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聲明:作品點評欄目由千年蘭亭號在今日頭條獨家發(fā)表,如其他媒體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提示:即日起,本欄目針對網(wǎng)友開放。希望點評作品的朋友,請私信。 特約評改人:游義云(中國書協(xié)會員,湖北省書協(xié)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謝小英 行書草木條幅 規(guī)格100cm×37cm 謝小英作品評語:此作對王鐸書風把握得較為準確,章法的疏密虛實、墨色的濃淡枯濕、線條的粗細大小、行間的錯落避讓均能有所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作者腳踏實地的功夫并學有所用,實為可貴。 不足之處是,由于作者對王鐸書法的理解還不夠深、透,故未寫出王鐸鏗鏘沉雄、氣韻奔騰的氣象來。從作品整體看似有照搬字帖的集字之嫌,未能積極主動地自然發(fā)揮線條的張力和毛筆的彈性。線質粗而不厚,細而不硬,輕柔秀逸,陽剛不足。 王鐸的用筆特點是既豪宕又沉著,以沉雄頓挫為體,以飛動變化為用,若錐沙印泥,險峻而又粗獷穩(wěn)健,氣勢磅礴。作者可從大處著眼于對王鐸整體風貌的熟識,小處著手于用筆、用墨和章法的強化。無論橫式還是縱式皆可反復體驗,必將更上臺階。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經(jīng)典解讀 王鐸《贈湯若望詩冊》(局部) 王鐸為明末清初富有創(chuàng)意的書家,其所生活的年代恰逢董派姿媚秀韻之風盛行,而他不為時風所囿,探覓淵源,取法高古,以振流俗萎靡,復興書壇。王鐸取二王之神韻、米芾之矯健、魯公之渾穆、漢碑之古拙,博采眾長,融于一體,形成了恣肆沉雄的獨特風貌,徹底顛覆了當時的審美時風。 王鐸作品恢弘而又沉雄的氣象,來源于筆勢,筆勢來源于筆法,沉雄來源于筆力的挺健。審視其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參差錯落的行間分布,猶如海面奔浪撲面而來;淋漓酣暢的漲墨法,猶如重錘落地,渾厚有力;氣韻環(huán)繞的游絲細線,如同鋼絲堅硬有力;欹側俯仰的結體,隨意挪位,變幻莫測。 整幅作品將人們的視覺帶入沉雄郁勃而又開闊的意境中,產(chǎn)生出大氣勢、大氣象。讓人感受到作者胸中豁達而詭密,謹嚴而坦蕩。粗獷中見細膩,迅捷中見逆挽。因此,有志于效法王鐸者,可全方位地對其身世、歷程、治學、演變作一個初探,必將筆下出彩。 游義云示范作品 節(jié)臨王鐸《贈湯若望詩冊》中堂 規(guī)格62cm×40c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