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學*新六識 導讀:覺學六識是 吳老師當前為實現(xiàn)人類社會的最終和諧統(tǒng)一而倡導的理念和方法論。無論其種族、民族、宗教信仰、社會地位、文化程度等等有何差異,而被大眾所普遍接受,具有廣泛的普適性和現(xiàn)實意義。 賞識:賞識自己,賞識別人 常識:行事不違常規(guī) 知識:博學 學識:學有專精 見識:獨特建樹 膽識:無畏施行 “新六識”是“覺學”之總綱,是把佛法之修與行用非佛法的語言講出,以使全世界各民族、宗教、國家、黨派等等,及不同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者均能接受。 “新六識”中,每一識含蓋的范圍,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即適用于一個人的修行,也適用于各團體、機構,乃至民族、國家之行事規(guī)則;一個人如果都做到位,也即“人成”,或曰“覺行圓滿”。 賞 識 賞識是指賞識自己和賞識別人。賞識自己,包括賞識自己的優(yōu)點,也包括賞識自己的缺點,賞識別人也是如此。你賞識別人,別人就能接納你,認同你,愿意對你伸出援助之手,愿意去幫你,愿意為你做事情,你簡簡單單地就能達到了一點,因為你會賞識。你賞識自己,你正面地恰當?shù)卦u估自己、接受自己,然后去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你獨善其身已經做到了,那么賞識別人的時候,你自他兼濟也已經做到了,你就能夠和你周圍的人共同去進步,共同去提高,共同地沐浴在人海之中。 賞識是觀照自心的過程,是全面地認識生命,正確地面對生命,是走出自我,融入萬物的第一步,是“三心”(平等心、清靜心、慈悲心)的踐行。賞識自己是通過觀照而勘清自我,擦亮自己的“心”鏡。賞識自己絕不是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如果把賞識自己變成自我欣賞,那就會生起我慢我執(zhí)。萬物與我們緊密相連而不可分離。在賞識自己和他人時,不要忽略欣賞身邊的萬事萬物。一花一草皆有情,它們也是宇宙整體生命的一部分。 總之,賞識就是向生命本身學習,客觀了解生命的基礎上正確地對待生命。是以平等、清靜、慈悲之心來面對生命。賞識自己才能、他人和萬事萬物。
常 識 常識就是臨事不違規(guī),就是雖然你已經具備了某些與眾不同,或者說某些超凡的智慧。你擁有了超越別人的財富、地位和學術,但是,你臨事不能違常規(guī),遵循常規(guī)。你可以在這個時代當中,以你自身所呈現(xiàn)的風范,使世人和社會能夠接受,認同、認可,甚至推崇和效仿。但你如果違常規(guī)了,你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拋棄。比如說,你不能把底褲穿在外面,這樣的話,你的底褲再好,那你也違常規(guī)了。當一個人達到了這第二步,你就可以行為示范,學為人師,你達到第二步,你的人格魅力就已經呈現(xiàn),你在任何一個地方,你都是一塊磁鐵了,你的人格魅力就出來了。你在任何一個地方,你都是這個群體的中心,核心。 知 識 知識就是你不能不學無術,你必須要接受基礎教育,專業(yè)教育。你要博覽群學,博學多藝。你要不斷地去充實自己,完滿自己,豐富你的知識內涵。知識簡單來說,就是不要不學無術,就是活到老,學到老。你什么都可以學,學了以后你都能夠消化。要獲得真知,才能利益自己和社會。做人、做事、修行沒有正確的知識,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枉費工夫。這就需要學習和繼承前人的智慧結晶,親近大善知識,來提升我們的認知。
學 識 學識其實就是要求你學有專長,你不能做一個“萬金油”。你可以博學,但你必須有一專。你既是一個復合型人才,你具備復合知識,但你必須有一個突出的專業(yè)領域里面的專長,這個社會缺你不行,這個領域缺你不行,這個時候你才能有所建樹。 見 識 在學有專長的基礎上,就達到見識了。見識,這就是一個很高很高的水平了。你綜合過去和當代,不管是在社會領域,在文化領域,還是在科技領域,政治經濟領域,你博取這一領域的涵養(yǎng)、養(yǎng)料以后,你有你自己的見地,你能把過去和現(xiàn)代的東西這些消化以后,把這些變成了你自己的東西,然后你提出了自己的綜合各方面的獨到見識,提煉以后,再綜合起來,由你來思考,來產生出一個嶄新的學說,一個嶄新的理論,來代表這個領域。而這個嶄新的學說和嶄新的理論將開啟人類社會以后相對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趨向,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成為一個先驅。你就能引導這個社會的發(fā)展,推動這個社會的發(fā)展。一個人,達到了這個境界,在人類社會當中,已經站到了一個至高點,而且能夠和你并舉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膽 識 最后一識,那就是膽識。膽識,也就是說你具備了前五識后,你能不能去成就大事。然后,你能不能去托起一片天地,也就是說,你能不能經天緯地,就取決于你有沒有具備行事的無畏大雄。第一,你要具備大無畏;第二,你要智慧無礙。膽識你具備了,你就能夠審時度勢,你就能該進則進,該退則退,該放則放,該收則收,這個時候你就能經天緯地了。達到這一步,用咱們佛教的話說,也就是覺行圓滿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