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不簡單?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 什么是不平凡?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感謝大家對'答問題,贏吐司盒'活動的支持, 【 ps:添加小編(MISSGUO777)提前查看中獎結果 】 我們在認真閱讀 ?六百多份問卷?后,總結了一些做吐司時常會遇到的問題 下面由小耳老師來為大家逐一分析解答,別忘了還有小tips喲 ~ 猜你還想看面包吐司模具 揉面篇 揉面小貼士: 1.吐司要求揉到完全階段,即能拉出結實透亮的手套膜 2.甜面包/餐包揉到擴展階段即可,即能拉出有明顯紋路的厚膜 3.揉面方式: a.廚師機揉面,根據(jù)廚師機的性能決定 b.面包機揉面,一般20-30分鐘就可以,最長不能超過40分鐘,這個要取決于面包機的性能;夏天要開蓋揉面 c.手揉,必須將全部材料(黃油除外)充分混合成棉絮狀,冷藏30分鐘再揉(手法可看小耳老師在美食天下發(fā)布的'帕帕羅蒂面包PappaRoti(手工揉面)'菜譜,或百度飛雪無霜的揉面視頻) 常遇到的問題 問:為什么我揉的面團總是會很干? 答:親 ~ 面團太干是因為液體含量太低,建議液體含量和面粉含量的比例不要低于60%(液體包括水、牛奶、雞蛋、煉乳等) 問:不知道為什么我的面團總是很粘,但它有彈性。 答:面團太粘是液體含量太高,建議液體含量和面粉含量的比例不要高于70% 問:噢額滴神!搞了大半天,最后面團癱軟了,一點彈性也沒有! 答:親!你揉面過度了!也有可能是你揉面的溫度太高導致噢~ 出膜篇 出膜小貼士: 1.吐司要求出手套膜,薄而不易破,十分有彈性的(可以在上面彈彈彈,發(fā)出啪啪啪的聲音,你們千萬別想歪噢 ~ ^_^) 這種膜是薄而透,重點是有韌性,用手指戳不易破洞,即使有破洞也是邊緣光滑的,而且這種膜十分容易拉開的,有點像吹大了的泡泡糖一樣 2.膜太薄了也不行,不結實且沒有韌性,一扯就破,這就屬于揉面過度了 3.粗糙的膜,上面還有粗紋路的,破洞邊緣呈鋸齒狀的,這種的面團還需要繼續(xù)揉;這種膜就適合做甜面包/餐包 問:搞了大半天,最后居然出不了膜,我都崩潰了! 答:那就要考慮配方的合理性咯;其次要考慮揉面的機器程序或者揉面的手法是否合適;最后考慮是否面團沒有揉到位,或者揉斷筋了 ~ 問:膜厚實紋路明顯,但有彈性。 答:那就是揉面不夠徹底 ~ 問:為什么膜總是很粗糙,而且彈性不足 答:那就是配方水分/油脂不足,面團干燥不易拉開 問:膜很薄,容易破,是不是哪里做錯了? 答:配方水分/油脂太多,揉面過度咯 ~ 發(fā)酵篇   發(fā)酵小貼士: 1.發(fā)酵的方式 a.發(fā)酵箱。一發(fā)選擇26-28度,時間60分鐘左右;二發(fā)選擇38度,時間30分鐘左右;如果直接一發(fā)做面包,就38度60分鐘左右。 b.烤箱發(fā)酵 按烤箱功能選擇發(fā)酵,提前15分鐘在烤箱底部放置一盆熱水,等水蒸氣充滿整個箱體;不能將熱水和面團同時放入烤箱內(nèi),避免水蒸汽太熱燙死酵母。 如果烤箱本身不帶發(fā)酵功能的話,也按上面的方法操作,只是烤箱不開啟任何功能就可以了。 c.常溫發(fā)酵 適合夏季室溫高的時候進行,但個人不建議,因為通常濕度都不夠 2.時間是由面團的發(fā)酵狀態(tài)決定的,要做合適的調(diào)整: a.整個面團一發(fā)的,手指粘干粉,在面團上戳個洞,洞口稍微回縮,形狀像肚臍眼,就發(fā)酵成功了; 如果一點都不回縮,那么就還可以繼續(xù)發(fā)酵片刻; 如果面團表面很透,可以看得出很多氣體在里面的,戳洞后整個面團往下塌的,類似泄氣的氣球的,就說明發(fā)酵過度了。 b.整形后發(fā)酵的,輕按面團,馬上回彈的,說明還可以繼續(xù)發(fā)酵 c.整形后發(fā)酵的,輕按面團,緩慢回彈的,說明發(fā)酵已經(jīng)完成了 d.整形后發(fā)酵的,輕按面團,不會回彈的,說明發(fā)酵過度       問:為什么發(fā)酵不長個,而且時間特別長? 答:有可能是揉面不到位,導致膜不夠結實,韌性不足,這種情況,一發(fā)是可以勉強撐過去的,但是到了二發(fā)就會失去了張力,不膨脹,裹不住氣體,或者膨脹體積小而且時間很長?;蛘呤且驗闇囟忍?,濕度不夠,面團偏干,撐不起來。 問:為什么會發(fā)酵過度? 答:溫度太高,濕度太大,時間過長。 整形篇   整形小貼士 1.分割 直接法的面團,取出后稍微揉圓,就可以分割了 2.滾圓 手呈半圓型,半包裹著面團滾圓,要用陰柔里,拇指和手腕輕推面團出去,其余四個手指把面團收回來,力氣大會傷面團,繃得太緊就容易局部斷裂 3.松弛 分割后松弛,夏天約10-15分鐘,冬天就20-25分鐘。 4.搟卷 一般情況下?lián){卷一次,就要松弛一次。時間大約在15分鐘左右,松弛好的面團,手指輕按會慢慢的反彈恢復光滑表面(要是輕按后立即回彈那就是面團沒松弛好,要是按了以后不彈回,那就是有點松弛過度了)       5.關于搟卷的次數(shù) 有的方子只搟卷了一次,有的搟卷二次。 搟卷一次口感就較為松軟,搟卷兩次組織較綿密,所以最終搟卷的次數(shù)要以個人習慣而定 6.搟卷 將松弛好的面團,用排氣搟面杖,從面團中間開始,分別向上,向下;向上一下,向下一下?lián){制成牛舌狀,不能來回搟,不用拼命搟很大,第一次搟到一巴掌的大小就已經(jīng)足夠,搟走大氣泡就可以了 第二次搟的長度要稍微長一些,約28-30cm,一般卷2.5圈到3圈為宜 無論第一次搟卷還是第二次搟卷,都不能用力過猛,用力過猛會導致面團斷裂,影響發(fā)酵 詳細分析篇 為什么不長個? 吐司入烤箱后長個子分為兩部分: 1.酵母未死亡時的受熱釋放出二氧化碳(可以理解為繼續(xù)發(fā)酵) 2.氣體受熱繼續(xù)膨脹 所以,長個子的先決條件之一是揉出最有彈性的面團,這樣面團的筋度包裹氣體的能力才強,入烤箱后的膨脹能力也才強。 所以呢并不是水量越大越好,而是在熟悉常用的面粉吸水能力,在加入適量的水。 分析原因: 1.面團沒揉到位(包括揉面過度),出不了結實薄膜,因為在發(fā)酵過程中結實的膜才能盡可能的包裹住更多氣體。 面團長大的過程中釋放二氧化碳,膜就會越拉越大,越撐越薄,如果拉出太薄的膜,那膨脹的時候就沒有彈性,會破膜,就很難長起來 2.發(fā)酵過度,面團軟塌塌的,沒有彈力/張力 3.出膜沒有問題的話,就要看面團狀態(tài),是太濕還是太干,有沒有彈性:過于濕軟的面團彈性不足,裹入氣體的能力也隨之變差,過于干燥的面團,也會削弱面團的張力     吐司為何會縮腰? 1.面包沒烤透 2.幾個吐司同時烤,導致相鄰面受熱不足,可以通過延長時間改善一下 3.配方問題,比如柔性的材料過多,使面團過于癱軟,無法支撐烘烤時的迅速膨脹,造成縮腰 4.整形時面團松弛不夠,筋度太強,回縮能力強 5.出爐后未及時脫模,出爐后必須馬上取出震模,倒扣脫模   猜你還想看面包吐司的做法     吐司組織為何粗糙? 1.揉面不到位 2.揉面溫度高,時間長,導致斷筋 3.面團發(fā)酵不足或發(fā)酵過度 4.烤制溫度偏低,面團膨脹不足 5.面團水分少,干硬 6.整形手法不當,面筋被破壞或者面團厚度不一 為何有沉積 沉積指的是面團沒有充分發(fā)酵膨脹,組織不像正常的部位一樣舒展開 沉積分三種:底部沉積,中心沉積,四周沉積 1.二次發(fā)酵不到位 底部未充分舒展開,烤出來就會有沉積 2.面團太多 面團遠超吐司盒所能容下的面團重量,兩側和底部的面團就會未完全發(fā)酵的時候,面團已經(jīng)填滿了整個吐司盒,導致四周沉積 3.底部捏的太緊 發(fā)酵過程中這一部分就較難膨脹,造成底部沉積 4.搟卷太寬 面團寬度和吐司盒差不多寬甚至比吐司盒還要寬,面團沒有足夠的空間膨脹,造成中心沉積       表面為何有氣泡? 1.面團發(fā)酵過度,或者二次發(fā)酵濕度太大 2.整形時面團里的空氣沒有充分排出 3.面團太軟 4.面團攪拌過度導致斷筋 為什么吐司皮厚? 1.過度烘烤,指的是烘烤時間過長,溫度太高 2.烘烤溫度過低,需要烘烤的時間太長 3.面團發(fā)酵過久,或不足 4.面團濕度不夠,干燥 5.最后發(fā)酵溫度太高,膨脹不足,體積偏小       吐司為何皮皺? 皺皮嚴重的這個問題,是非常容易出現(xiàn)的。 這是因為面包出爐后產(chǎn)生的水汽會繼續(xù)透過面包表皮排出的原因,因面包剛出爐內(nèi)外溫差大,面包內(nèi)部蒸汽容易大量凝結附著在面包內(nèi)壁和外皮,所以尤其容易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 1.面包面團太軟,內(nèi)部支撐力不足,烤時表皮膨脹,出爐后回縮厲害,可適當減少配方中的水量 2.最后發(fā)酵過度,面筋不足,支撐力不夠 3.烘烤上火或整個爐溫溫度太低,以至于面包在爐內(nèi)發(fā)酵過度,沒有及時定型。適當提高爐溫或上火溫度 4.面包中心沒有烤熟,中心骨架尚未形成,可以通過面包上色情況來判斷烘烤程度是否合適       | 
|  | 
來自: 昵稱35346723 > 《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