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行人之所以敢隨意橫穿馬路,甚至一邊低頭玩手機一邊橫穿馬路,并不是他們膽子大不怕死,而是他們深信司機看見行人后會避讓,不會撞也不敢撞他們,所以,他們認為自己是絕對安全的。 確實,沒有一位司機會看見行人橫穿馬路而主動撞上去。但是,馬路中間撞飛行人的交通事故卻每天都在上演,這些交通事故中的司機,有酒后駕駛的、有疲勞駕駛的、有分心駕駛的、還有一些像今天案例中的特殊情況,一個個家庭破碎的悲劇背后,是事故雙方安全意識的缺失。 在這起事故中,前后超車的兩輛車,都存在巨大的風險,只是前面的面包車的今天運氣比較好,逃過了這一劫,如果橫穿馬路的不是行人,而是一輛移動速度更快的電動車,他可能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那么,這輛超車的面包車,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 他為什么會使自己陷入如此危險的處境,不早早的減速處理,而是臨近行人才緊急變道避讓?最后離行人不足1米的距離驚險閃過。 分心駕駛嗎?這個可能性比較小。 從視頻中面包車的行駛軌跡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直在發(fā)生事故的第二條車道上行駛,而是從最左車道上向右變道而來,快速從右側(cè)超越最左車道上的車輛。 這輛超車的面包車之所以讓自己陷入如此危險的處境,問題就出在這個變道超車的過程中。 我們知道,左舵車從右側(cè)超車的最大危險之一就是,與左側(cè)超車相比變道過程中盲區(qū)更大,變道時離前車越近盲區(qū)就越大。 與此同時,如果盲區(qū)中存在“危險源”,變道的過程越短,給自己留的反應時間就越少,危險性就越大。 而超車的面包車恰恰就是在離前車較近的距離快速向左變道,變道前行人在前車車身阻攔的盲區(qū)中,變道后行人就在眼前,剎車根本停不住,只能賭一把,緊急變道避讓,運氣好,有驚無險! 但是我們要記?。洪_車,絕不能靠運氣,幸運之神不會永遠眷顧你! 如果遇到左側(cè)蝸行車輛,放低車速,與前車保持一定距離,穩(wěn)穩(wěn)的向右變道,觀察好前方路況,與前車互動后再加速超車,避開眼睛與心理的盲區(qū),才不會有意外情況發(fā)生。 安全駕駛,是提前避免險情,而不是臨時處理險情。 與面包車相比,后面這車白色小車就沒那么幸運了,直接把行人撞飛數(shù)十米遠,后果已是可想而知了。 那他又犯了什么錯誤呢? 一、跟隨超車 跟隨超車的定義:在前車沒有完成超車(返回原車道或離被超車輛三秒以上距離)之前,跟隨前車一起超越同一輛車的行為。 跟隨超車的處境:當前車速快、離前車近、前方及另一側(cè)都有車。 跟隨超車的潛在危險:視野與車速不匹配,與前車過近無法觀察前車前方的路況,如果前方發(fā)生異常情況,前車急剎必將追尾,前車緊急避讓后留給自己的處置時間極短,且被超車輛一方的避讓空間被堵,大大增加事故的發(fā)生幾率和危害程度。 案例中前車是貼著行人避讓的,白色小車從發(fā)現(xiàn)行人到撞上行人的時間不足1秒,別說避讓,連反應剎車的時間都不夠,才會有如此嚴重的后果。 二、鄰道車輛減速未跟剎 跟剎:最初級的定義是前方車輛剎車亮燈時,應不加思索跟隨前車立即剎車,經(jīng)過無數(shù)的事故案例分析總結(jié),不僅是前車剎車需要跟車,還包括左、右前方的車輛;左、右兩側(cè)并排的車輛,只要發(fā)現(xiàn)他們減速,都應該立即跟剎降速。 因為在車輛眾多,路況繁雜的路面上,他們能觀察到你視角盲區(qū)的危險,只有養(yǎng)成了跟剎的好習慣,即使在你的盲區(qū)有“危險源”的出現(xiàn),只要其他車輛看見并剎車,你也能憑借“第六感”提前減速,排除險情。 左側(cè)車道上的車輛,早早就發(fā)現(xiàn)了橫穿馬路的行人,并減速謹慎處理。而兩輛右側(cè)超車的車輛,不僅沒有重視這個危險報警信號,反而將前車減速當成超車機會,在該跟剎減速的位置反而加速超車,缺少安全駕駛意識,最終將自己推向了險情事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