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揣情最難守司,言必時其謀慮。故蜎飛蠕動,無不有利害,可以生事變。生事者,幾之勢也。此揣情,飾言成文章,而后論之。——鬼谷子·揣篇 揣情是最難掌握的,游說活動必須深謀遠(yuǎn)慮的選擇時機(jī)。即使是昆蟲飛行爬動那樣微末的事情,也都包含著利益與禍害,可以使事物發(fā)生變化。使事物發(fā)生變化的起初往往是微小的態(tài)勢。實(shí)行這揣測實(shí)情的方法,必須要修飾言辭,使之富于文采,然后再進(jìn)行論說。 就是說:摸清楚對方的需要是最難掌握的,因?yàn)槿说男那楹屯庠诃h(huán)境,瞬息萬變。 說話的人要想做出合時、合適,合事的思考判斷,實(shí)在不易。 一個小蟲子飛過,一個小蟲子爬過,都有利害的征兆,都意味著什么事情可能發(fā)生。 至少意味著它們被什么力量在驅(qū)動著,更何況是人類?人要能夠成事,就在于抓住時機(jī)及形勢。 所以,如果一旦摸清了對方的需要,就要想出動人的言辭,編成有條有理的文章,這樣才可以對人說出有影響力量的話來。 二 鬼谷子眼望張儀:“張儀,你聽什么呢,那么專注?” 張儀應(yīng)道:“回先生的話,弟子在聽師姐彈琴!” “琴聲如何?” “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弟子聽琴無數(shù),唯有今日琴聲令弟子心顫!” “是的,”鬼谷子點(diǎn)了點(diǎn)頭,“老朽看到了?!鞭D(zhuǎn)問蘇秦,“蘇秦,你也在聽蟬兒彈琴么?” 蘇秦應(yīng)道:“是的,先生。” “琴聲如何?” “如泣如訴?!?/p> “哦?”鬼谷子抬頭問道,“她在泣什么?訴什么?” 蘇秦?fù)u了搖頭:“弟子聽不真切!” 鬼谷子點(diǎn)了點(diǎn)頭:“嗯,能聽出來已經(jīng)不錯了!” 張儀心里一動,抬頭問道:“敢問先生,師姐在訴說什么?” 鬼谷子轉(zhuǎn)向童子:“小子,你來說說,你的蟬兒姐在訴說什么?” 童子正在閉目傾聽,聽到鬼谷子發(fā)問,頭也未扭:“回先生的話,蟬兒姐在跟大雁說話!” “大雁?”張儀略怔一下,恍然有悟,不無嘆服地點(diǎn)頭道,“嗯,大師兄說得極是,剛才師姐看到大雁南飛,這才出來彈琴!” 鬼谷子沒有睬他,繼續(xù)問童子:“你的蟬兒姐在對大雁說些什么?” 童子又聽一陣,搖了搖頭。 張儀急問:“先生能聽出她在訴說什么嗎?” “是的?!惫砉茸狱c(diǎn)了點(diǎn)頭,緩緩說道,“她在詰問大雁為何不守信用,為何不把該捎的物什捎來!” “該捎的物什?”張儀打了個愣怔,“請問先生,大雁能捎何物?” 鬼谷子瞥他一眼:“你要關(guān)心這個,最好去問蟬兒!” 張儀知先生已經(jīng)揣出他的心意,臉上一熱,急急垂下頭去。 “先生,”蘇秦解圍道,“如此細(xì)微之境,弟子能否聽懂?” 鬼谷子點(diǎn)了點(diǎn)頭:“只要用心,自然能夠聽懂?!?/p> “如何用心?” “將心比心,心心相印。” “如何做到心心相印?” “人心直通情、意。欲知他人之心,就要揣摩他人情意。聽其琴,揣其情,摩其意,自通其心!” 蘇秦喃喃重復(fù)道:“揣其情,摩其意,自通其心!” “正是,”鬼谷子重申一句,“此為揣、摩之術(shù)。捭闔之術(shù)五花八門,首推揣、摩!” 張儀已經(jīng)聽出先生是在借機(jī)傳授,精神陡來,大睜兩眼:“請問先生,何為揣情?” 鬼谷子緩緩說道:“揣情就是度量他人之心。詩曰:‘他人之心,余忖度之,’講的就是揣情。若是揣人,則要察其言,觀其色,聞其聲,視其行,然后推知其心之所趨。若是揣天下,則要透視國情,觀其貨財之有無,人民之多少,地形之險易,軍力之強(qiáng)弱,君臣之賢愚,天時之福禍,民心之向背,然后推知其國運(yùn)是盛是衰,是興是亡!” 鬼谷子由此及彼,推而揣摩天下,蘇秦、張儀如聞天書,似癡似迷。沉思有頃,蘇秦問道: “請問先生,如何揣情?” “欲揣其情,首摩其意。摩為揣之術(shù),揣、摩不可分離!” 張儀急問:“何為摩意?” “所謂摩意,就是投其所好,誘其心情。譬如說,對方廉潔,若說以剛正,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對方貪婪,若結(jié)以財物,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對方好色,若誘以美色,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是以善摩之人,如臨池釣魚,只要用餌得當(dāng),魚必上鉤!” 蘇秦、張儀再入深思。 鬼谷子見二人已入狀態(tài),緩緩起身:“習(xí)口舌之學(xué),不知揣情摩意,就如聾子瞎子,若想成功,難矣哉!” 蘇秦、張儀起身拜道:“弟子謹(jǐn)記先生所言,細(xì)加體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