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代人飲食作息不規(guī)律,時而暴飲暴食、時而挨餓吃的少,加上壓力大、少運動,脾胃變得越來越虛弱。中醫(y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故脾胃乃后天之本。那么,脾胃虛弱到底有什么癥狀,脾胃虛弱該怎么調理? 脾胃不好的五種癥狀 脾胃血氣渾濁導致黑眼圈胃經是氣血充沛的一條經絡,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經的起始點,比較容易沉淀濁物,所以熬夜的人常會有黑眼圈,這正是血氣渾濁的體現(xiàn)。 中醫(yī)調理:盡可能緩解壓力;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宜熬夜;少看刺激的電影、電視;調節(jié)飲食,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如蛋類、魚類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脾氣虧虛導致嘴唇無光澤如果一個人脾氣健運,則口唇紅潤有光澤、肌膚彈性良好;反之脾氣虧虛,則口唇淡白無光澤,甚至萎黃,而且常脫皮。 中醫(yī)調理:脾氣虧虛者可以把午飯時間提前到11時,因為此時脾氣最旺,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能力最強。而脾臟最弱的時間是19~23時,可于晚飯1小時后吃1個水果,以幫助健脾。
因胃熱腹瀉、虛寒導致便秘胃熱者,食物殘渣下行緩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腸時已變得很干,從而導致便秘,而與此相對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為脾胃虛寒所致。 中醫(yī)調理:便秘者可嘗試推腹法,即一只手放在左側肺部下緣,另一只手壓在上面,用力均勻地按摩,此法可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食物殘渣的下行。而腹瀉者可溫灸中脘穴(臍上4寸處)、足三里穴(掌心按住膝蓋,中指末端向外一橫指處)、關元穴(臍下3寸處)等穴位,同時每天飲用1杯生姜大棗紅糖水來改善癥狀。 脾胃有熱導致鼻翼發(fā)紅如果一個人鼻翼發(fā)紅,常說明脾胃有熱。 中醫(yī)調理:脾胃有熱者可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鐘,每天2~3次,同時配合按摩胃經的內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縫之間)效果更佳。 脾胃虛弱導致肌肉松弛如果一個人肌肉松弛、沒有彈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虛弱所致。 中醫(yī)調理:脾胃虛弱者可經常運動腳趾和按摩小腿。 堅持艾灸脾胃經穴、也可以補養(yǎng)脾胃,買就送經絡圖、艾灸盒:
如何調養(yǎng)脾胃? 脾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lián)巍I涞氖澄?,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lián)?,饑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 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人憤怒、怨恨或焦慮時,胃和臉一樣充血而發(fā)紅;人悲傷、沮喪或憂郁時,胃就變得蒼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動也減少。中醫(yī)也認為,不良情緒會影響肝的調節(jié)功能,進而會影響脾胃。可見,學會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多動腳趾養(yǎng)脾胃我經常讓脾胃不好的病人多動腳趾,相當于按摩脾胃二經。上班時,可以邊工作邊用腳趾抓地、抓鞋底,每次抓5分鐘。或者在洗腳盆里放一些橢圓形、大小適中的鵝卵石,邊泡腳邊用腳趾抓石頭。 應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fā)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春夏秋冬各有養(yǎng)法春天少吃酸,多吃點如山藥、香蕉、大棗等,以養(yǎng)脾臟之氣。夏天濕氣較重,多吃豆類健脾利濕,同時少淋雨、少貪涼。從立秋開始多喝粥,粥最健脾。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平時最好早睡晚起、多曬太陽,讓身體溫暖,是保護脾胃的最好方法。 艾灸貼,哪不舒服就貼哪,簡單方便效果好:
脾胃虛弱調理食療粥 山藥薏苡仁粥山藥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薏苡仁小豆粥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滲濕利水,健脾益氣,適用于脾虛濕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健脾八珍粉,配方全,調理脾胃效果好:
蓮子山藥粥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紅棗小米粥取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清洗后上鍋用小火炒成略黃,然后加入水及紅棗用大火燒開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適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虛小兒。
|
|
|
來自: 仙鶴草中醫(yī)學堂 > 《待分類》