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壞城郭,且為棧道而葬群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馳期更日?!釉唬?甚善。敬馳期,更擇日?!?/div> ——《戰(zhàn)國策·魏惠王死》 這段文言文所說的主角就是今天所要說的墓主,魏惠王。魏惠王魏塋,即位時魏國是鼎盛時期,在即位后的戰(zhàn)爭中,大敗于齊國,開始衰弱,死于公元前319年。魏的先祖畢公是周文王的庶子,姓姬名高,武王伐紂后封于畢,稱“畢公高”畢公高的后人畢萬,在晉獻公時封于魏,始姓魏。畢萬的十一世孫魏斯,于公元前403年參加韓趙三家分晉,始封為諸侯,尊號魏文侯。(本段部分剪輯修改于百度百科) 魏惠王因從安邑遷都至大梁,故又稱為梁惠王,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zhàn)就是魏惠王所主持征戰(zhàn)的。之后魏國國君便稱王,這場戰(zhàn)爭雖然取得勝利,但大大削弱了魏國國力。此外“三人成虎”等成語也是出自其身。 其墓位于河南省中牟縣韓莊附近,中牟縣有三座大型古墓,只可惜這三座沒有一座“幸存”下來。中牟三大墓中,梁惠王墓是年代最久的一座。這座墓不例外,位于一個連柏油路都沒有的地方,由于前一日中牟下雨,土路泥濘不堪,只能就近把車停在國道邊,走了十多里泥濘不堪的鄉(xiāng)間土路,踏過無數(shù)泥坑,來到了一個村內(nèi),村民十有八九都不知梁惠王墓位于何方,最終還是問了一個小孩,才得知所在,可謂“牧童遙指惠王墓”。興沖沖地走向所指方向,只見路邊有塊文保碑書“梁惠王墓”。 但四周望去并無任何封土的樣子,問正在勞作的農(nóng)民,他指向遠方的一處緩坡,說那邊就是。也許因為時間流逝,封土隨之流逝了,也許墓址并非在此,但大概位置可以確定了。回家查過衛(wèi)星圖后,怎么也找不到當天去的那個村莊,更不用說封土了。 這次探訪魏惠王墓相當不完整,墓址是被“指”出來的,只能說到了附近而不知確切所在,實為遺憾。 草根三品官 NJ 原創(chuàng) http://blog.sina.com.cn/3pinguan 補:本墓資料補充及本文更名說明(2015年1月10日) 今日將原“魏惠王墓”博文名稱更改為“梁惠王墓” 博友“宏約深美”通過博文留言,于2013.2.5補充:《祥符縣志》載,高三丈,廣百余步。清《中牟縣志》:“梁惠王墓,在縣東三十里韓莊西南一里,周圍二畝,高一丈五尺,形如偃月?!碑?shù)厮追Q“老虎谷堆”,如今高約3米,南北長110米,東西寬75米。 基本信息: 朝代:戰(zhàn)國·魏 類型:諸侯王墓 墓主:魏惠王(梁惠王) 姓名:魏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