格剛健,關(guān)系國計民生的詩歌的作家。 這首七絕《上太行》,是于謙晚年的作品。他自33歲開始,歷任山西、河南巡撫18年,到任之后,總是“輕騎遍歷部所,延訪父老”,年年出巡基層。 ![]() 于謙詩《上太行》
這首詩前兩句“西風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鳥獨還”,寫北方秋天肅穆空闊的自然風光:夕陽殘照,西風勁吹,衰草斑斑,浮著幾片淡云的秋空,無比寥廓。這時,只見一只飛鳥獨自還巢。 ![]() 國畫太行山
“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寫一位離家千里,征戰(zhàn)在外的須發(fā)花白的老將軍,現(xiàn)在又在為國事奔波,躍馬登山險峻的太行山。 這首詩全詩運用襯托對比的手法,以夕陽、西風、衰草、寥廓的秋空,來襯托勇于進取的豪情,用孤鳥還巢來襯托“千里客”遠旅他鄉(xiāng)應(yīng)有的思鄉(xiāng)之情。 ![]() 于謙讀書名言
這首詩情調(diào)昂揚向上,剛健遒勁,樸實粗豪,有詩評說于謙詩“風格遒上,興象深遠”,又評“風格遒健,乃轉(zhuǎn)出當日詩人上”,都是中肯的評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